分享

毛窝子:苏北鲁南人骨子里的乡愁,最真切的记忆

 无冕之王001 2019-12-05

文:苏北赤子

图:来自网络

编者语: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在丰县、沛县、鱼台、单县、萧县、砀山县城乡,茅窝子走入每户寻常百姓家。时过境迁,曾经带给我们无限温暖的毛窝子,已经乏人问津,在我们的生活里,渐行渐远。

最近,由于突然降温,在北方的老家,气温直接逼近零下,在这个寒冷的时节,不知为何,我竟忽然想起了儿时的“毛窝子”来。

提到毛窝子,我想,60、70和80后们的心中,一定会涌出一股暖流。儿时的毛窝,穿在脚上,那保暖性,远远胜过现在的皮毛棉鞋;同时,毛窝还藏着我们最深最真切的记忆,寄托着每个人骨子里的乡愁。在当年,哪一个人的童年不和毛窝有关联呢?

毛窝子:苏北鲁南人骨子里的乡愁,最真切的记忆

当年,毛窝是每个孩子的必备,从12月起,毛窝的“咔嗒,咔嗒”声,就会不约而同的响起,那声音清脆、响亮,富有韵律,为沉寂的村庄,增添了盎然生机。

记得小时候,从入冬到腊月,村里总能看到熟悉的风景——一些人家分工协作,忙着编织毛窝子,不到半天,一双成品就能从他们的手上到你的脚上。

其实,制作毛窝儿的原料并不繁杂,完全是就地取材,木板(通常使用柳木,耐磨不开裂),苘(qing)绳,还有芦苇的缨子,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芦花。都是不用花钱的寻常物件。

制作过程中,要把木板经过锯、锛、凿、削等加工出中间凹两头高的屐齿,砍好木头底儿,沿边密密的打上眼子,木底的一周均匀地穿出苘麻绳,再用搓成缕的芦花一道道编成。

毛窝子:苏北鲁南人骨子里的乡愁,最真切的记忆

芦苇上的芦花,是制作毛窝子鞋帮的主要原料,采集芦花要选择好时间,晚秋时节在芦花绒初开时釆集,是最好的时候,采早了绒太短,也不暖和,采晚了,开绒了容易飞,保暖性也不够。

毛窝子以防水、踏泥,厚厚的木底隔潮、防湿,毛茸茸的芦苇缨子隔寒保暖,然后,在里面铺上一层细碎的麦秸,严冬冻脚的难题就迎刃而解了。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温暖而物美价廉的毛窝子,无疑是人们最好的选择。

会过日子的人家,会把新买的毛窝子鞋口缝上一圈棉布,有的还会在毛窝子鞋面前端缝上一层,以保护毛窝子更加耐磨。如果爱惜着穿的话,一双毛窝子可以穿好几个冬天,绝对没有任何问题。

毛窝子:苏北鲁南人骨子里的乡愁,最真切的记忆

记得上学回来的一双脚,冻得像冰棍一样,但只要把脚伸到毛窝儿里,咔嗒咔嗒地在院子里走上几圈,保准脚丫火炭儿一样,热气腾腾往外直蹿。

每到进入冬季,村里的孩子都是穿着毛窝子上学,在冰冻的小路上,大家不停地奔跑嬉戏,不时有同学的毛窝脱落,掉在在地上,然后快速的穿上,拼命追赶前面的小伙伴们。

雪天里,毛窝儿更有了用武之地。雪地是毛窝儿征伐的战场。厚厚的雪能没到棉鞋口,毛窝儿在这个时候,则大显其能,白皑皑的雪后,第一行清晰的脚印,指定是毛窝儿留下的。

毛窝子:苏北鲁南人骨子里的乡愁,最真切的记忆

依仗着高高的木底,毛窝儿像个坦克车似的一往无前,所向披靡,一路迤逦而行,踏一地碎琼乱玉,到了地方跺跺脚,还是里外透干。

但毛窝子也并非集优点于一身,记得我在小学二年级的寒假,穿着它走过一户人家的门口,未曾想,从他家的院中,串出一只公绵羊,它毫不客气地用头上的双角对着我的屁股抵去。

情急之下,我三十六计,“跑”为上策,于是,我迈开双脚,逃之夭夭,然而,在跌跌撞撞中,我摔倒在地上,结果,我吃尽了苦头,被绵羊欺负的狼狈不堪。

毛窝子:苏北鲁南人骨子里的乡愁,最真切的记忆

这份记忆,连着毛窝子,都一同锁定在9岁的记忆里,偶尔在夜深人静时翻阅,透溢的,却是丝丝缕缕的温暖。

就这样,在毛窝子的咔嗒声中,我们历经了一个又一个寒冷的冬天,也迎来了一个又一个温暖的春天,我们也慢慢长大,从小学到中学,从高中到大学,我们离乡村越来越远。毛窝子咔嗒响,飘洒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上,也融进了我们生命的年轮里。

如今,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变,人们冬天的穿着,不再单单以“暖”为基调,同样,时尚也成了大家考量的重要因素,于是,看起来有些丑陋的毛窝子逐渐被皮棉鞋所代替。

毛窝子:苏北鲁南人骨子里的乡愁,最真切的记忆

但无论如何,毛窝子作为一项独特的乡间工艺,它曾经带给我们的温暖,和那清脆的咔嗒声,依然在我们的记忆深处回荡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