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王”重一吨多 会泽县大井镇的杨克柱,今年已经61岁,但身上还有一股不服老的干劲。返乡创业10余年来埋头苦干,办起了畜牧公司,摸索养殖技术,已申请并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0项,他养的牛,最大的体重超过一吨。“在有生之年,我的人生目标就是资产达千万元,并把这些年在养牛方面摸索出的实用技术推广出去,让更多的人受益!”杨克柱满怀憧憬地说。 冬日清晨,会泽县大井镇薄雾弥漫。杨克柱的会泽县恒易牧业有限公司就坐落在离大井集镇不远处的山头上。山脚的田间地头,是一片片的草地,阳光洒在上面,泛着绿光,这就是杨克柱养牛的草场。沿着一条并不宽敞的水泥硬化路,穿过青草地,就能听见牛群的“哞哞”叫声。两大排牛棚在大山间并列排开,牛棚里齐刷刷站满了黑白相间的大牛。走入牛棚,老杨仿佛就是检阅部队的首长,他走到哪里,牛群目光都统一地跟着他移动。而他也在慢步走过牛棚通道的过程中,仔细地看向每一头牛。老杨指着其中一头身形肥大的牛告诉记者,这头牛有800多公斤,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格,要卖2万多块。但这还不是他创造的纪录,他养过最大的一头牛,有一吨多。 杨克柱和老伴李仕珍直接把家建在了牛棚旁,一幢三层楼的房屋,与牛棚仅一个菜园子之隔。老俩口每天的工作就是和工人们一起忙碌,开着三轮车来回在牛棚添加饲料,为牛群洗澡,冲洗牛粪,杨克柱把一头头牛当自己的孩子一样用心照看着。“每个环节都容不得马虎大意,你对它们细心,它们才会给你回报。就和做人一样的道理。”杨克柱老人说。 据介绍,目前养殖场主要有西门塔尔、安格斯、夏洛莱等牛品种,以前都是从山东等地购买小牛养殖。在大井镇政府协调贷款50万元,帮助硬化厂区道路后,养殖场得以快速发展壮大。2015年养殖场开始自己培育牛仔,目前养殖达到157头的规模。下一步资金到位,还将扩大规模。 年近花甲走上创业路 2013年,老杨离开曲靖,告别了10年帮别人养牛的打工时光,回到会泽大井镇井田村老家,开办恒易牧业有限公司。此时的老杨已是55岁的年纪,在别人都觉得快到养老的岁数了,老杨却壮着胆子把所有的积蓄拿出来,又从银行贷款办起了养殖场。“我要给自己打工,我也要做老板。”怀揣着一颗简单的初心,老杨搞起了养殖,起初养牛只有50头,6年来规模逐渐发展壮大,目前累计投资已达800多万元。他说自己的梦想就是要做千万元户。 真正为自己打工的老杨,拿出了看家的本领搞养殖。他的养殖场,推行的是一套生态循环养殖方法。建设的牛棚冬暖夏凉,棚顶上开了很大一个天窗,秋冬时节当地气候冷凉就挂上进口的塑料薄膜,起到为棚内保暖的作用,春夏气候炎热起来,薄膜一拆,顿时通亮透风,牛棚内也变得凉快起来。牛圈内的牛粪,全部进入循环系统,经过水管冲洗,直接进入老杨发明的“卧式沼气池”内,经过处理分成沼渣、沼液,沼渣又用来养蚯蚓,经过蚯蚓分解的牛粪变得不臭了,沼液又通过管道进入草地,促进饲草的生长。养出的大批蚯蚓常年供给镇上一家蛋鸡场。老杨将牛粪变废为宝,清洁了环境,每年还能有三四万元的创收;利用自创的循环系统将沼气余肥再利用,有机肥卖给周边用于农业生产,每年又有八九万元的进账。老杨在村里还有个酒厂,烤酒之后的酒糟又可以用作养殖饲料。 目前,老杨以每亩400元的价格从周边村民手上流转土地500多亩种植饲草,加工生产的青贮饲料远远不够,每年需要达3000多吨,不足部分另外要向附近村民购买500亩左右的。按照老杨的算法,他的牛群养殖周期为24个月,即2年方可出栏,每年出栏达60头左右,加上其他零星的收入,一年下来可实现80万元左右的毛利润。 一起富才是真的富 老杨说起自己的各种发明创造,思路清晰,头头是道。他说自己是一个倔强的老头,虽姓杨,但多人见面都叫他“牛老板”,一是因为他养牛,还有一层深意指他养牛“很牛”。在他的家中,他搬出了自己这些年的各种专利证书,“一种生态肉牛养殖系统”“带粪便处理装置的肉牛养殖棚”等,他都是自己发明并申请了专利,还获得了专利证书。老杨说他最引以为傲的就是“沼气池循环系统”,目前已申请专利,但证书还没发下来。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多年前就入了党,家中二楼的墙上挂满了各种荣誉,他还曾获得“优秀共产党员”的荣誉称号,公司也是明星企业,在大家的印象中老杨也算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创业人。 一路星光一路曲折。老杨直言创业不易,尤其是搞养殖。如今他算脱贫致富了,但他心里还是觉得家乡穷,打心里希望更多的人能一起脱贫致富。目前他的公司常年有13个工人,其中五六个都是当地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老杨说,村民们来养殖场就可以免费学技术,买几头小牛回家就可以搞养殖。近几年,在他的带动下,大井镇周边散户养殖肉牛超过3000头,其中20头以上规模的就有20多家。“我的技术得到更多人的认可与推广,大家都富起来,这是我的另一个心愿,我相信这一天会到来。”老杨满怀信心地说。 (作者:本报记者滕仕矿文/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