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朦胧唯美感对比是摄影中非常惯用的手法,虚和实就是两种对立效果。虚和实的关系应该是互为提携、相映衬托,理解好这层关系才能拍摄出画面简洁、主体突出、能够给人留下想象空间的上乘之作。想要拍出对比强烈,虚实结合的照片,最直接的方法便是背景虚化。 背景虚化是一种摄影常用的手段,这种拍摄方式因为能迅速突出主体,而正在被广大摄影爱好者所熟知和使用。背景虚化实际上还是景深的控制问题,背景虚化或者前景虚化都属于“小景深”的处理方式。 对摄影来说,虚化效果可以突出拍摄主体,并让画面变得更富层次感。而在背景杂乱的场景中,也可以用虚化的方式将背景转化为柔美的光斑。 要想虚化背景,有如下3种方法。 第1种:将变焦倍率设置成最大。 第2种:背景尽可能设置较远。 第3种:加大镜头光圈。 如果同时使用这3个方法,能够得到更显著的背景虚化效果。 利用大光圈拍摄虚化感觉。 焦距70毫米、光圈F/3.5、快门速度1/125秒、ISO100 友情提示 在拍摄一组照片的时候,眼睛不要只看人物的脸,他的四肢、动作、周边的景色以及小物件都能让一组照片更富有故事感。 利用大光圈和长焦拍摄虚化感强烈的照片。 焦距200毫米、光圈F/3.2、快门速度1/100秒、ISO400 利用长焦拍摄背景和前景都虚化完美的照片。 焦距200毫米、光圈F/4.5、快门速度1/400秒、ISO100 在拍摄树枝之类的复杂结构的时候,记得用大光圈长焦使背景充分虚化,突出主体,让画面更显柔美。 焦距200毫米、光圈F/3.2、快门速度1/320秒、ISO100 如果想制造朦胧感,除了加大光圈,调高变焦之外,还有一些小技巧可以让画面产生同样的效果,也就是在镜头面前放置一些透光的物质,例如在镜头面前放置玻璃板,透明度高的塑胶袋、网纱,或者抛洒一些水以及制造一些雾气,都可以让画面呈现出特别的朦胧唯美感。接下来通过一些具体的照片,学习更多朦胧唯美感照片的处理方法。 利用泼洒石灰粉制造的雾气,产生朦胧唯美感。 焦距35毫米、光圈F/4、快门速度1/200秒、ISO100 利用薄纱制造的朦胧美感。 焦距70毫米、光圈F/2.8、快门速度1/100秒、ISO100 利用透明塑料薄膜制造的朦胧美感。 焦距63毫米、光圈F/3.2、快门速度1/40秒、ISO640 在玻璃上喷洒水滴制造更具氛围的朦胧感。 焦距50毫米、光圈F/2。8、快门速度1/100秒、ISO100 透过玻璃窗,开超大光圈制造的朦胧感。 焦距50毫米、光圈F/1.4、快门速度1/60秒、ISO200 创造特写情绪采用小景深还可以使环境虚化,创造出神奇虚幻感觉。比如,一人带有情感地关注某人的主观镜头,其对周围的环境视而不见。景深同镜头的运动配合可以共同传达这一情感。强调主体、重点或细节,利用小景深在繁杂的环境中突出被摄体,强调事件的某一重点或细节。 这样的小景深可以充分的表现出人物的情绪感。 利用薄纱前景制造的唯美虚化感。 焦距47毫米、光圈F/3.2、快门速度1/320秒、ISO100 利用超大光圈虚化照片周边,这样的方式很适合拍摄女性,照片焦点集中在眼睛部位,强调眼睛所带来的情绪感。 ![]() 焦距50毫米、光圈F/2.8、快门速度1/100秒、ISO100 一般情况下拍摄人脸对焦都及集中在眼睛部分,因为眼睛是最能体现情感的的部位。 ![]() 焦距70毫米、光圈F/2.8、快门速度1/60秒、ISO200 完 爱读(iread360.com)原创读物|色影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