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两头蛇 解珍
2019-12-08 | 阅:  转:  |  分享 
  
解珍

百科名片??

《山东版水浒传》中的解珍

解珍《水浒传》人物。登州好汉,兄弟俩守梁山山前南路第一关,解珍为步军第九名头领,排梁山好汉第三十四位。

中文名:

解珍



别名:

两头蛇



国籍:

中国



民族:





职业:

梁山好汉



主要成就:

梁山好汉排名34



目录

基本资料

性格形象

相貌堂堂

武功高强

绰号由来

人物生平

猎户

诗曰

相关记载

戏说

人物杂谈

人物评价

忠义双全

诗词评价

基本资料

性格形象

相貌堂堂

武功高强

绰号由来

人物生平

猎户

诗曰

相关记载

戏说

人物杂谈

人物评价

忠义双全

诗词评价

展开

编辑本段基本资料

姓名:解珍

??

解珍

梁山排名:34位

籍贯:山东

绰号:两头蛇

星号:天暴星

上山前身份及职业:猎户

梁山职务:步军头领

武器:解家流双蛇铛、金蛇弓

编辑本段性格形象

相貌堂堂

这解珍可是相貌堂堂,他有着七尺以上身材,紫棠色面皮,腰细膀阔,还一首《临江仙》说他的好处:虽

??

解珍形象

是登州搜猎户,忠良偏恶奸邪,虎皮战袄鹿皮靴。硬弓开满月,强弩蹬车。浑铁钢叉无敌手,纵横谁敢拦遮,怒时肝胆尽横斜。解珍心性恶,人号两头蛇。解珍和解宝本是兄弟俩,是登州的第一猎户,生活得还不错。他们是怎样上梁山的,请听我慢慢道来。登州城外有一座山,山上有猛虎出没,知府衙门令猎户们三天之内捉住老虎。解珍、解宝两兄弟在山上埋下窝弓,正射中一只老虎,不料老虎滚到毛太公家后花园里,他们去讨虎不成,反被毛太公的儿子毛仲义叫差人绑了,下到死囚牢里去。多亏乐和告诉了孙新、顾大嫂,他们和孙立、邹润、邹渊一起,救出了解珍解宝兄弟,投奔了梁山。

武功高强

解珍虽然武功高强,但刚到梁山时,因为没立过功,所以只让他和解宝藏了暗器守在敌人后门。可他

??

解珍

并没有不满,而是按照宋江的指令执行,从这儿,我们可以体会到解珍胸襟宽广,是个忠义双全的好汉。

这本书中,描写解珍的片段不多,但有一处极为精彩:此时才有一更天气,路上撞着两个伏路小军。二人结果了两个,到得岭下时,已有二更。听得岭上寨内,更鼓分明,两个不敢从大路走,攀藤揽葛,一步步爬上岭来。是夜月光明朗,如同白日,两个三停爬了二停之上,望见岭上灯光闪闪。两个伏在岭门边听时,上面更鼓,已打四更。解珍暗暗地叫兄弟道:“夜又短,天色无多时了。我两个上去罢。”两个又攀援上去。正爬到岩壁崎岖之处,悬崖险峻之中,两个只顾爬上去,手脚都不闲,却把搭膊拴住钢叉,拖在背后,刮得竹藤乱响,山岭上早吃人看见了。解珍正爬在山凹处,只听得上面叫声:“着!”一挠正搭住解珍头髻。解珍急去腰里拔得刀出来时,上面已把他提得脚悬了。解珍心慌,连忙一刀,砍断挠,却从空里坠下来。可怜解珍做了半世好汉,从这百十丈高岩上,倒撞下来,死于非命。不难看出,解珍有点小聪明,但是没有考虑全面。这是描写解珍最精彩的一段,但解珍却在这一段中丧生,为我们留下一处遗憾。

编辑本段绰号由来

绰号“两头蛇”。两头蛇系大恶之物,在中国古代以凶兆视之。楚令尹孙叔敖,幼年尝勇而弑之,后世遂

??

两头蛇解珍

以“有阴德者,天报之以福”相传颂。攻打方腊南军时,解珍兄弟夜晚从小路上山,解珍被南军挠钩搭住发髻,解珍割断发髻,从百丈高崖坠下身亡。解珍,生性鲁莽、心性恶与其弟越狱后同上梁山入伙,为山寨步军十头领之一。

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猎户

解珍、解宝兄弟俩原是登州好汉,本州第一猎户。登州城外山上出现了猛虎,知府衙门限猎户三天内将猛

??

两兄弟

虎捉往。解珍兄弟俩在山上埋下了窝弓,射中一只老虎,不料那老虎却滚进了毛太公家后花园。兄弟俩去取虎,反被毛太公的儿子毛仲义叫差人绑了,下到死囚牢里。管牢房的乐和告诉顾大嫂、孙新,他俩与孙立、邹渊、邹瑞叔侄,救出解珍兄弟,投奔梁山。兄弟俩守梁山山前南路第一关,解珍为步军第九名头领,排梁山好汉第三十四位。攻打方腊南军时,解珍兄弟夜晚从小路上山,解珍被南军挠钩搭住发髻,解珍割断发髻,从百丈高崖坠下身亡。

诗曰

身着虎皮手捉叉,路人皆知是猎家。

三日曾教窝弓进,

射穿牢笼破虎枷。

编辑本段相关记载

《水浒传》第四十九回解珍解宝双越狱孙立孙新大劫牢(节选)

话说当时吴学究对宋公明道:“今日有个机会,是石勇面上来投入夥的人,又与栾廷玉那厮最好,亦是杨

??

梁山好汉

林、邓飞的至爱相识。他知道哥哥打祝家庄不利,特献这条计策来入夥,以为进身之礼,随后便至。五日之内可行此计,是好么?”宋江听了,大喜道:“妙哉!”方笑逐颜开。原来这段话正和宋公明初打祝家庄时一同事发。乃是山东海边有个州郡,唤做登州。登州城外有一座山,山上多有豺狼虎豹,出来伤人:因此,登州知府拘集猎户,当厅委了杖限文书捉捕登州山上大虫,又仰山前山后之家也要捕虎文状:限外不行解官,痛责枷号不恕。且说登州山下有一家猎户,弟兄两个:哥哥唤做解珍,兄弟唤做解宝。弟兄两个都使浑铁点钢叉,有一身惊人的武艺。当州里的猎户们都让他俩第一。那解珍绰号唤做两头蛇,这解宝绰号叫做双尾蝎。二人父母俱亡,不曾婚娶。那哥哥七尺以上身材,紫棠色面皮,腰细膀阔。这兄弟更是利害,也有七尺以上的身材,面圆身黑,两只腿上刺着飞天夜叉;有时性起,恨不得拔树摇山,腾天倒地。那兄弟两个当官受了甘限文书,回到家中,整顿窝弓药箭,弩子铛叉,穿了豹皮裤,虎皮套体,拿了钢叉;两个迳奔登州山上,下了窝弓,去树上等了一日,不济事,收拾窝弓下去。次日,又带了干粮,再上山伺候。看看天晚,兄弟两个把窝弓下了,爬上树去,直等到五更,又没动静。两个移了窝弓,来西山边下了,坐到天明,又等不着。两个心焦,说道:“限三日内要纳大虫,迟时须用受责,是怎地好!”两个到第三日夜,伏至四更时分,不觉身体因倦,两个背靠着且睡,未曾合眼,忽听得窝弓发响。两个跳将起来,拿了钢叉,四下里看时,只见一个大虫中了药箭,在那地上滚。两个捻着钢叉向前来。那大虫见了人来,带着箭便走。两个追将向前去,不到半山里时,药力透来,那大虫当不住,吼了一声,骨碌碌滚将下山去了。解宝道:“好了!我认得这山是毛太公庄后园里,我和你下去他家取讨大虫。”当时兄弟两个提了钢叉迳下山来投毛太公庄上敲门。

编辑本段戏说

《水浒》中腐败的第三个特点是欺下瞒上。像高俅征讨梁山泊时三次大败都被瞒过,蔡京、高俅等四大奸

??

解珍

臣组成利益集团,互相掩饰,互相包庇。朝中其他人都不敢声张。可谓一手遮天。这种风气连李师师这等当妓女的都知道,高俅损兵折将就不敢上奏,只瞒着宋徽宗这一个大傻瓜。就像书中所写的宿元景,虽然是以忠臣的角色出场的,但是宋江劫了金铃玉挂攻破华州这么大的事情,也被宿元景编好的花言巧语遮掩了过去,根本没有奏明皇帝。宿元景这忠臣字号的都欺君欺起来如家常便饭一般。看来这瞒上的功夫官员们都

??

解珍

练得纯熟至极,这皇帝比三岁小儿还好哄。欺下的现象也非常严重,不用说一般的老百姓,就是军兵将士也常被欺负。宋时的武将地位比较低,常受文官欺负。像花荣的造反动机可能主要就是因为清风寨的文官刘高欺压的原因。普通士兵更不用说了,克扣粮饷是常有的事,像书中写官府带兵讨王庆时,居然在士兵们就要上阵拼命的时候还克扣粮饷。

结果士兵忍无可忍,先起了兵变。像梁山招安后也先受了回气,“陈桥驿滴泪斩小卒”一回中梁山军卒杀死朝廷派来的人就是因为酒肉被克扣而起,这样的官兵哪里还会有战斗力?当时的牢狱中更是腐败黑暗,不多说了。不过就书中所写的情况来看,当时的关系网却还没有蔓延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像武松在阳谷县当了都头,也没有提携他哥哥武大也混个公务员做做,再不然让武大利用武都头的权势开个大酒店什么的也好呀,还卖什么炊饼呀。

又如孙立,是登州军界的一把手,大大有名的人物。但他的小舅子乐和却只在牢城营里当一名小牢

??

解珍

子,经常被包节级这样的人呼来唤去,就算是在牢城营里干事,怎么说也要弄个副监狱长之类的干干呀。说来这几人还是关系学学得不太好,后来出了大事。解珍、解宝既是孙立的亲戚,还当什么猎户,打什么老虎呀。捉不住老虎还要吃“限棒”挨打,不如早投奔到孙立的军营中也混个连长排长的干活,以两人的武艺也不算孙立是任人唯亲吧。这样也就没有劫牢反狱的事了。孙立这人也不大懂关系学,既然自己是军官,我觉得用不着劫牢,先找地方官谈谈。说明是自己的亲戚,地方官总要卖个面子吧。然后毛太公知道解珍、解宝也是有来头的人,就办上一桌酒席,给两人赔个话,把老虎还给他们,不就得了。这样岂不是“眼睛睁一只,嘴巴呼一呼,耳朵遮一遮,皆大欢喜也?”

编辑本段人物杂谈

当年,孔夫子经过泰山,在山脚下看到一位妇女在墓前悲哀地哭泣,便派子路上前询问,妇女告诉子路:

??

解珍

“过去我公公死在虎口里,后来我丈夫又死在虎口里,现在,我儿子又被老虎咬死了。”一家三代都死在虎口里,孔子不解地问:“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那妇人答道:“这里没有残暴的政令啊!”于是孔子感叹道:“苛政猛于虎也!”一千多年后,也是山东,在离泰山不远的登州,解珍解宝兄弟,又因老虎而遇难,这就不免令人生出考据的欲望来:解珍解宝是否就是当年孔夫子所见的那位妇女的后人呢?读完《水浒传》中所有关于解珍解宝的文字,找不出半点证据,只是越看越觉得,解珍解宝的遇难,是势在必然的!当年孔夫子所遇见的妇女,生在有老虎但无苛政的地方,而解珍解宝所处的环境,既有老虎,又有苛政,遇难是正常的,不遇难反而是不正常的了。

有人把解珍解宝的遇难全归之于毛太公一家的可恶,这看法颇具片面性。毛太公虽然当着里正,也有摊派的打虎任务,在自已屋后捡个老虎,岂不是老虎自找上门,是老虎对干部工作的支持啊,怎么就一定是你解家兄弟的呢,即使真是你们打死的,按打猎人的规矩,见者有份,何况在人家屋里呢!解珍解宝在毛太公家索要老虎不成之后而胡闹,就表明解氏兄弟有依赖自已的武功逞强的架式,也表明毛太公一家用权力度不够,如果毛太公一家善于用权,也不是这个结果:老子当着里正,大小也是个官儿,你打了个老虎,即使没跑到我的后园里来,我也可以利用权力把老虎要到我的手里来,或者把上头摊派给我家的任务,转而分摊到解珍解宝们的头上,谁又奈得我何?!

??

解珍

毛老太公到底还是里正,到后来还是利用了作官的手段,为把权力用足用够,竟要置解珍解宝于死地,这就太过分了。如果解氏兄弟没有几个红道黑道的亲戚朋友,而是一个找不到任何关系的老实巴交的老百姓,性命休矣!苛政猛于虎,比苛政更猛的又是什么呢?!

编辑本段人物评价

忠义双全

李卓吾曰:毛仲义父子只因要讨小便宜,做出一场大是非,可鉴也。又曰:顾大嫂一妇人耳,能缓急

??

央视版《水浒传》中的解珍

人如此;如今竟有戴纱帽的,国家若有小小利害,便想抽身远害,不知可为大嫂作婢否也?解珍解宝这两兄弟都是忠义双全的好汉,在擒方腊的时候不幸在偷袭中丧生.虽然描写他们的篇幅不长,但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忠义双全的好汉,稍有一点小聪明,但不够理智。

诗词评价

打虎捉狼狩猎人,两头蛇震绿林魂。州官急令猎恶虎,毛氏栽赃诬解珍。

表姐情急做逆事,孙新率众破牢门。义归山寨守前哨,征讨南军坠涧纷。



献花(0)
+1
(本文系胜利郭滨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