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命运

 善同德 2019-12-09

今从网络上撷录此博文,由衷感谢原作者。

论命运两字,非易言也。人生吉凶顺逆,从比较而来,无一定之标准。语云有病方知健是也。当其无病之时,焉知康健之为福,此其难言者一。格局有高低,地位有上下,小小之功名富贵,在上等格局,或不必于顺运中,方能得之,前程远大,区区者卑无足道。而在下等格局,或已视为毕生莫大之幸运,贫人视数十百元为大财,富人不足一餐之费,此其难言者二。得马安知非祸,失马安知非福。逆运之中,非无意外之获,顺运之中,亦有挫跌之虞。一时休咎,不足为吉凶之定论,试举例证之。

论命运转移

命运非不可转移,但绝对非禳解之谓。环境变更,命运自转移矣。命运以五行为根据,五行者,四时之气候也。春日阳和,秋日晴爽,温度虽同,而春气秋气,截然有异,此人人所能体会而知也。桃李之华,经春始发,若换其气候,置之温室之中,秋冬亦华,置之冷气之室,春夏亦槁,人亦如是,环境改换,命自转移,兹将予所经历者纪之于下。

友人某君介其友来评命。问有无子息。予观其造,用神为月令才星,时上财星入墓而透枭印,子必艰难,然其友年已五十余,望子情殷,因告之曰,如能大破其财,一子终老,财库不破,难望得子。事后友人告予,此君近年来地产损失至巨,几破其家,甫于去年得一子,此命运转变之一道也。语云能与贫人共年毂,必有明月生蚌胎。某君之转变环境,惜其造因为不得意,若能专心为之,或更进一层,出于无心为之,则其所获之果,当非始愿所及也。

又友人某君,民国初年,曾为显宦,拥资百万,在海上置有地产甚巨,予观其命,至去年岁运并逆,命尽禄绝,又取其两子之造观之,是年皆见刑克,以为万无幸免之理矣。无如近年地产落价,损失过半,寿命居然无恙。此又一命运转变也。

  转变之原因有二,必须认清。

(一)原命福源极厚,因外来不可抗力之打击而致损失,并非自己过失,若投机挥霍致倾其家者,无转变可能。

(二)损失之程度,须改变环境,如向住洋房者,洋房住不起,向坐汽车者,汽车坐不起,至此程度,命运乃有转移之可能。庄子云,天之生物也,予之齿者夺其角,予之翼者两其足。譬如蝗蝻之卵,在大水之年,悉化为鱼虾,外境变易,其福命所应享受者亦变也。

以上为福命所固有,夺此易彼耳。若贫变为富,为福命所本无,其事至难,据予所闻一事,确有转变之道也。

南洋某巨商,昆仲二人,少年时遗产数十万,挥霍殆尽,贫不能自存,其家固大族,多富有,悯其沦落,适有香港某招盘,因集资十万,令经营之,原所以安插之也。不两年资又告罄,负债累累,时适大水灾,香港固海国,水来也至骤,其去也至速,不急救,人民尽为鱼龞。某兄弟自念公司不能支持,迟早必出于倒闭,同一亏累,何不孤注一掷,虽破产犹留急公好义名,其时内容未泄,牌面犹佳,金融活动,爰尽雇港中各大小船只以救灾民,办急赈,不数日水退,全活者无算,是时昆弟二人,固已静候控诉,准备尝铁窗风味矣。岂意从此之后,某公司之名大振,所出品之烟卷,通销海内外,是年大获盈利,尽恢复其所失,不十年积资数千万,此转贫为富也。

转移之机,至捷至微,非有破家舍命之决心,不能有旋乾转坤之力量,此袁宏道所以有立命之说也。寻常举动,非无因果,特其所施之因,九牛一毛,则其所得之果,亦微乎其微,不能有所感觉,欲其转移环境,挽回厄运,又乌可得乎!

佛家因果之说,至为精微,贫人一丝一粟,感大福报,富人千金万金,果至微细。何者?贫人一粟,生命所系,富者千金,未感痛痒。由此可知转移命运,贫人富人,平等平等,非舍弃私人利害之观念,不可得也。

这是以前收藏的文章,不是我写的。但感觉有理。古人说破财消灾,不是没有一点道理,譬如说财多身弱而不胜财,过多的汲取财富反而易招灾咎,特别是一下暴富,反而易因财致祸。这样的实事常有发生。所以反过来说,破财消灾也在情理之中。

本来想感悟一番,但偶然发现一篇帖子,甚合我意,所以搬来大家共享。

想要解释命运转移,首先得了解一个命运守恒理论。

我们可以做一个理想实验:两位夫人的时辰一样,理论上可以看成是一个人。因为命理是关于时辰分析的学说,既然是同一个时辰,那幺,理论上她们是一个人。她们的命运,可以看成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下的不同过程。这表明人的命运在后天是可以有差异的,这种差异并非全部由先天来决定,而是后天的环境,或者是自己的选择来决定。例如,如果选择爵,则可能付出禄的代价;选择子,则可能付出寿的代价,等等。每一个人在后天都在一定程度上的选择权利,从而,理论上说,每一个人都可以缔造自己的命运,自然,人们的命运就可能偏离传统命理的逻辑过程。先天的禀赋强迫人遵循一种守恒规定,但不强迫人遵循惟一的展开逻辑,或者说宿命逻辑。 

为了考察地域和时间对命理的影响,纪晓岚又例举了案例如下:“余第六侄与奴子刘云鹏,生时只隔一墙,两窗相对,两儿并落蓐啼。非惟时同刻同,乃至分秒亦同。侄至十六岁而夭,奴子今尚在。岂非此命所赋之禄,只有此数。侄生长富贵,消耗先尽;奴子生长贫贱,消耗无多,禄尚未尽耶?盈虚消息,理似如斯,俟知命者更详之”。纪晓岚的记述,是罕见的命理案例:不但同辰,而且同地。此二人的命运毫无相同之处,但是守衡的概念可以对他们的命运作出合理解释,而且只能如此。这就是所谓“全不验”的情形。 

对于上面两个人,理论上可以理解成同一个人。是因为人在后天具有完全不同的环境,导致了他们完全不同命运。显然,守恒定律肯定人的后天环境对人的命运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同时,也为这种影响提供了一定的模式。一般命理强调格局的重要性,即,具有相同格局的人具有相似的命运。这虽然是命理现象的主流,但决不是命理理论的全部。一旦发生纪晓岚所说的“全不验,或半验半不验”的情形,格局理论将经受严峻的考验。如果命理逻辑展开的惟一性值得怀疑,那幺,它应该是一个可能性的集合。好比是一个多元方程组,具有多元的可能解法,不是吗? 

我认为,惟有将守衡定律引入命理理论,才能确立命理学的真正基础。命运,按照命理的解释,是一个客观的禀赋和过程。不同的流派,有不同的理论模型。例如,宿命就是一种典型的命理模型,在这个模型之下,命运的展开过程是时间的一元函数。

命理守恒和新的模型,可以解释一系列传统命题: 

1,“吃亏是福”。按照命理模型理论的解释, “获得”是命理模型的消耗指标,而“吃亏”则正好相反,。例如,抑制木炭的燃烧速度,则必然延长它的燃烧寿命。由于命理常数的存在,“吃亏”所产生的某些要素值的减少,必然导致其它要素值的增加。这里所谓的“福”,是指的某种属性的转移,而不是总量的增加。命理与宿命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宿命否认这种转移的可能性,而命理则肯定它。人的生命的积极意义,在于让这种转移更具有价值。 

2,“破财免灾”。按照五行生克理论的解释,“灾祸”是一种客观现象,也是一种必然现象。宿命的观点认为灾祸是不可避免的过程,然而,依照命理模型理论的解释,灾祸虽然不可以避免,但却具有转移的可能性。“灾祸”是某种命理要素的一种值的改变,通过将这种值的改变,转移到钱财方面,也就是“富”的减值过程,则可以达到某种消灾的目的。 

3,“贪财坏印”。以公职人员为例:如果一个公职人员的命理常数一定,但在钱财上过于贪婪,即所谓在“富”上获得过多,则必然拖累其在“贵”上的命理数值,也就是降职。严重的甚至会损害到“寿”的数量,或者损害到其它的命理要素方面,这是显然的道理。等等。 

命理模型需要一个完整的命理要素集合。

古代命理常用的要素前面已经提及,它们是:妻、财、子、禄、富、贵、福、寿、父、母、兄、弟。其中“富”与“财”,“禄”与“贵”相互重迭,福可代指荣辱、顺逆,较为抽象。

《子平真诠评注》沉孝瞻:“大凡命中吉凶,与人愈近,其验益灵。富贵贫贱,本身之事,无论矣,至于六亲,妻以配身,子为后嗣,亦是切身之事。故看命者,妻财子禄,四事并论,自此之外,惟父母身所自出,亦自有验。所以提纲有力,或年干有用,皆主父母双全得力。至于祖宗兄弟,不甚验矣”。 

参照各种理论,我们有: 命理要素集:妻、财、子、禄、福、寿、父、母、兄、弟……。 

当然,专业人士会全面理解各要素的含义。例如兄弟包含姐妹的内容,父母包含叔伯姨姑的内容,寿包含身体、疾病、夭折的内容,妻包含妾、情人、异性的内容,等等。前面已经们给出过一个包含六要素的模型,是理论模型的简化版本。由于要素与要素之间的属性不同,例如寿的单位是年,财的单位是元,子的单位是个,所以,要素之间具有独立性。换句话说,六要素模型是一个六维空间模型。人的一生的发展,大致就在拓展这个六维空间。 

总量恒定,意味着模型右边的要素之间是互为因果关系,或函数关系。当某一个要素发生变化,则必然导致其它的要素进行适当的调整,这是命理与宿命之间的本质区别。宿命的概念将方程的右边看成是恒定不变的要素的总合,相反,命理将方程的右边看成是可变要素的总和。总量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控制我们的基本命运。 

命运的展开首先是由命理模型来解释的,而命理要素的展开,是由格局学说来解释的,例如富格、贵格,或是富贵双全格,等等。《渊源集说》:“身弱徒然入格,纵发早亡”。 发,可以理解为发展,指的是在富贵。入格,是具备了富贵条件的意思。身弱,表明日元失令寡助。身弱不胜财官,恃强所得必然招损,这是命理常识。所以说“纵发早亡”。“纵发”,说明命弱时也可以发;“早亡”,则需要付出寿元的代价,这里讲的是富贵与寿元之间的消长,或者说调整和转移问题。 

按照传统的命理分析,身弱是不可胜任财官的,也就是说,日元弱的人,理论上是不可能“发”的。《渊源集说》讲“纵发”,则说明命运是可以违反命理常识而产生变化的,这时候,只能用“早亡”来描述。“早亡”不是传统命理分析,而是命理守恒的规定。实际上,按照守恒分析,纵发也不一定早亡。因为人一生除了财之外,不光是寿,还有妻、子、禄,等等,可以互相转移。另外,财来财去,正负为零,也不一定伤及寿元,所谓“破财免灾”,就是这个意思。财富厚的人,多资助他人,或捐助些慈善事业,从命理学上讲是有百利而无一害。所谓阴德,无非是讲人的付出,终究对人的总体命运来说,包括宗族,具有隐秘的益处。这种无法指明的回报,人们称之为“阴德”。 

《金玉赋》说:“八字无财,须求本分;越外若贪,必招凶事”。无财,是禀赋贫寒的意思。贫寒者求富,也是人之常理。但是,思之太过,则称之为贪。

贪则可以突发,那就是“越外”,所以“必招凶事”。贫寒属于命理要素“富”的范畴,贫寒是指“富”的量值低下,这里讨论的是先天获得的“富”的空间数值较小的情况。如果后天不适当地增加自己“富”的量值,必然引起其它要素的调整要求,而且是向下调整。所以说“必招凶事”。“凶事”的对象是泛指,是除了“富”以外的所有命理要素。不当的拓展“富”的空间,必须以降低其它命理空间为代价。

《论兴亡》说:“如有高见明识,知进退存亡之机,而保其身者,虽官禄逢伤,六亲免祸,亦当自己受恶疾而终者矣”。这一段谈的是伤官见官的情形。高明者,说的是知命之人;进退存亡之机,说的是命理要旨。纵然是知命的高人,也不能避免灾祸的降临,只不过可以在财官、六亲、身体和寿元上进行调整和转移罢了。不可避免,不等于是宿命。主动进退,以图存亡,这才是中国命理存在的意义。 

《子平真诠评注》原序:“人能知命,则营竟之心可以息,非分之想可以屏”。营竟之心,本是常理。有了营竟之心,人们后天可以奋发图强,实现理想。社会在竞争中,不断拓展人们命运的相对空间。同样的命造,在不同的文明之下,其现实内容是不相同的。换句话说,命理常数在更大的尺度上,是社会文明的函数。非分之心,确不可要。有了非分之心,则命运的调整将失去控制,命理的空间结构将失去平衡,紊乱和崩溃将不可避免。 

任铁樵在注《滴天髓.何知章》中说:“倘使富人无子,能轻其财与亲族之中,分多润寡,何患无子哉”?这句话的意思很明显,后天行为的取向可以影响人的命运。轻财与得子.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这句话有两层含义:其一是人不好好地修炼自己,提高自己,自强自立,就很难立足于天地间。其二是人如果完全不为自己而活,过度的注重别人的观点和看法,就容易迷失自我,天理不容。其实原话后面还有二句。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若只为己,天崩地裂。所以第一句的人不为己的为字,既可以念作四声,也可以念作二声。就好像诸葛亮如果一直深藏茅庐,只顾一味地修炼自己,也是难有作为的。同理如果很早就出来运筹帷幄,而没有好好的修炼自己,也是不行的。

信口开河,可通神灵!

只要是你心里灵光一现所想到的,并深信之。那么随便你怎么说,所预测的结果都可能是准确的,就好像能和神灵相通一样。心性是根,生发一切。以此为纲要,可总领各种学说,如能从根本上体悟心学真谛,在实际行动中不断印证,定能有所收获。

言辞表达,谨慎小心!

预测时的言语表达很重要,要把不好听的话说的好听,把好听的话说的动听。比如你想说这个人很胖,你要说他心宽雅量,有福相,惹人喜欢。比如你想说这个人很瘦,你要说他聪明精干,神清气爽。比如你想说一个人和老婆身高不般配,一个很高,一个很矮,你要说阴阳平衡等。

恰如其分,可通天理!

说话要说的恰到好处,入木三分。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环境和磁场,加一分过了,减一分又似乎不够,所以用词要尽量的准确,你要说得对方不断点头才好。这跟天道自然是一样的,春暖花开,秋收冬藏。

两两相克,相互制约!

五行是中国古人朴素的辨证唯物的哲学思想,五行之间有互相制约和排斥的关系,当你说到五行相克的时候,要以控制和约束,平衡或者失衡来表达,比如正官克身代表家教甚严,师长或者上司比较严厉,食神制杀代表自己头脑聪明,有主见等。

生生不息,源头不断!

当你说五行相生的时候,要以流通有情,源源不断来说,要说这是在某方面能有所帮助,有好处来表达。比如官生印代表有权利名望,食伤生财代表财源宽广,财运好。比劫生食伤代表脑子灵光,聪明伶俐等。

阴阳重叠,异性相吸!

当五行之中阴阳重叠,阴阳明显的时候,要说相互之间联系很深,能够相互吸引。能够在某一方面或者某些方面有很好的天赋异禀,奉劝他要合理运用。阳性能量能让你在事业上蒸蒸日上,但是在感情上一定要注意自己阴性能量的位置,特别是关于对方的事情,和影响到你的共同的事情上,要多利用阴性能量和他沟通,让他的阳性能量和你互相吸引,有商有量,这样才会关系和谐。

比劫成群,物以类聚!

当五行阴阳性质相同时,要以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来打比喻。庄子说,同类相比,同声相应,固天理也。大意是同一类的事物相互跟随,同一类的声音相互应和,这是固有的道理,大自然的法则。比如比赛,打乒乓球的人,主要跟同类的打乒乓球的人比输赢,不会去跟游泳的人比的。所以同类相比,是指相同类型的人很容易聚在一起,从外表看是相互跟随的,但是内部却在相互对比,进行比较、攀比、对比,总之一定要分个高下、胜败、优劣、强弱。似乎正体现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道理。

象中有数,数中有理!

万事万物的自然现象中,一定存在着一定的定数,比如123456789,其实象数主要为易学术语,是易的重要组成因素。易经中的“象”多指卦象、爻象,即卦爻所象之事物及其时位关系;“数”指阴阳数、爻数,是占筮求卦的基础。而定数之中又包含一定的道理,规律,比如五行生克,十神相配,刑冲合害等。象与数的含义不断扩展,而后演变成包含天文、历法,乐律、道教、养生在内的庞杂的象数学体系。

以道观象,以象明理!

我们观察事物象要以自然道理,法则来看,当你看懂、读正确了自然界用象来表诉的语言,从而就能正确判断这些现象中的定数与制化,约束原理。其实就是把物象转化为卦象,然后再直读卦象所显示,就能得出正确的结果。比如东方有大树,东方、树木为震卦,对应长子,树木旺,高大,即长子能够出人头地,事业兴旺发达等。

以理言事,如有神助!

俗话说:“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说话能够言之有理的人,气场才能更加强大,就好像有神灵暗中相助一样。这里说的理主要是指五行的生克制化,十神的配合,以及刑冲合害等各种关系的变化规律。说白了,理有两层含义,一是道理,二是条理。道理,也就是理由,你要提出一个观点、一个建议、一项措施,想得出任何一个结论,都要阐明其中的理由,讲清楚其中的道理,让别人认识到它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条理,也就是提高自己的理论层次和逻辑思维能力。如果你能在纷乱的头绪中找到重点,迅速整理归纳出个一二三来,你的气场也会让人刮目相看。

不可不信,妙不可言!

当你学会了这些道理,就像无意间掌握了自己或者别人的未来一样,不仅自在而且不由得别人不信,这种感觉简直妙不可言。郭璞《江赋》云:经纪天地,错综人术,妙不可尽之于言,事不可穷之于笔也。郭璞,字景纯。河东郡闻喜县,今山西省闻喜县人,他自少博学多识,又随河东郭公学习卜筮。相传郭璞为正一道教徒,除家传易学外,他还承袭了道教的术数学,是两晋时代最著名的方术士,传说他擅长预卜先知和诸多奇异的方术。他好古文、奇字,精天文、历算、卜筮,长于赋文,尤以“游仙诗”名重当世。

心若无欲,至诚则灵!

在为人预测时,心中如果没有任何的贪婪与自私的念头,不抱有一点侥幸心理,就一定能灵验的。这种情况下,你心里所想的往往就是非常准确的预测结果,这就是心诚则灵的道理。正所谓:乐莫乐于好善,苦莫苦于多愿,神莫神于至诚。“诚”就是不自欺、不欺人。至诚之道可以知前,故至诚如神。“诚”是自然之本性,也是为人之道。至诚既是修身之道,也是治世之略。

心无挂碍,言出必验!

心无挂碍,出自《心经》。指心里没有牵挂、妨碍,在判断事物时,我们不要轻易地怀疑自己,不要受外物所干扰、迷惑甚至左右。放心分析,大胆探测,这样分析出来的结果或者断语就一定能应验的。因为没有牵挂,就没有负担,没有负担精神就很轻松。所以这时候看到的事物也是更接近真相的。

法无定法,我心为法!

预测方法其实就这么简易,简便的,不要认为这是多么复杂、深奥的。完全是在易经范畴之内的,但方法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要学会活学活用。也不要完全拘泥于古人的那些预测方法,要根据时代的不同,环境地位的不同加以合理区分,在此基础上,以自己的心为主,就是最好的预测方法!天下所有烦心的事情,每个人都有,并且都有很难了却的烦心事,如果自己能够置身事外才能看得更透彻,更准确,因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世间善恶,皆人分之!

其实这个世间本没有什么善与恶的分别,都是人们自己根据一定的参照物区分出来的。都是相对的。一般而言,善指顺理,恶指违理。善指顺益,恶指违损。善指体顺,恶指体违。人在大同社会共同劳动,善也,膳食充裕而人情相通。人在小康社会为膳食而争,不善也,各自利益不通情。恶不通情,乃违背常理制度;善为反义,即通情达理。

因果循环,皆为天理!

原因和结果是不断循环,永无休止的。因会结成果,就好比种子,果又将成为新的因,再结新果,果又成为种子,就这样循环不止。一切万物也都是因缘和合的产物,当种下这个因,遇到外缘时,果就会成熟。这是自然道理。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任何事物都可能成为因,也可能成为果,没有绝对的因,也没有绝对的果。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

吉中藏凶,祸福与共!

其实所有的事物皆是如此,好事情中也总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坏事情中也总有看到光明的时候。乌云不能永远遮挡太阳,黑暗过后,黎明终究还会再次到来的。当你顺心随意的时候,不要得意忘形。当你不顺的时候也不能自甘堕落,要看到希望。依据易经哲学,宇宙万事万物都是源自于道,如盛衰、生死、寒暑、昼夜、刚柔之相往来,乃自然之流行,非人力所能及。物极必反,衰、死、寒、夜、柔之祸,乃同于福之为自然流行之道,彼此相待而生。

居安思危,逢凶化吉!

如果能在顺境中考虑到逆境即将到来,并做好相应的防御措施,逆境或许也就不会来了,即使来了也有办法能逢凶化吉,转危为安!老子《道德经》中说:“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意思是经常好自我表现的人反而名声大不起来,经常好自我夸耀的人反而难有什么功劳,自以为自高自大的人反而不能被认可并获得尊重。而道德崇高的人,即使不求名,也必能声名远播。

太极原理,周游转换!

太极点也就是太极的中心点,在不同的环境中,要懂得太极点的游移转换,该大时大,该小时小,该转时转,该变时变。太极点通常是针对命主本身的大格局而言,故而可以单一。所谓太极点是指看不同的事,要立不同的太极点。比如看学业,要以学业之星为太极点,看财富,要以财富之星为太极点,看父母,要以父母之星为太极点,看子女,要以子女之星为太极点,很显然,太极点不是一个,其用神也当然不会只能有一个,而这个用神的取法,则是一个命局能否断得丰富多彩的关键,也是不断的周游转换的。

事物相联,天人合一!

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自然界与人也是统一的有机整体,人一定要顺应自然,才能更好的生存与天地之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总结过去,展望未来!

我们人要善于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忘记过去的痛苦与悔恨,保留过去的快乐与成长,才能更好地展望未来的美好与强大,提前预防痛苦、祸患的来临!

把握今日,活在当下!

合理的把握好每一个今天,自然就会留下辉煌的历史,未来也就自然美好了。而要想很好的把握好今天,就要从当下就开始,这一刻就开始行动,留下的遗憾越少,失望越少,未来自然就越美好了。反之你错过的很多,失去的机会越多,未来就可能越糟糕!

有缘无缘,皆属缘分!

我们常常听到有缘无缘的说法,其实这都是自己的缘分,只是有的有缘无分罢了。其实不是没有缘分,而是缘分来了,没有把握好。所以至于正缘一说,我个人是非常不赞同的。和你在一起了就是正缘,离你而去了就都是孽缘。对你好也罢,对你爱理不理者亦然!

有意无意,皆属天意!

不管是我们有意为之,还是无意为之,其实都是天意。要以顺其自然的观点来看,正所谓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也。不要过分的在乎得失,因为凡事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任云卷云舒,去留随意!平常心即是道。道,其实是一种人生态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被凡尘中的各种搅扰、牵累、烦恼所左右,坦然看待眼前的一切。

天意难违,无所不为!

我们无法改变天道的意思,这似乎我们就变得无所能为了,也就是无为。因为是天意,那么就放手去做吧,一旦决定了,就不要抱有任何的包袱或顾虑,去开辟自己的美好未来,努力拼搏吧。因为人一辈子无外乎就是尽人事,听天命罢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