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戴高乐加入法国军队为何如鱼得水?国家中的国家,蔑视一切非军人

 思明居士 2019-12-09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的铁蹄踏遍了整个欧洲。昔日的军事大国,毫无还手之力,波兰被瓜分,法国投降,就连强强联合的英、法联军也被赶回了英吉利海峡对面。整个欧洲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德国称霸全球的野心愈发膨胀。

然而,宁死不屈的英国,成为欧洲人民抵抗侵略的最后一块阵地。不愿当“亡国奴”的人们纷纷来到英国,继续拿起武器参加战斗。最令人瞩目的是,法国的戴高乐将军,不仅是他2米的身高,而且孤傲、不屈的性格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戴高乐加入法国军队为何如鱼得水?国家中的国家,蔑视一切非军人

戴高乐自幼受家庭的影响,有非同一般的贵族意识。

1890年,夏尔.戴高乐出生于法国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弃武从文,成为一名教会学校的教师,后升为校长,母亲是个典型的资产阶级大小姐。他们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富有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对戴高乐的一生有深远的影响。

首先,贵族标志。戴高乐的“戴”字在法文中就是贵族的标志,是法国皇帝对其家族,在17世纪以戎马生涯报效国家的奖励,戴高乐家族辉煌一时。随着资产阶级大革命,其家族受到严重打击,但他们始终以贵族为荣,以贵族自居。

戴高乐加入法国军队为何如鱼得水?国家中的国家,蔑视一切非军人

其次,戴高乐从小接受教会学校的教育。在这里上学的孩子大都是贵族的后代,他从小就认为,贵族是一个高人一等,杰出而高尚的集团,有权利对民众进行审判、管理和教训,具有特殊的绅士思想,而他是这个光荣家族的继承者。

更为重要的是,受父母教育的影响,戴高乐始终认为自己出身高贵、有强烈的控制欲和“光宗耀祖”的远大理想。因此,在心理和举止上,总显得与众不同。尽管他从不炫耀自己的贵族身份,但总表现出语言古板、举止异样,让人敬而远之。

戴高乐加入法国军队为何如鱼得水?国家中的国家,蔑视一切非军人

然而,让其家人失望的是,教会学校的严格教育,并没有抹灭戴高乐的天性。他并不是一个遵规守纪的孩子,反而常常我行我素,尤其是看不惯学校倡导的“绝对服从”。从小养成了绝不在任何情况下,消极的绝对服从。

也正是这个天性,有着贵族意识的戴高乐,十分痛恨学校的强制制度,不愿成为“领导者手中的一具尸体”。说白了,我管别人可以,别人休想管我。于是,成为他在重要的关键时刻,做出“不可思议”的举动,成为风云人物的一个主要原因。

戴高乐加入法国军队为何如鱼得水?国家中的国家,蔑视一切非军人

家庭的爱国主义情节,让他从小立志成为军人。

拿破仑是法国人心中的大英雄,是他们的骄傲。如果有谁侮辱了拿破仑的名字,那么复仇的爱国主义思想,趋势他们据理力争,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作为贵族的戴高乐家族更是坚定的保皇派,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出他们贵族的身份。

1870年的普法战争,彻底摧毁了法国人的自豪感。割地赔款,让民众在屈辱中度过了30年。但是,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使他们“化悲痛为力量”,转化为复仇的渴望,很快法国又强盛起来,而复仇的情绪也越来越高涨。

戴高乐加入法国军队为何如鱼得水?国家中的国家,蔑视一切非军人

这样的氛围自然影响着戴高乐。父亲经常给他讲述法国光荣的历史事件,以及自己作为军人在普法战争中经历,对法国的战败感到痛苦。于是,他从小就喜欢舞枪弄棒,痴迷于军人的一切,尤其喜欢摆弄父亲在普法战争中获得的勋章。

教会学校里枯燥、乏味的历史课,确是戴高乐最喜欢的。他被法兰西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深深震撼,也对家族的戎马生涯有着浓厚的兴趣。他认为,法兰西民族的强盛,是其毕生的事业,而成为军人,是拯救国家的唯一途径。

戴高乐加入法国军队为何如鱼得水?国家中的国家,蔑视一切非军人

1909年,他考入圣西尔军校。这所学校并不是人人都能上的学校,只面向出身于贵族家庭的子弟。对戴高乐来说,算是梦想成真、如愿以偿。不过,他孤僻、目空一切的性格也愈发的明显,在学员中就有了“大公鸡”的绰号。

不过,他也有“目空一切”的“资本”,2.18米身高在学员中,可谓是“鹤立鸡群”,在队列中站排头;“向右看齐”时,众学员以他为标杆,向右看齐。尽管军校生活单调、规矩多,但他的学习一直保持着名列前茅。看来,“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动力”。

戴高乐加入法国军队为何如鱼得水?国家中的国家,蔑视一切非军人

毕业后下连队的戴高乐,如鱼得水,与贝当结成不一般的友谊。

戴高乐的毕业成绩名列第13名,这让他有了优先选择去向的权利。在当时,有待遇好的海军和空军,威武的骑兵,火力强大的炮兵,当然还有艰苦、条件差的步兵。让人们意想不到的是,他居然选择去北方的第33团当步兵,他认为:

一是,随着机枪的出现,骑兵的辉煌将逐渐走向暗淡;炮兵只是辅助兵种,没有什么发展前途;海军和空军需要复杂的专业知识和训练。这些都比不上步兵作为突击力量的荣誉,“步兵更有军队的味道”;

戴高乐加入法国军队为何如鱼得水?国家中的国家,蔑视一切非军人

二是,步兵第33团在北方的老家。是他和母亲、外婆的出生地,从感情来说,他更愿意在家乡服役。同时,那里曾是历史上多次大战的战场,爆发战争的可能性很大,选择第33团会更容易接触战争。

更让他坚持选择的是,第33团的团长是菲利普.贝当,(投降德国的贝当元帅)在军事理论上可谓是个改革家,才华出众、威望很高,而且爱惜人才。这对“自命不凡”的戴高乐来说,跟这样的上级冲锋陷阵,学到的知识,以及可能晋升的机会更多。

戴高乐加入法国军队为何如鱼得水?国家中的国家,蔑视一切非军人

两人尽管年龄相差34岁,但贝当很快喜欢上这个“大个子”。戴高乐工作勤勉、精细、执行命令坚决,让贝当对此十分欣赏。更让他满意的是,这位年轻人不逢迎上级,还具有渊博的军事历史知识。从此,俩人建立了非同一般的友谊。

在法军中,尽管派系氛围很浓,国家多次试图施行民主化,但依旧保留着严格的君主体制。因此,法军成为国家中的国家,军官们蔑视一切非军人,在他们看来,军人是高于国家公职人员的,甚至蔑视政府。这些都符合戴高乐的性格。

戴高乐加入法国军队为何如鱼得水?国家中的国家,蔑视一切非军人

在部队,军官拥有很大的权力,可以发号施令,下级不允许质疑命令,还可以决定士兵的生死存亡。这一点,在戴高乐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过去很难与人接近,现在当上军官更显得孤傲。但在官兵们的眼中,这反而是成熟、自豪的表现。

虽然士兵们不喜欢这位“死心眼”的年轻军官,但在戴高乐眼中,这些来自农民、矿工家庭的士兵,粗狂强悍、吃苦耐劳,是优秀的军人。军营生活,让傲慢惯的戴高乐很受用,其控制欲得到了很好的满足。可谓是“如鱼得水”。

戴高乐加入法国军队为何如鱼得水?国家中的国家,蔑视一切非军人

对人类而言,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性格和价值观形成的基础。戴高乐从小受到的传统教育,让他念念不忘自己的贵族身份,并形成不轻易屈服的性格。这也就解释了其所谓的“脱俗”举止,以及对法兰西的热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