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 病

 刘沟村图书馆 2019-12-09

我不是医生,我也没有学过医,我只是一个老病号。我从十七、八岁就开始吃药,经常和医院、医生打交道,六十多年来在看病、吃药方面积累些经验和教训,在这里愿和大家一起探讨。    

             一、看病怎样选择医生

       1、大医院不是小百姓的理想医院

       在报纸上和电视里经常说,“要看病还是上大医院“,从前走进大医院就能看到醒目的大幅标语:“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那时的医护人员也做到啦,也真有人道主义。可现在的医护人员却是另一副嘴脸,从医院领导到专家、医生,到护士都只有一个主义,那就是怎样赚钱、捞钱。我举一个例子,那是七、八年前的事,那年夏天,我后背疼的很,疼的睡不着觉,翻个身也疼,疼的厉害时胸部、腹部都疼。到中心医院就诊,那时分科没现在细,就挂了内科,医生先让做了比超,后来又做了心电图都没病,医生说你到骨科拍个片,我怀疑是肋骨骨折,我说我没做剧烈运动、也没摔跤怎么会骨折呢,医生说:“你没听说有一个老头打个喷嚏肋巴骨就折了两根吗?老人骨头脆,拍个片吧。“拍片后医生看看说没问题,医生又怀疑肺部有病,又做了胸透,一直折腾到中午十二点,最后医生说我是心脏病,理由是心电图不准确,他急着下班,就给我开了五天治心脏的药,一共花了八百多元。可是服药两天后,疼痛反而加重了,夜里睡不好觉,疼的饭也吃不下。后来我就到一个诊所去把病情和医院检查的过程详细告诉医生,那医生听了以后对我说:”如果是内脏有病,不至于疼这么厉害。“他叫我把上衣脱下,先检查胸部和腹部,当检查到后背时,他大声说:“你患1的是蛇胆疮,西医叫带状疱疹。“找出病根后我就在这个诊所输了几天水,又给了抹的外用药,就这样在几天后我的病就好啦。

       2、有两种病必须到大医院,一种是久治不愈的病,诊所医生让你到大医院检查,怀疑是癌症。另一种病是需要到大医院做手术,不然就危及生命,必须到大医院。

      3、小诊所,看大病

我们国家的医疗机构:国家、省、市、县都叫医院,乡镇叫卫生院,村的叫卫生所,私人办的大型叫医院,只有一、两个医务人员也叫卫生所。

     我们不能轻看这些小诊所的医生,大医院的医生都是专科医生,而小诊所的医生都是全科医生,今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就有一项决议:今后国家要多培养全科医生,到基层去解决老百姓的看病难问题。

       如果你是一个老病号,你就选择一个能给你减轻痛苦、值得你信任的小诊所医生。标准是找这个医生看病的人很多,必须排队按顺序看,这肯定是个好医生。现在小诊所特别多,但是有些诊所屋里很冷静,一天也不过有三、五个病人,那这个医生肯定不行。

       我有多种病,一辈子和医生打交道最多,吃药也多,我不愿意到大医院看病的主要原因就是大医院治|病只给23种药,可小诊所开的药很多,都是分成小包,每包十几粒甚至二十粒,治每一种病的药很多种,有的甚至多到几十种,只用一、两种不行,这好比一个人拉车上坡,后边有一、两个人推,上不去,推的人多就上去了,这叫群体效应。

       二、看病时要很好地配合医生

       1、要对医生说清楚病情

   大医院的医生凭仪器确定病人得的是什么病,检查不出结果,医生是不会开处方的。诊所的医生是凭他的临床经验和你对他说的病情来确诊的。所以你必须配合医生说准你发病的具体位置和发病时的准确情况。两年前我到一个诊所去看胃病,就是胃疼,也说不准具体部位,后来医生摁了一遍,确诊是在皮带的部位,是胃炎。医生开完处方,在我准备去药房时,我又多说了一句:“饿的时候疼“,就这一句话,医生把处方要过去,重新开了处方。并对我说饿了疼是胃溃疡,吃饱饭疼是胃炎。医生要面对很多病号,他不可能对每个人都问那么细致,所以你必须对医生把病情说清楚,包括细微的现象。

      2、看病时一次只能对医生说一种病

      看病时如果你有几种病

你对医生说时,最好只说一种,而且是最关紧的病,让医生集中精力治这一种病。记得母亲在世的时候,有一次我领着她去诊所看病,本来是看胸闷,上不来气的,可是人老了啰嗦,她对医生说了很多,腰疼、腿疼、头晕、出不来气等,重点不突出,我几次打断她的话,不让她说那么多,她很不高兴,还要说。由于她说的病多,医生写处方时对各样病都开药,结果由于重点不突出,胸闷的效果不明显。几天后,我就又领着母亲去看病,我提前和母亲说好,今天只看胸闷、气短,别的啥都别说。就这样医生只开治冠心病的药,病情有明显的好转。

    3、在服药期间,该吃啥,不该吃啥,要遵医嘱。

    看完病,医生要嘱咐你一些话,比如感冒、咳嗽不要吃油腻食物,糖尿病忌吃甜食,心脑血管疾病要多吃素食等。配合医生,这很重要,如果管不住自已的嘴,胡吃胡喝,后果很严重。在我们村有一个糖尿病患者,还是一个乡政府干部,血糖高至28.8,双脚溃烂,在医院里不让他吃甜食,他不听,经常让他的妻子和儿女们给他买西瓜,如果买回的西瓜不甜,就破口大骂,医生也没办法。就这样50多岁就结束了生命。

                       

         三、最好的医生是自己

      每个成年人在一天24小时内(包括睡觉)身体各个部位有哪些情况,比如疼、痒、麻、木等不适症状时有发生,自已的身体只有自已最清楚。

     1、有很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

 著名心血管专家、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院长洪昭光教授说中国很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洪教授说自己得了病,不看医生、不治疗、不吃药想把病扛过去,最后是小病变大病,大病变严重,最后花了很多钱,落了残废,有的甚至丢了性命。

    我一个同事的妻子,没有文化知识。脾气暴躁,丈夫和儿女们都害怕她,她得了病,胃疼的厉害,一家人都说叫她看医生,他总说过一阵子都好了,忍忍就过去了,后来越疼越厉害,实在忍不下去了,家里人把她抬到乡卫生院,医生检查后,诊断为胃穿孔,需要马上进城动手术,否则有生命危险。到南阳专医院,医生说由于耽误时间太长,伤口己经化脓,动手术成功率很小,结果在手术后第三天这位妇女离开了人世。

     2、每个人都要懂得一些基本的医学知识

读过初中的人都学过生理卫生课,课本中讲了人体的构造,并说明各个器官的位置及功能,因为课程不是主课,都不想学,学了和没学一样,很多人不知道心脏在左侧还是在右侧,竟然还有人说心脏在胃的下面。还有那些经常说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病名也是只是口头上说说,真正有哪些危害和怎样预防很多人都不知道。

   我有一个学生长期在外打工,家里的活完全靠妻子一个人,她没有文化知识,患了高血压,血压高到220,医生劝她赶紧吃药,不然会出大事,她笑着说:”这算啥病,不耽误吃,不耽误喝,也不耽误干活,吃药干啥?“说了这话没几天,她一跟头栽到地下,救护车拉到医院,说是脑干出血,没经治疗就离开了人世。没文化知识、不懂医学并不可怕,只要能听别人的建议和听别人的劝也可以。

        3、防重于治

  ”防重于治“不知说了多少年,而且是人人皆知的、最简单的一句话。可是真正做到却很难,怎样防病,很多人只会说,不会做。他们抱着侥幸心理,病可能发生在我身上,所以平时不重视身体的变化情况,不注意合理饮食,大吃大喝。俗话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吃出来高血压,吃出来糖尿病,最后引发中风偏瘫,甚至丢了性命。

    据世界卫生组织说,人的寿命本来应该是一百五、六十岁,但由于环境、气候、遗传、饮食不合理、生活不规律等因素才造成今天人类的寿命。有很多人不注意保养身体,小病像咳嗽、发烧、感冒 不治疗,直到发展成大病,身体就受了损失,洪昭光教授说,人渴了不喝水,最后造成嗓子疼的时候身体己受了损失。

   要把疾病消灭在萌芽时期,不等它发作就开始治疗,不吃药也可以用偏方,总之叫病发作不起来。

    不要等饿时再吃

   不要等渴时再喝

   不要等困时再睡

   不要等累时再歇

   不要等有病时再检查身体!

   .……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