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行动不便, 看病就医怎么办? 在天津, 网上预约家庭医生或护士 上门提供医疗服务已成为现实! 哪些医院可以提供这项服务? 收费贵不贵?医保能报销吗? 天津在互联网+医疗方面, 还有哪些创新做法? …… 12月9日,天津市卫健委主任王建国做客由海河传媒中心特别策划的 “向群众汇报—2019年委办局长年终访谈”节目,就广大市民关心的问题作出回答。 随着老龄化社会到来,高龄、失能老年人对于家庭医生上门服务有着迫切需求。作为家庭医生的一项延伸服务,今年8月,我市推出了“互联网+家庭病床”服务。由基层医疗机构利用信息化技术,在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基础上,以“线上申请、线下服务”为主,为社区居民开展家庭病床服务。 截至目前,我市已实现了以区为单位家庭病床服务全覆盖,全市拥有至少5000张家庭病床服务能力。全市19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可以开展家庭病床服务,在全市所有基层医疗机构中占比72%,基层医疗机构提供家庭病床及特需入户医疗护理服务达1万多人次。 重点对高龄或失能老年人、诊断明确的康复期患者和终末期患者等行动不便的人群,提供医疗康复护理、专项医疗护理、安宁疗护、健康教育及健康管理等方面的医疗护理服务。 家庭病床服务开展的项目主要是适宜在患者居住场所开展的诊疗、护理与健康管理等服务,提供服务以安全有效为准则。基层医疗机构可以根据自身服务能力,对服务对象进行全面的综合评估后,确定本机构可提供的服务。 主要包括: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开展居民健康管理。重点人群专案管理及随访、周期性体检、心理健康指导、营养膳食指导、疾病预防和卫生保健知识指导等。 应用中西医适宜技术开展治疗、护理等服务。条件允许可以开展换药、导尿、吸氧、压疮护理、针灸、推拿、康复治疗等;开展适宜的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检查、心电图、血糖检测、标本采集等。 对于病情疑难复杂或病情不稳定,上门提供医疗护理服务存在医疗安全风险的,或具有创伤性且医疗安全风险大或对操作环境有特殊要求的医疗护理项目,不适宜提供家庭病床服务。 对于有需求的患者,可以通过三种方式申请家庭病床服务:
目前,全市各区都已开展了“健康天津APP”家庭病床服务预约服务,签约家庭医生的居民可根据需求进行线上申请。基层医疗机构会按照申请时间顺序,综合评估,对病情适宜患者,按照约定时间上门提供家庭病床服务。对于超出家庭病床服务规范的,根据规范要求做好转诊服务。 家庭病床服务的收费,按照医疗项目收费价格执行,符合医保报销范围的,可以享受医保报销政策。 从今年4月开始,天津正式启动“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全市各区都将至少遴选1所医疗机构作为试点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 “互联网+护理服务”的重点人群是高龄或失能老年人、康复期患者和终末期患者等行动不便人群以及其他有居家护理需求的特殊人群。 目前,海滨人民医院、捷希肿瘤医院、滨海新区新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滨海新区北塘街欣嘉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宝坻区海滨医院、津南区咸水沽镇卫生院共6家医疗机构已正式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提供服务900余人次。 此外,河东区大王庄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河西区马场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黄河医院、东丽区东丽医院、蓟州区中医医院、宁河区芦台医院、和平区中医医院、红桥医院等8家医疗机构已经基本具备开展条件,即将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 我市“互联网+护理服务”内容涵盖了慢病管理、康复护理、专项护理、健康教育、安宁疗护等方面。市卫生健康委组织专家论证确定了鼻饲、灌肠、便秘护理、拔管、压疮护理、伤口护理、雾化吸入、吸氧、吸痰护理、血糖监测、静脉采血、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导尿等首批35项“互联网+护理服务”项目。未来,将根据试点情况适时调整有关服务项目。 患者申请“互联网+护理服务”前,需要在我市实体医疗机构对自身疾病进行首诊,由首诊医疗机构明确疾病诊断、制定有关诊疗方案。 患者申请“互联网+护理服务”时,需在互联网上进行“线上申请”,并提供首诊医疗机构的病历资料、疾病诊断、医嘱处方等有关信息。 提供“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医疗机构,在患者完成首诊并对其首诊信息确认评估后,方可为其提供“互联网+护理服务”,服务前还要对患者病情、心理、家庭、护理服务需求等情况以及有关环境进行评估,与患者签订协议等之后才能开展线下护理服务。 公立医疗机构开展的“互联网+护理服务”项目按照现有相关医疗服务项目进行收费,严格项目内涵;入户服务按照相关规定执行。非公立非营利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项目,按照现行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执行,价格实行市场调节;非公立营利性医疗机构可根据供需双方需求,自行设立服务项目,价格实行市场调节。 市卫生健康委积极协调市医保局推动创新价格政策,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上门入户费用制定收费政策,调动护士积极性,目前该政策正在市医保局网站进行公示。 下一步,市卫生健康委将总结推广“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工作经验和好的做法,与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和医联体建设相结合,继续扩大试点范围,鼓励更多的医疗机构开展服务,适时增加服务项目,进一步满足患者的需求。 天津已开设的互联网医院有2家,分别是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互联网医院(长征医院)和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互联网医院。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互联网医院提供线上复诊服务50人次,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互联网医院提供线上复诊服务10251人次,开具线上处方10023人次,免费送药到家1795人次,受到患者好评。 目前,我市还有2家获批提供互联网诊疗服务资质的医疗机构,分别是市安定医院和捷希肿瘤医院,两所医院正在进一步测试线上系统并与我市互联网诊疗服务监管平台进行对接。 下一步,市卫生健康委将继续鼓励支持互联网诊疗、互联网医院建设,通过互联网技术为患者提供便捷的复诊服务,并完善互联网诊疗服务监管平台建设,利用信息化技术对互联网诊疗、互联网医院的医疗服务开展监管,保证医疗安全。 市卫生健康委 “健康天津”APP已于9月1日正式上线,患者通过一个APP在所有大医院统一预约挂号问题得到初步解决。截至11月底,健康天津APP预约挂号功能已接入39家三级医疗机构,家庭医生服务预约功能已覆盖全市全部267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目前,在全市三级医院中,医科大学总医院、医科大学总医院空港医院由于预约挂号采取线上缴纳押金方式,涉及支付平台、对账等技术和财务流程改造,尚未完成接入健康天津APP。市卫生健康委和两家医院正在配合开展支付平台、接口改造和连通性测试,预计本月底实现接入“健康天津”APP,提供统一预约服务。 另外,安康医院、安宁医院因医院服务性质差异,暂不开展线上预约服务。 “健康天津”APP在用户注册方面,严格执行身份证、实名电话和银行卡三元素用户认证的同时,积极开发用户分级认证机制,为老人、儿童提供新的认证体系,预计12月底上线应用。 策划 | 孙阳 记者 | 孙颖 张清淼 杨凯程 马瑞 编辑 | 马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