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问,那你也放松点呗。 马伊琍回答,因为放任孩子之后,收拾残局、承担后果的人不是他。 原话我不记得了,反正大概就这意思。 某天,我突然有点理解了这话。 逗号爸爸对逗号也是比较放任的。早些时候,她爸会给她买无数同质化的玩具、文具、物件(只要她要),比如无数贴纸、娃娃、画笔,但是又没空陪她玩,于是,家里这些东西堆积如山,而一样东西泛滥成灾后总是不被珍惜,就没法物尽其用。 我个人其实是很反对用买东西等方式安抚孩子的,这暴露的不过是大人懒得陪伴孩子,索性拿物质安抚孩子的懒惰。 现在,我每隔一段时间就得带着逗号去清理这些不丢占地方、丢了可惜的物件,很是懊恼。跟她爸陈清利弊多回,他嘴上应着,但看到女儿想要玩具,他又各种给买买买。 也罢,他可能也不知道该怎样去表达对女儿的爱。这些给女儿“买买买”的行为,“有”总比没有好。我没办法改变他,只能自己生一会儿闷气了。再说了,某些问题除非他自己意识到,不然我多说无益。 说到这一点,我总能想起电视剧《小欢喜》里的乔卫东。他总是各种顺着乔英子,看到他给乔英子打掩护让她逃课时,我也是恨得牙痒痒。
乔英子的妈妈宋倩确实是活得太焦虑了,甚至有点变态。 离婚后,她视英子为自己的一切,为了高考把孩子逼得那么紧。英子活得又压抑又懂事,连真实的想法都不敢跟妈妈说,甚至数次压抑着自己的真实感受。 为了哄妈妈高兴,她陪着妈妈再去看一遍自己已经看过的电影,梗着脖子吃下自己一吃就犯恶心的海参,而宋倩对这一切浑然不知……每次看到乔英子书桌前安装的那个方便宋倩随时监视女儿的玻璃窗,就觉得有点窒息。
作为妈妈,宋倩对孩子的管控太过。乔英子后来抑郁,跟她有很大的关系。但是,乔卫东给出来的那种“塑料父爱”,也好不到哪儿去。 早些年,乔卫东长期在商海打拼,很少有时间在家,后来又因为出轨风波,离婚在外。 在英子的整个成长期间,是有点缺失父爱的。她一直是母亲宋倩一手拉扯大。可是,到了高三这个节点,乔卫东搬回了宋倩母女居住的小区,他频繁出现在母女俩的生活里,对女儿宠溺无比。 乔卫东投其所好给女儿买玩具、帮助她逃学,而在女儿这个年纪,是经不起这样的诱惑的,于是,英子的心里越来越亲近爸爸、惧怕妈妈。
当英子和妈妈产生矛盾的时候,他不是充当润滑剂打开母女俩的心结,反倒把女儿彻底拉向了自己这一边,让宋倩处在一种相对孤立无援的境地。 乔卫东这么做,真是为了英子好么?不是,他只是为了自己好。他只不过是想通过补偿英子的方式,以减轻自己的愧疚。 可是,父爱应该是一件细水长流的事,不该是“先让你干涸,回头再让你泛滥”。 讲真,如果按照乔卫东的教育方式,英子的成绩可能会大幅度下滑,她想要追求天文理想怕是变得比较艰难。 要知道,若不是宋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把大量的时间、精力、心血花在英子身上,英子的学习成绩未必能好到哪儿去。 说句不中听的,乔卫东从某种程度来讲就是一个“收割者”。宋倩辛辛苦苦播种、耕耘、施肥、捉虫,到了庄稼快收割的时候,乔卫东出现了,和宋倩一起收割“胜利果实”。 有时候,我也会心生不忿:“慈父”多好当啊,迎合小孩的喜好就行。 小孩也是人,是人都会好逸恶劳,都会喜甜厌苦,都是能躺着不想站着。 你满足孩子当时当下的需求,孩子就会跟你亲。但是,你这么做,到底是真的为了孩子好,还是仅仅是为了自己能享受“孩子跟自己更亲”的感觉呢? 在小孩本该努力和奋斗的年纪,你给小孩创造一个安逸窝,小孩当时当下肯定会感激你、喜欢你的。相反,孩子们会讨厌那个严格要求他们,鼓励他们往上攀登的人,毕竟,爬山多累啊,汗流浃背的,又枯燥。 父母陪伴孩子成长,就像是带着孩子玩滑滑梯游戏。 正常情况下,应该由父亲或母亲一方带着孩子完成爬到高处再滑下来这一整套流程,但现实生活中,很多母亲的“革命成果”被“篡夺”了。 严母负责带着孩子登上高处,“慈父”负责陪孩子滑滑梯。父亲陪伴孩子少,母亲为了能让孩子享受那片刻的亲子时光,也甘愿让渡出那点点“革命果实”…… 孩子都喜欢滑滑梯那一瞬间的爽,讨厌爬向高处的累,于是,潜意识里总觉得母亲不大近人情。 母亲们负责春耕、夏种、秋收、冬藏,父亲们则只需要在粮食丰收后检验成果。这像不像是母亲们怀胎十月,独自经受孕期的各种不适,经历痛到死去活来的分娩,而父亲全程当甩手掌柜。好了,孩子生出来了,却被丈夫抱了去,并冠了他们的姓,成了“他们家的人”。 父亲们似乎总能用极少的代价,获得孩子的亲近和感激。 体现在父亲陪伴孩子少的家庭中,就是这样:物以稀为贵,孩子也因平日里缺失父爱,而更懂珍惜那点点父爱。 如果父亲平日里赚钱养家,对家庭经济贡献大,那还好。若是母亲同时也是家里的经济支柱,那她多多少少有点亏的。 时不时的,我们也时常在电视剧里、电影里看到这样一幅场景:父亲带着孩子们玩泥巴、捉泥鳅、抓鸟、斗鸡、玩蛐蛐,孩子们满身泥污回到家里,母亲见状,开始唠唠叨叨,父亲和孩子们心照不宣地相视而笑,感觉像是一起干了坏事且得逞的共犯……于是,母亲总被刻画成一副“阻挡孩子找寻快乐”的形象。 其实,哪会呢?若是影视剧中这些母亲不需要帮孩子洗衣服,她们还真不一定会唠叨。 父亲回到家,麻利儿地给孩子们换好衣服、洗好澡、洗晒好衣服鞋袜,母亲们夸赞他都来不及。 可现实中,父亲们回到家里以后,往往要做抠脚大汉的,俨然自己带孩子出去玩一趟,就是家里的大功臣,要等着也在家里忙活了一整天的娘们儿伺候呢。 更何况,能带孩子们出去玩的父亲,已经算是做得比较到位的了。还有更多的父亲,只负责点评母亲带孩子是否带得到位。 很多影视剧(比如《搭错车》《海洋天堂》《银河补习班》等等)也都在齐刷刷地在讴歌父爱。 现实生活中,明明承担了大部分育儿责任的人是妈妈,可妈妈们的形象被搬到荧屏上以后,大多是唠唠叨叨的、会贬低小孩的、没远见和没格局的、教导孩子的方式不科学的……完成对孩子启蒙、启发教育,把家族精神传承给孩子的,往往是父亲。 母亲们从来都被要求是懂事的、无私的、伟大的、愿自我牺牲的,一旦她们不符合这种社会规范,就很容易遭到孩子的记恨;而父亲则不必这么辛苦,他们年轻时可以不懂事、不靠谱,一大把年纪了也可以拎不清,但只要他们能给孩子们留下几句语重心长的话,他们就能被孩子们所原谅,还浑身上下散发着“慈父”的光辉。 影视作品里对母亲们的这种刻板印象以及抓住一点父亲的精神闪光点就大肆讴歌的现象,对母亲们其实挺不公平的。
我真的觉得这不是一个好的现象。 真正正常的养育关系,应该是父亲和母亲共同商量怎么教育孩子。双方不应该把孩子当成是一个战利品来进行争夺,不应该以“孩子跟谁更亲”为傲。 父母亲更应该关注的问题是:我们怎么做,才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注意,这里不是“我”,而是“我们”。 即使是离了婚的夫妻,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也是利益共同体,也应该心存这样的自觉。 面对孩子,你的出发点应该是“怎样做,对孩子更好”,而不是“怎样做,孩子会跟我更好”。前者,是真爱;后者,真爱的只有自己。 当然,真正的爱,就是不计较公平不公平。倘若双方实在达不成共识,那也没办法。咱大路朝天,各走一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