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暖的话: “天使宝宝我也有 ——屡败屡战的睡神养成记” 文:捣捣妈 现在是晚上九点,我的儿子捣捣已经入睡半个小时,而距离我习惯的入睡时间还有三个小时。 这三个小时怎么过,完全由我自己支配: 给宝宝准备明天的辅食,煮一碗螺蛳粉做夜宵,跟队友一起坐在沙发上看场电影,或是就像此刻一样静静坐在电脑前敲字,都可以。 我完全无需担心我的宝宝会因为醒来哭着要抱抱,或者要吃奶,而把我困在卧室里一晚上出不来。而等我进屋之后,可以舒服地躺在他身边,一觉睡到早晨。 再回想起他每晚夜醒六七次的日子,仿佛已经十分遥远了。然而那段时间我的纠结与焦虑,疲惫和无助,努力学习和不断尝试,经过几个月弯路,屡败屡战最终收获满意成果的经历,至今仍然记忆犹新。 从小天使到小恶魔, 我竟不知自己做错了那么多 严格来说,捣捣的睡渣程度,并没有到令人崩溃的程度。 每次看到小暖微博下面妈妈们评论的“抱了一整夜”“奶一拔就醒”“夜醒十几次”等等,我都觉得他和这些孩子相比,简直是天使了。 但是在他睡眠最渣的那段时间里,长时间哄睡、接觉困难、夜醒频繁、大人和孩子都无法充分休息这些问题,还是对我的生活和心态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直到最终我按照小暖的理念和方法一步一步完成了他的睡眠调整之后,这才发现,原来宝宝按时睡觉好好睡觉对Ta自己和对家庭是多么重要。 孕期的我和很多宝妈一样每天只顾着买买买,完全没有学习过任何婴儿睡眠知识。捣捣出生后第一个月,我因为刀口还在恢复期,躺喂抱喂都感觉不舒服,所以经常把奶吸出来让婆婆瓶喂。 因此,很多妈妈口中的“月子里孩子躺在身边吃了睡睡了吃”的日子我没有体验过,甚至就连抱睡奶睡这种对付小月龄很容易的方法也没有用过。 而是每天都在想: “他几点能睡觉?为什么刚睡着又醒了?怎么样让他再次睡着?”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我快出月子,随着身体逐渐恢复,宝宝对环境逐渐适应,终于到了很多婴儿都有过的天使时期: 吃奶就睡,白天一觉两三个小时,晚上一觉睡到四五点。 这期间我才总算有时间和精力去全心照顾他,也在陪伴和互动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月子里几乎没有体会过的做妈妈的幸福感。 那时的我天真的以为自己幸运的生了一个天使宝宝,完全没有意识到对不良睡眠习惯的纵容正在为他之后的睡眠问题埋下伏笔。 每天他一哼唧或者哭闹我就马上喂奶,如果吃半天还没睡着就抱起来悠一会儿,放下如果醒了就立刻上奶。 对这种人为刻意哄睡方式的依赖,再加上完全没规律的作息,没过多久,各种睡眠问题就接踵而至。 三月龄的时候,捣捣每天睡眠时间经常不到10个小时,不但达不到当月龄婴儿所需睡眠量,甚至还不如一个睡眠充足的成年人。 他白天作息混乱、小睡短,晚上入睡晚、夜醒频繁,还有夜里数次不明原因的突然大哭,让我很快又回到了精疲力尽的日子。 那段时间是捣捣出生后的第一个睡渣阶段,我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焦虑期。 我感觉自己每天从早到晚都在哄睡。 睡着了担心他很快醒来,醒着的时候就盯着他的每个微表情和情绪变动,恨不得把随便的一声哼唧都归为“困”,然后马上开始无休止的哄睡。 我尤其惧怕夜晚来临,因为那就意味着又是一个独自面对睡渣娃的漫漫长夜。 白天不敢多喝水,吃晚饭不敢多喝粥,因为上厕所的时间太奢侈,动静也太大,所以进屋哄睡之后基本就出不来了…… 极度无助的时候,我在微博搜索了几个和宝宝睡觉有关的词,却意外地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我关注了几个婴儿睡眠领域的博主,从她们那里,我第一次知道,原来孩子糟糕的睡眠是可以改善的。 我一口气读完了小暖置顶的长微博,在了解了婴儿睡眠基础知识之后,才发现自己之前的认识有太多的误区。 原来,宝宝白天睡几次小觉是有规律的! 原来,宝宝不是每次哭都是因为饿! 原来,宝宝越困反而会越活跃甚至兴奋过度! 原来,宝宝在正确的引导下可以自己睡觉并且睡整觉! 当天晚上,我连夜恶补了我能找到的所有婴儿睡眠相关知识,仿佛抓到救命稻草一般,兴奋之余也不管捣捣正处于不适合做睡眠调整的“四个月睡眠倒退期”,就决定立即开始对他进行调整。 无准备的仗——第一次睡眠调整 就这样,我开始了非常盲目甚至到处踩雷的所谓“睡眠调整”,从晚上入睡着手。 第一天,我引入了睡前仪式,设定了洗澡-穿睡袋-吃奶-互动-和所有玩具娃娃说晚安-听小海马的程序。 结束之后没多久,捣捣开始困得有点哭闹,抱起哄好后放在床上,再次哭闹于是再次抱起,就这样反复了没几次,他就哭到了满脸通红快要背过气去的程度。 我放任他在屋里哭了几分钟,之后再抱起来就很久都哄不好,更别提安抚好之后再放下了。于是我就此武断的认为“抱起放下”和“法伯”这两种方法都不适用——没错,当时的我因为心急而大脑短路,又非常缺乏耐心和坚持。 第二天,睡前仪式后,我放着白噪音拍睡,拍了将近两个小时,好在那一觉睡了三四个小时,当时我已经十分满足了。 第三天,继续拍睡,不到二十分钟就睡着了,我大喜过望,然而之后又频醒好多次,在床上安抚不了就抱起或喂奶,到了早晨又是精疲力竭。 就这样,我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尝试了好几种方法,在这期间虽然每天都在不抱不奶的情况下哄睡成功,但他的夜醒状况并没有太大改善。只有入睡后的前三个小时比较稳定,之后还是会醒2-5次不等。 于是,我又一次武断地认定睡眠调整对他没效果——哪怕自主入睡,夜里也还是夜醒频繁并且需要大人帮忙接觉,那么一定有别的原因吧? 小暖念叨: 不是说会自主入睡就能改变夜醒的,如果夜里的安抚方式仍然维持在抱哄或随意喂奶,那夜醒是自然会持续的。 纠结开始之后我不断猜想: 是不是睡前没吃饱? 是不是大脑跳跃期的缘故? 是不是学会翻身之后就好了? 不是说半岁之后的睡眠会有改善吗? 那我就再等等好了。 再加上那时候我看到了一些反对睡眠训练的言论,内心也随之动摇。 孩子这么小,为什么非要让他学会自己睡觉呢?抱着哄睡那么快,而且又不是放不下去,何必每天折腾那么久呢? 再说,抱又能抱到多大?以后孩子不让抱的时候,一定会怀念现在的亲密时光吧! 那时候,因为睡眠知识的学习和哄睡经验的积累,我在时间上把握很准,抱哄效率非常高,一般抱起五分钟内就能入睡,十分钟内就能放下,因此每天花在哄睡上面的时间并不长,夜里也没有觉得特别累。 就这样,我在纠结中最终放弃了这次睡眠调整,继续回归了每天抱着哄睡,醒来就上奶或者抱起接觉的日子。 还未开始就已结束——第二次睡眠调整 放弃之后,我的心态反而稳定了不少。 我听从了小暖在一些睡眠文章中的建议,一直坚持对捣捣良好睡眠习惯和规律作息的培养,这也对之后的睡眠调整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比如: 结合清醒时间和状态开始哄睡,规律作息的同时确保不过度疲劳也不过度哄睡; 坚持睡前仪式,每天用固定的程序让捣捣从兴奋中放松下来,过渡到更容易入睡的平静状态; 从来没有抱睡过一整觉,哪怕是白天的小睡,也坚持找机会放下,保证他大部分睡眠时间都是自己躺在床上; 两次吃奶间隔4小时左右,确认吃饱之后任何哭闹都不用奶来哄; 没有拘泥于“吃玩睡”模式,但是从来没有过陷入过“吃睡玩”模式,哪怕睡觉时间不远了,吃完奶也一定会拍嗝并且低调玩耍后再安排入睡等等。 在我的坚持下,捣捣作息规律、从不奶睡、极少闹觉、睡眠充足,小觉短和夜醒等睡眠问题虽然没有好转,但至少没有更差,我也慢慢习惯了他猫三天狗三天的状态。 然而,在还有不到一周就要上班的时候,我的焦虑又一次达到了最高点。 眼看就要瓶喂母乳并且添加辅食了,而捣捣睡眠问题依然处于不稳定的状况,除我之外的看护人很难掌握他的各种睡眠细节。 白天小睡放床后,有时睡不到二十分钟就醒,奶奶很难接上觉,也掌握不好下次哄睡的时间。 晚上的状况也不乐观,有时从七八点开始半小时或一小时一醒,直到十一二点后才最终入睡,睡稳后也要夜醒三五次。 睡不好就容易吃不好也玩不好,我担心上班之后他的作息更加混乱,于是决定再次引导他自主入睡,希望至少可以改善夜间睡眠,让初回职场的我晚上能好好休息。 决定之后,我在一个在线咨询平台上向小暖进行了一次咨询,并很快收到了小暖详细的语音回复。 在小暖的鼓励和建议下,我列出了睡眠调整的计划并开始实施。 有了之前的基础,我相信晚上拍睡是不难的,但那时候,捣捣已经半岁,睡前总是到处乱翻到处拱,不像以前那么好按住,所以我想尽一切办法让他平静下来,如果烦躁哭闹,我就制造声音吸引他的注意力。 一开始,连续几天都拍睡成功了,但是平均用时在1小时以上,而且几乎每天都是在哭泣中入睡,他睡着之后我感觉像打了一场仗一样身心俱疲,简单洗漱完毕就一起睡了。 小暖念叨: 如果持续几天每次哄睡都要一个小时以上,一定是有些问题的,要去反思一下是不是清醒时间或哄睡手法不对。 每天睡前,我总是下定决心夜醒要做好延时响应,先观察后判断,再选择合适的接觉方法并且坚持安抚。 而事实是,哄睡的费时和白天上班的奔波导致我夜里根本没精力去想什么调整,只要一听到哼唧就第一时间塞奶上去,早晨起来,连夜里醒了几次都不记得。 再加上我白天不在家,在单位用吸奶器冰包来存奶,晚上也想靠增加哺喂来维持奶量。看文章说职场妈妈刚回去上班的时候,宝宝会出现分离焦虑,用频繁夜奶来增加和妈妈的亲密时间是正常的。 看来这也不是适合睡眠调整的最佳时期? 我又一次动摇了。 小暖念叨: 对宝宝来说,换抚养人和妈妈上班的确都是天大的事儿,在这段过渡期间并不适合做睡眠调整。 再加上一天见不到宝宝的我,总想在晚上多抱抱他,一点小哭小闹就让我心软,有了这样那样的原(jie)因(kou),我脑海里两个打架的小人儿很快决出了胜负。 在“长大点儿会好转吧”的自我安慰中,我放弃了睡眠调整,继续陪我的睡渣娃一起每天和“碎觉”作斗争。 迫不得已的最后一搏——第三次睡眠调整 打败我心中那个心软小人儿的最后一拳,是有一天在小区里和一个奶奶聊天。 她的孙女快两岁半,已经断奶一年了,断奶前吃着奶睡觉,夜奶无数,断奶后白天大人抱着睡,夜里也经常醒来几次需要大人抱着再悠一悠才能再次入睡。 这位奶奶嘴上说着“以后上幼儿园可怎么办呀?”表情却没有一点发愁的样子,言语间满是得意,仿佛她家孩子是个非常娇贵的公主,不会自己睡觉代表着对大人满满的爱和依赖。 巧的是,当天晚上我经历了捣捣出生以来睡眠最渣的一晚,整晚都在不断的“哭醒-抱哄放下-哭醒-吃奶入睡-哭醒”循环中。 在深夜里坐在床边抱着他发呆的时候,我回想白天那位奶奶说的话,又想到科学育儿和小暖一贯主张的“寻找妈妈和宝宝都最舒适的状态”,我开始问自己: “现在是你想要的舒适状态吗? 你愿意把自己的可支配时间都和孩子的睡眠捆绑在一起吗? 你希望以这种方式体现你与孩子之间的爱和亲密吗? 也许要到一岁多,甚至两岁多,都还是会经历这样的夜晚?” 我的答案,是完全否定的。 于是,我下定决心开始第三次睡眠调整,并且要求自己总结前两次的经验教训,绝不能再反复。 彼时的捣捣已经快八个月,虽然不能自主入睡,但是在我这几个月来的坚持引导下,睡眠习惯一直保持良好: 作息规律(每天三小觉一大觉,睡眠总时长稳定)、不闹觉且入睡快(抱哄最多十分钟即可放下)、习惯睡前仪式(仪式完成后就知道该睡觉了)、夜奶不是必需(不奶睡因此夜醒不找奶)等。 在这些习惯的基础上,我明确了这次睡眠调整的主要目标其实很简单,就是破除抱哄的睡眠联想。 这次,我还是从晚上入睡入手,但是不再用拍睡过渡,而是采用小暖分享的方法,引导自主入睡。 在捣捣尝试入睡的过程中,即使大声哭闹也不轻易抱起他,但也绝不是“任他独自哭泣”,而是陪在他身边,给予他除了喂奶和抱起走动之外的其他方式的安抚。 那天晚上八点半,睡前仪式完成之后,我没有像往常一样抱起他,他开始翻来翻去到处爬,小海马放完之后,屋里陷入黑暗,他开始带着哭腔哼唧,我在旁边哼着歌同时摸他头或者背,没过多久他开始困得难受了,边哭边爬,我也没有拉他,只是逮着空就拍几下或者摸摸他,他很快发现了我的不同,开始用全力哭闹来反抗。 我只好侧身搂着他,并且轻轻按摩他的身体,就这样,半个多小时后,他已经困得不行了,爬到我身上用脸到处蹭,迷糊一会儿又抬头哭几声,如此反复,我知道距离入睡不远了。 几分钟后,他趴在我身上睡着了,我转过身把他侧着放下。40分钟后,他像平常一样哭着醒来,我用手摸了摸他的背,他睁眼看了我一眼,居然翻个身又睡过去了!我激动得好几分钟不敢大喘气。 这一觉,他直接睡到了将近三点,吃了奶之后睡到五点,又吃了一次奶,睡到早晨七点半起床。 第一晚比我想象的顺利,哭的时间不是很长,夜醒次数也骤减,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心。 第二晚的睡前重复了第一晚的状况,但他只哭了十几分钟,就趴在我身上睡着了,40分钟时大哭两声后自己继续睡,之后夜醒两次,我选择了喂奶。 第三晚,他几乎没大哭,就趴在我身上睡着了。40分钟时他没醒,夜醒两次喂奶。 第四晚,他完全没哭,趴在我身上迷糊了,我就把他侧身放下直到睡着。40分钟时没醒,夜醒两次,喂奶。 第五晚、第六晚、第七晚…… 就这样,慢慢的,我们从侧身搂着他枕着我胳膊睡着,过渡到侧身躺着我摸着他背睡着,再到只要我在旁边他怎么样都能睡着。 这次自主入睡的引导,以一种我没想到过的顺利程度圆满完成,直到现在都没有反复,并且在外出吃饭回家很晚困过头的情况下,他也能没有哭闹的很快睡着。 晚上入睡稳定后的轻松调整——戒除夜奶和改善小睡 有了自主入睡的基础,捣捣夜间的睡眠也越来越稳定,九月龄的时候,他每晚9点前入睡,7点后起床,2点左右和5点左右各一次奶。我开始准备断掉2点的夜奶之后,再逐渐推后5点的晨奶。 断夜奶第一晚,夜里2点醒来之后,我没有给奶也没有抱他,他在黑暗里开始哭,到处爬,我开了一个小灯,抚摸他的头和背并且不断用言语安抚他,看着他反复说: “你睡前已经吃饱啦,现在不用再吃了,也不用妈妈抱了,因为你可以自己睡着的,你每天都是自己睡着的,妈妈就在你旁边。” 就这样过去了快半个小时,他好像听懂了一样看着我,然后自己翻了两圈睡着了。 这一觉睡到了六点多,吃奶之后又睡了两个小时起床。第二晚还是2点左右醒来,哭了几分钟就再次入睡了。 再之后就几乎没有在这个点醒来过,顺利程度再一次让我惊喜。九个月的捣捣,断夜奶成功! 只是,我也因为紧张而有过失误。或许是因为太担心第三次睡眠调整来之不易的成果再次倒退,我不允许自己有一点心软,以至到了完全不会变通的地步。 在捣捣每晚1-2次夜醒,只需轻度安抚的状态已经稳定了很久的时候,某天夜里,他突然醒来大哭不止,躺着抚摸根本没用,坐着抱也不行,必须抱着他站起来走他才会停止哭闹。 而我却坚持不站起来,一直在床上安抚他,他越哭越伤心,从迷迷糊糊哭到完全清醒,最终我抱着他站起来在屋里走了不到两圈,他就睡着了。 放下之后,我看着他脸上的泪水,内心突然特别自责,队友也说他那一个多小时也很煎熬,虽然没有阻止我,但是真的很心疼。 是啊,捣捣的自主入睡能力都已经这么稳定了,偶尔一次非正常时间的夜醒而已,何必如此严格呢? 偶尔抱起来一下,是不会就此养成抱睡习惯的,是我要求太高了。 小暖念叨: 已经自主入睡稳定的孩子,如果突然出现长时间的夜醒并无法安抚,一定要找找原因,并适当安抚,不要盲目坚持调整期的做法。 想明白了之后,我轻松了很多,不强求他一定要夜醒2次以内,也不再纠结醒来之后能不能很快入睡。我给他锻炼自己睡眠能力的机会,也在他需要我帮助的时候给予及时的安抚。 在捣捣晚间自主入睡稳定了两个多月之后,我尝试培养他白天小睡的自主。 白天和晚上不同的是,没有“早晚是要睡着”的状态,因此很容易翻来覆去直到困过头还没睡着,以至于清醒时间过度拉长,甚至错过睡眠窗口。 第一次尝试让他午觉自主的时候,他在床上整整翻了两个小时,后一个小时一直处于极困的状态,但是几乎没有哭闹,最后睡着的时候已经四点多了。 之后,只要我在家陪睡的时候,我都会让他先自己尝试。 有时候他困到迷糊开始哭,我就抱起来助力一把,有时候拖延好久才睡着,我就当做并觉来临时调整一天作息。 当不再纠结时间和次数的所谓“规定”后,我的心态放松了很多。哪怕一天的小睡都不好,也可以用晚上的长觉来修复。 小暖念叨: 妈妈的情绪对孩子的睡眠影响其实挺大的,一定别充满焦虑,每天盯着时钟和睡眠量,也别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跟孩子“死磕”,大方向可以坚持,但小细节也需要灵活处理。 在捣捣一岁左右的时候,他每天上午下午各有一次1-2小时的小睡,如果遇到出门这种特殊情况,就只睡一个午觉,大部分时间不需要大人帮忙接觉,基本都是自己睡够了咿咿呀呀笑眯眯的醒来。 晚上八点吃完奶刷完牙之后,在床上跟爸爸安静地玩耍一会儿,然后进行睡前仪式,整套程序完成之后,他就知道自己要睡觉了,这时候我一边摸他的背一边碎碎念或者哼哼歌,用不了多久他就会进入迷糊状态。 有时候自己哼哼唧唧或者啊啊叫几声,有时候翻过来翻过去,有时候在黑暗中玩我的手或者摸我的脸,一般十几分钟就入睡了。 他的夜晚睡眠时间是10-11个小时,连续睡眠是入睡后的8-9个小时,五点多通常会醒一次,有时候哼哼唧唧我不理他,或者轻轻拍拍屁股或者摸摸背,自己翻腾几圈就睡着了。 如果他哭起来或者短时间内没有睡着,我会给他喂一次晨奶,之后他再睡两小时左右到自然醒,就可以安排起床了。 意料之外的新问题——可怕的早醒 因为良好的喂养习惯和睡眠习惯,捣捣奶瘾不大,在他快一岁的时候,我开始用逐渐减次的方法断奶。 13个月时,在我和捣捣都没有任何不适的情况下,已经成功将除了晨奶之外的所有奶都换成奶粉。 我以为最后这顿也很好断,那时我的奶量也降到很低,于是在某天,我决定断掉最后这一顿奶。 当天清晨五点左右,捣捣迷迷糊糊醒来,我没有给奶,而是用轻拍的方式安抚他,没想到他越哭越凶,我只好抱起来哄。他在怀里还是继续大哭,但抵不住困意,最终在六点多再次入睡。 没想到,在他早已不需要抱哄入睡的阶段,因为早醒难以再次入睡,我整整抱了他一个小时! 之后的半个多月,他每一天都在五点左右醒来,有时需要抱很久才再次入睡,起床时间较晚,有时直接哭到彻底清醒,只好早早安排起床。因为早醒问题,那段时间作息相对混乱,大人也很疲惫。 我查遍了小暖公众号和微博所有关于早醒的文章,才知道自己这次晨奶断得有些草率了。由于宝宝在清晨的睡眠最为不稳定,晨奶起到了延长睡眠的作用,因此可以晚些再断甚至自然离乳。 小暖念叨: 清晨四五点这次的夜奶,有时候我们会叫作晨奶,它一方面的作用是抵抗一晚上的饥饿,但更重要的作用其实是安抚和延迟起床时间。这次奶不建议人为断掉,不然早醒问题可能会困扰很久。 了解到这些之后,我萌生了再次追奶的想法,并再次咨询小暖。小暖了解了详细情况后回复我说,既然已经彻底断了这么久,就不再建议追奶了。 她建议早醒后尽量降低安抚等级,不要抱,不要开灯,干预越少越好,让宝宝知道这个时间应该继续睡觉,而不是起床。 小暖念叨: 这一方式比较适用于有自主入睡能力的孩子。如果孩子不会自主入睡,清晨延迟响应和降低安抚的方法要慎用。 根据小暖的建议,我在之后的几天里不再抱哄,而是采用装睡、抚摸或轻声说话的方式进行安抚,就算不睡也坚持在床上低调玩耍到七点左右再安排起床。 慢慢地,他在那个点直接睡过去的次数越来越多,偶尔醒来,自己哼唧一会儿翻几下就接着睡了。 早醒的问题解决之后,他的连续睡眠时间基本每晚都可以保证在10小时以上。 从四个月时候的睡渣,到八个月学会自主入睡,再到十个月只需一顿晨奶,最后到现在的一觉睡到大天亮。 捣捣在我几个月的调整下,终于成为了别人口中的“天使宝宝”。 也许最终调整成功的转折只是那一两个晚上,但是婴儿睡眠知识对我的影响和这几个月来每天的习惯培养都功不可没。 也许以后还会因为生病、旅行或者年龄增长而出现睡眠倒退或其他问题,但有了这几个月的稳定基础和良好的睡眠习惯,我相信可以见招拆招不断解决新的问题。 也许我现在可以继续放手到睡前仪式完成后装睡或者离开房间让他独自入睡,但是我更喜欢现在这种温馨的入睡状态。 最近我们加入了睡前讲绘本的环节,作为一天结束前最后的亲子互动,也是我们都非常享受的一种状态。 安睡,真的成为了我们一家三口,最好的礼物。 睡眠调整路上的一些经验 关于宝宝哭闹 每次有朋友问我怎样培养孩子自主入睡和改善夜醒时,队友常常开玩笑说“哭了两晚上就好了,我媳妇儿特狠心”。 虽然我之后会解释说“主要是良好睡眠习惯的培养,一两句话说不清楚”,但大部分朋友还是会感叹我的“狠心”。 事实上,我确实很庆幸家里老人只是白天帮忙带孩子,并没有和我们同住,才得以让我放松的面对孩子的哭声,无需担心老人会冲进来抱起孩子。 睡眠调整路上的“哭”,有时是不可避免的,在排除孩子真的饿或者身体不适之后,这时的哭,更多的是睡眠联想被打破之后的一种情绪的宣泄。 妈妈在必要时候的坚定,不但对睡眠调整的成功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对养育路上其他问题的心态稳定也有锻炼作用。 比如一岁左右的自主进食练习、良好进餐习惯和乘车习惯的培养等,学习新技能时期对于困难的挑战,还有日常生活中对其不安全行为的制止等等。 这些都可能会引起孩子的长时间哭闹,如果对于孩子的哭声过于玻璃心,往往会因为纵容而养成难改的坏习惯。 但我们说的“接受孩子的哭泣”,并不是那些“反睡眠训练者”因为想刻意混淆概念而说的那种“放任孩子哭泣”,而是在孩子哭泣的时候避免过度响应,先分析原因再给予合适的安抚,倾听孩子真实的需求。 关于哄睡环境 很多妈妈说宝宝明明很困,但是一抱进屋或者一关灯就大哭,只好在客厅甚至室外明亮的地方抱着悠到睡着再进屋。 这种情况,一般是因为宝宝已经困过头了,因为睡不着的烦躁而排斥哄睡。如果家里有不了解婴儿睡眠基础知识的老人,还容易陷入“以为宝宝不想睡所以硬要逗着玩”的误区。 假设熟睡状态为10,清醒状态为1,我的经验是在7~8间躺到床上最容易入睡。在这个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在6~7间甚至5~6间就抱进屋里(此时屋里不要关灯),在低调玩耍的过程中逐渐拉上窗帘减弱灯光,当孩子已经适应了昏暗环境的时候再开始哄睡。这样,无论是自主入睡,还是奶睡、抱睡,都会更容易入睡。 在捣捣还需要抱哄的时候,根据他的清醒时长和精神状态,我会提前十几分钟抱他进卧室玩耍,几分钟后再从大灯换成小灯,无论在客厅玩得多么疯,在屋里爬一会儿就会打哈欠揉眼睛,这时候关掉小灯打开小海马,抱起来甚至不需要走动或摇晃,五分钟不到就睡着了,而且睡前没有过度疲劳引起的哭闹,宝宝也睡得更稳。 关于哄睡方法 对于除了新生儿之外的小月龄宝宝,尤其是在翻身或爬行还不是很熟练的阶段,比较容易被控制肢体,而不哭闹且保持平静的状态最容易入睡。 除了白噪音、唱歌、轻拍之外,我在尝试的过程中还发现一些不常被提到的办法也很不错,用的比较多的几个有: 1.睡眠仪。星光打在房顶上,能吸引宝宝注意力,躺在那里看一会儿。某宝有很多同类产品,有的除了星光和歌曲之外,还有一些大自然的声音。 2.玩塑料袋。这是在一个小暖分享的调整案例里学到的方法,我用的是小包湿巾或棉柔巾的塑料袋,大小和声音都合适,在宝宝哭泣的时候利用揉塑料袋的声音吸引注意力,止哭之后给他玩,在玩塑料袋的过程中困意会逐渐加深。 捣捣经常玩塑料袋玩到迷糊后塑料袋掉在脸上把自己弄醒,之后拿起塑料袋继续玩到掉落,如此反复几次后我趁他闭眼睛时赶快把塑料袋拿走,那个时候他已经很困,通常哼一声或者翻个身就睡了。 3.碎碎念。如果有些烦躁或哭闹的时候,碎碎念往往比唱歌会更有效,可以提高拍宝宝身体的速度,再随便跟宝宝说一些话。 譬如当天从早到晚的经历、宝宝的表现、妈妈的感想等,如果词穷的话还可以背古诗,其实韵律比歌词更有节奏感,和轻拍他身体的节奏融合,让宝宝平静。 这也是从小暖分享的调整案例里学到的。 对于大月龄宝宝,小暖说过拍睡已经不是很合适的方法了,反而可能是一种困扰。这时候把拍换成抚触按摩可能会更有效。 可以在睡前放小海马的时候给宝宝全身做按摩,一边按一边说类似于“妈妈给宝宝按按胳膊,捏捏小手”之类的话,或者一手从他头顶顺着头发抚摸到额头(这个动作很容易加深困意),一手顺着他的背或胳膊或腿来回轻捏和抚摸,这样不但可以帮助宝宝放松肌肉,也是一种温馨的睡前互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