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流 武当派以剑术精妙而驰誉。武当内家剑学,远追真武。相传真武大帝成道时,剖腹始练成飞剑,震动三界。至今武当门内有“神剑长鸣于海上,太极秘术荡散人问”之语,是对内家剑学流派的概括,亦见剑术要义之密守深隐,列为不传之珍。因道家修持,剑为降魔护身之利器,内功演道,剑作无形,有慧剑喻示智慧成就,护持丹砂之密传内家剑学,承袭汉唐贤侠剑道之遗风,属江湖之秘技。 唐宋以来,道士携剑成为风尚。“神仙”携剑,不是饰物,剑者利器也,诛虎豹,逐盗贼之用。《全唐诗》有“昔年曾遇火龙君,一剑相传伴此身”之句。火龙君是位道人,称火龙真人。《宋史·隐逸传·陈抟》记载:“关西逸人吕洞宾有剑术,百余岁而童颜,步履轻疾,顷刻数百里,世以为神仙。”正史明白地肯定武当剑术与道教的渊源甚深。 元明武当丹士张三丰的诗词散文集《云水集·三十二岁北游》载:“幽冀重来感慨志,乌纱改作道人装;明朝佩剑携琴去,却上西山望太行。”《悠悠歌》载:“悠悠歌,四十八岁空消磨,人生寿命能几何?株守恒山十六载,燕赵往来成逝波。倒不如携琴剑,整笠蓑,东走蓬莱唱道歌。”《大岳太和山志》载明朝官吏歌颂张三丰的诗歌中写道:“希夷丹气满,邋遢剑光妍。”希夷指陈抟道士,邋遢即三丰,因其形状邋遢故号邋遢张,尝结庐于武当山。赵宋时,徽宗召之,因北方多匪,道路阻梗而不能进,祖师以剑飞击之,群盗尽被歼灭,故此武当剑术闻名于天下,有“武当剑,少林棍”之称。嗣后,至元顺帝时,祖师在武当山收弟子八人,至嘉靖年问游浙江鄞县四明山,续传张松溪一人,前后共九人,形成三乘九派,张松溪列为下乘第九“丹”字派。故近代所传武当丹派剑术即是“武当下乘丹字派第九派”的简称。 三丰祖师得全真大法,继吕祖纯阳之学又得陈抟老祖之传,承真武大法,融万法于一炉,开山立堂,自成一派。内执丹道,外显金锋,是道演良工,剑学存真,乃有形中求无形。武法的升华,日人身备剑体,尽金锋之性情,发真如之慧性,得流珠之灌养。金生丽水,火逼金行,剑法合于丹砂符火。佩之金锋,敛为丹砂,以武人道。至今神州故地,尚留有三十六品神仙剑绝学,法演沧桑。 时甲戌年春分日,有歌曰: 一从沧山留剑迹,茫茫世事已经年。 金台印月丹丘冷,玉虚掩映衰草残。 武当留存真诀秘,八法神术动罗天。 三锋四刃凝剑体,丸泻显飞合丹源。 更同侠气贯胆肝,铸成寒刃诛邪奸。 五指力齐舒剑气,金波冲举荡云烟。 妙山老者神霄客,沧桑秘演太和巅。 功理 剑术从一开始就采用了太极阴阳五行学说作为指导理论。东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记载《越女剑法》,越女说:“其道甚微而易,其意甚幽而深。道有门户,亦有阴阳,开门闭户,阴衰阳兴。凡手战之道,内实精神,外示安逸;见之似好妇,夺之似惧虎。布形候气,与神俱往;杳之若日,偏如腾兔;追形逐影,光若佛彷;呼吸往来,不及法禁;纵横逆顺,直复不闻。斯道者一人当百,百人当万。”这表明,早在春秋时剑术已相当完善,技术高超。讲到的“阴阳”、“开闭 ”、“内外”、“形神”、“呼吸”、“往来”、“纵横”、“逆顺”等均合易理,实乃剑法之妙论。《庄子·说剑》记载剑术理论,庄子说:“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庄子是战国时人,他对剑的论述,足以说明他有高超的剑术技法和极高的理论水平。 剑道源于易。易之初即为一,由一而二,为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演八卦,易道备矣。三丰祖师取之为丹派剑法,旨在剑法通易之变以从天道。以“劈、刺、撩、抹、抽、截、横、倒 ”为内家八剑,暗合八卦,依时变易,引而伸之,触类而通,刚柔相推,变化无穷也。武当丹派剑术讲求四法,即以“击、刺、格、洗”为四大母法,犹如四象,派生无数,加上“抽、带、提、点、崩、劈、截、搅、压”九势,形成剑法十三势,随变而生出“撩、抹、斩、挂、云、圈、按、穿、托”九势,九九连环,归原无尽,游刃有余,尽显武当剑术之变化莫测,空灵绝妙。所以剑无成法,要求“顺人之势,因敌变化,避实击虚,刚柔相济”。出剑入剑,皆是竖剑,力贯中锋,不接不截,不迎不架,凭空一击,无不命中。歌日:“吾人学剑,日练纯功,自能人妙,神乎其神。翻天兮惊鸟飞,滚地兮不沾尘。一击之间,恍若青风不见,万变之中,但见剑光不见人。”宋唯一作歌日:“一圈复一圈,恰是九连环,不知其中意,难测巧机关。”野鹤先生歌日:“九道循环,一气无端,玄机妙舞,化为一丹。 ”认为这是九转还原化境,视若有形,其实无形,其妙莫名。 武当剑的技术层次是在其“内执丹道,外显金锋”的修持思想指导下,主张内外兼修,先练内功,以内功为基础,与道教内丹修炼有异曲同工之妙。《武当剑谱·自序》:“是术神出鬼没,奥妙绝伦,最后内勇功夫……”,又称“昔日祖师教剑,先练内勇,次练外功,最教以手法、步法、身法,练之纯熟,方授剑术真谛”。 初基有,一日养精,一日凝神,能凝神则毅勇,能养精则蓄锐,能蓄锐则毅勇,能养精则凝神。一入手,一收场,一过渡,一归宿。揉转玉环,鹤息归脐,鹿运尾间。炼神还虚,炼气化神,是剑术内勇之真谛。内勇初成可练外手八势,即舒臂探掌,左右抖弹,甩臂点击,上洗下截,旋身反截,下穿上洗,八卦摔劈,翻身滚掌。百练精熟之后再行步九宫,阴阳圈剑,前刺后带,活步抖击,云搅蓄势,御手击鞭,腾空击刺,使全身开合有律,蓄发自如,方登堂奥之境。 武当剑虽三乘,理实一贯,不离内功气化之道,持剑在手,剑即为手臂之延伸。以气运身,以身运剑,以剑带身,身与剑合,剑与神合,神剑合一,发于灵动,合于剑理。要求“神、剑、身”三者合一,是武当剑的技术要求。它不同于一般剑术要领的“剑身合一”。由于强调以身运剑与剑神合一,所以在剑法运用上体现了内家拳法“太极腰,八卦步,形意劲,武当神”之要领,既有八卦掌的稳健轻灵之便捷,又有似太极的圆活自如,还有形意的沉着笃实。将神、意、气、劲、形贯于剑法之中,力贯剑锋,气透剑端,剑神合一。 近代武术理论家徐哲东称:“太极腰、八卦步,实为别开生面之法。”武当派武当剑传人李天骥讲,练武当剑要在“走,变,快,灵”中体现“太极腰,八卦步,形意劲,武当神”。匡常修道长讲:“一练形,二炼气,三炼劲,四炼意,五炼神,六合道。” 只有明剑理,尽剑性,以人合剑,融神锻铸,久可达到“形正骨坚,气贯周身,劲整力顺,意满乾坤,精气神足,剑道合一”的高深境界。 武当剑在战术的原则依然是以养生、健身为主导,视剑击为末技,故剑轻而利,贵柔不贵刚,用意不尚力;刚在他力前,柔在他力后;因敌而动,不拘成法;顺人之势,借人之力;以静制动,后发先至。而避实击虚,以逸待劳,两剑三角,以斜取正,走化旋翻,轻稳疾快,迂回包抄,不接不截,不迎不架,乘虚蹈隙,避青入红,更为我武当剑之特点。 要义 剑法述要:剑术之道,全凭乎神,神足而道成。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成道,剑神合一,是近道矣。 武当剑法,外兼各家拳术之长,内炼阴阳中和之气,习此道者当以无漏为先,炼精养气,宁神抱一。若以内家拳为之基础,然后练习剑法,方得事半功倍。盖使剑亦如使拳,不外意气为君,而眼法手法步法身法腰法为臣。是故令其闪展腾拿之轻灵便捷,则有如八卦掌;其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松腰活腕,气沉丹田,力由脊发则有如太极拳;而其出剑之精神,勇往直前,如矢赴的,敌剑未动,我剑已到,则又如形意拳也。 剑法十三势:武当剑法十三势,以十三字名之,即抽带提格,击刺点崩,搅压劈截洗。亦似太极拳之搠捋挤按,采捌肘靠,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也。此外另有舞剑,未有定式,非到剑术纯妙不能学习,非口授而传,不能领会。 阴阳剑圈法:手背朝上,为之阴剑,阴剑圈,先带后刺。手心朝上,为之阳剑,阳剑圈,先刺后带。 阴阳两剑圈,皆须单行熟练。此式之要,在身退而剑进,身避而剑刺也,阴手为抽,阳手为带。 练剑之基本:一眼神、二手法、三身法、四步法。 练剑之精神:一胆力、二内劲、三迅速、四沉着。 剑法之基本,外四要也。剑法之精神,内四要也。内外精健,庶乎近焉。 用剑之要诀,全在观变(眼神),彼微动,我先动(手法),动则变(身法),变则着矣(步法)。此四句皆在一个字行之。所谓一寸匕,所谓险中险(胆力),即剑不离手(迅速),手不着剑是也(沉着)。 心空歌:手心空,使剑活;足心空,行步捷;顶心空,身眼一。 练剑歌:头脑心眼如词令,手足腰胯如部曲,内劲仓库丹…是,精气神胆须充足,内外功人勤修炼,身剑合一方成道。 四法歌:手到脚不到,自去寻烦恼。低头与弯腰,传授定小高。腹内深流沉,遇敌如火烧。眼到脚步手到,方算得玄妙。 分级练习法:1 个人单练;2 对套子;3 活步对剑;4 对练散剑。 对练三角法:彼来之剑为截,我应以提,成上三角;彼来之剑为刺,我应以崩,成下三角;彼来之剑为搅,我应以带,成左三角;彼来之剑为劈,我应以下斜格,成右三角。三角习练熟而扣进以阴阳圈,两法习熟,始可习散剑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