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十上、万福之源

 闻理书屋 2019-12-11

三十上、万福之源

扬州和江都所在的平原,是一块新生的土地,又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春秋时期,这里属于扬泰古沙咀的一部分;到了汉代,这里还经常受到海潮的侵袭;经过南北朝扬州先民的开发,到了唐宋时代,这里才成为扬州新家。

这里的地势非常特别,中间高,南北低,南面是滚滚的长江,北面是茫茫的湖面。这里的地理位置极其重要,位于我国南北交汇地带,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就在这里开凿邗沟,北上中原争霸,从此,一幕幕悲喜剧就在这里上演。

扬州因水而生,因河而兴,也因水而苦。

明代之前,黄河、淮河有自己的入海水道,并没有威胁到扬州地区,扬州的水患主要来自长江。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一条季节性河流,汛期河水暴涨,江潮倒灌,冲毁江堤,严重威胁扬州城内的生命安全;枯水期,水位又下降,邗沟经过扬州平原中部,地势本来较高,虽开凿了河道,又面临缺水停航的危机。

为了解决好邗沟水多、水少的问题,扬州先民先后修筑了埭、堰、堤阏、车盘坝、石石达、斗门、潮闸、覆闸、减水闸、滚水坝、柴土坝、竹络坝、耳闸、耳洞、月河等不同功能的水利工程。

东晋永和中,由于古瓜洲不断“长大”,邗沟南端原来的通江口淤塞,向西重新开辟了一条通江运道,并在通江口附近修筑了邗沟第一道坝——欧阳埭。

《水经注》记载了这件事:“自永和中,江都水断,其水上承欧阳埭,引江入埭,六十里至广陵城。”

埭即拦水的土坝。坝在古代称堰、埭、遏、堨等。元代以后这类水工建筑才有了专用名称叫做“坝”。

欧阳埭在运河的南运口,处于运河与长江的相通处,除了拦水外,还有过船通航的重要功能。欧阳埭是用土石混合料砌筑而成,用来关潮水,防走泄,以保证过往船只必需的通航水深。埭的上、下两侧各建成一定坡比的斜坡,以连接上下游航道。过船的时候在斜坡上敷以泥浆,用人力或者畜力拖船过埭,后来改用辘轳绞拉,成为原始的斜面升船机,过船时的景况十分壮观。

737年,润州刺史齐浣为缩短运河入江航道,开伊娄运河,瓜洲古渡成为扬州入江门户。

宋初,除了沿用唐代的办法之外,增设堰闸、创复闸(类似于今船闸)、辟澳河(储水)、浚河、车畎补水。另外还有一项重要的措施即筑堤界水,扩大湖面,增加水源。使原有的湖泊由少变多,由小变大。1194年,淮东提举陈损之自扬州江都至楚州淮阴筑堤三百六十里,并沿线建石石达,其目的是“水不至泛滥,旱不至干涸。”于是自扬州江都县至楚州淮阴县筑堤360里,形成了里运河大堤的雏形。因为没有渠化成河,多称为湖堤。

元代,河道浅涩,邗沟水源不足,到了“只仰天雨”的地步。

  明初,邗沟水源不足,还得“借塘济运”。为节省水源,在邗沟南北入江、入淮口门大建软坝,用于漕船盘剥。同时还筑堤阻水。明弘治以后,黄河全面夺淮,淮水流入湖漕,水源有所改善,而到明末,高家堰(今洪泽湖大堤)多次溃决,为保漕运、皇陵安全,实行“蓄清刷黄”,水源虽丰,但改变不了泥沙淤积,河道堵塞,导致水患连年,邵伯湖也变为悬湖。

1595年,开始实施“分黄导淮”工程,开挖金湾河,修建金湾北闸和芒稻减水闸,加高运河大堤,引黄济运,从此,拉开黄河、淮河水自扬州入海、入江的序幕,淮、扬之间的洪水之患由此而来。

然而,“淮河入江水道”真正的决策者是康熙,把康熙的决策付诸实践的是乾隆。康熙六次南巡,专门巡视河工,督促开挖太平河、人字河等河道。将湖水、河水全由芒稻河、人字河排泄入江。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也是为了治水大计,到1742年,经乾隆时加挑归江河道和扩展原河,归江口门已达342米。

    1828年,开瓦窑铺新河,与凤凰河并行,由廖家沟入江,使淮河水又增添了最后一条,连同以前历代开挖的河道共达7条,至此归江河道布局全部形成,奠定了今日归江河道的格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