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大意!流感可致命,该如何应付?

 华民 2019-12-12

作者:广东同江医院 罗载荣

审核: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陈楚雄

据香港卫生署统计,截至2019年2月20日,香港已有226人因流感死亡,严重的个案几乎全部感染甲型流感,而死亡个案中约75%是长者。中国疾控中心2月19日发布的2019年1月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显示,今年1月,流感发病人数(不含港澳台)达到60万例,死亡病例达到143例。而2018年全年的流感发病人数为70多万例,流感死亡病例144例,2019年年仅1月份流感发病人数与死亡例数就与去年全年数据相近,说明今年1月出现了流感爆发高峰。

感染流感病毒,如果能得到及时治疗,可能几天就能治愈,如果不及时就医,尤其是老人,很可能就发展为重症、危重症甚至死亡。因此,一旦有感冒症状,如高烧、全身肌肉痛、头痛、食欲下降、浑身乏力、胸痛、呕吐等,应及早去医院就诊。

冬春之际正是流行性感冒高发期,流感病毒活跃,患流感的人数持续增加,儿童、体弱多病者、老年人是流感高发人群,这类人群需要注意防护。

古语有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究竟流感与普通感冒有什么区别呢?

别大意!流感可致命,该如何应付?

普通感冒也就是俗称的“伤风”,是鼻病毒、冠状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引起的一种呼吸道常见病。可能发生于全年的任何季节,季节交换和冬、春季节更易发生。普通感冒多数是散发性,不引起流行。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致的疾病,目前感染人的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中的H1N1、H3N2亚型及乙型流感病毒。传染性极高,可以短时间内在大范围人群中流行,流感流行常见于冬、春季。

那应该如何区分普通性感冒和流行性感冒呢?主要是根据症状和体征。

别大意!流感可致命,该如何应付?

普通性感冒早期症状主要以鼻部卡他症状为主,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初期也可有咽部不适。一般很少出现高热,多半都是低热,该病为自限性,病程多在5~7天左右。

而流行性感冒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为2~4天。主要表现为全身症状(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等),体温可达39~40 ℃,可有畏寒、寒战,多伴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等。部分感染乙型流感的儿童可出现呕吐、腹痛、腹泻。无并发症者病程呈自限性,多于发病 3~4天后体温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1~2周。

那流感的主要传染源是什么?又是通过什么途径进行传播?

流感的主要传染源是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其次,受感染的动物也可以成为传染源,从潜伏期末至急性期都具有传染性。因此,要避免接触上述已经感染上流感病毒的人和动物。

流感主要是通过患者打喷嚏、咳嗽等进行飞沫传播,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另外,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引起感染。

哪些人群易患上流感?

所有人群均易感!<5岁的儿童(<2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65岁的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妊娠期妇女、肥胖者(BMI>30)是较易发展为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对于以上人群尽早(发病48h 内)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及其他必要检查。

既然了解了流感的传染源、传染途径以及易感人群,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应该如何治疗流感吧。

一、流感治疗的基本原则:

1、非住院患者居家隔离,保持房间通风。充分休息,多饮水,饮食应当易于消化和富有营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是儿童和老年患者。

2、流感病毒感染高危人群容易引发重症流感,尽早抗病毒治疗可减轻症状,减少并发症,缩短病程,降低病死率。

3、高热者可进行物理降温,或应用解热药物。咳嗽咳痰严重者给予止咳祛痰药物。

4、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仅在有细菌感染指征时使用抗菌药物。

5、儿童忌用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药物以及其他水杨酸制剂。

二、抗病毒治疗:

1、治疗时机

重症或有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尽早给予抗流感病毒治疗,不必等待病毒检测结果。发病48h内进行抗病毒治疗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发病时间超 48h的重症患者依然可从抗病毒治疗中获益。

2、抗流感病毒药物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NAI)对甲型、乙型流感均有效。

(1) 奥司他韦(胶囊/颗粒):成人剂量每次75mg,每日2次。1岁及以上年龄的儿童应根据体重给药。疗程一般为5天,重症患者疗程可适当延长。

别大意!流感可致命,该如何应付?

(2)扎那米韦:适用于于成人及7岁以上青少年,用法:每日2次,间隔12小时;每次10mg(分两次吸入)。但吸入剂不建议用于重症或有并发症的患者。

别大意!流感可致命,该如何应付?

(3)帕拉米韦:成人用量为 300~600mg,每日1次,1~5天,重症病例疗程可适当延长。但目前临床应用数据有限,应严密观察不良反应。

别大意!流感可致命,该如何应付?

那应该如何预防流感呢?

别大意!流感可致命,该如何应付?

1、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推荐6月龄~5岁儿童、 60岁及以上老年人等为优先接种对象,建议最好在10月底前完成免疫接种。通常接种流感6~8月后抗体滴度开始衰减,且为匹配不断变异的流感病毒,建议在每年流感季节来临前接种流感疫苗。

别大意!流感可致命,该如何应付?

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①保持锻炼,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②勤洗手;

③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

④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

⑤咳嗽或打喷嚏时,用上臂或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⑥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居家休息,及早就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