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事后复盘是不是多此一举?丨自我管理

 长沙7喜 2019-12-12

阿拉丁

海口花梨分舵

三级拆书家


2018年年初,我加入了拆书帮线上全国RIA训练营,工作日每天一个作业,周六复盘。第一次接触复盘的我,对于复盘的印象就是:多此一举!尤其看到其他人都敷衍复盘作业,我更加懈怠了。后来,随着在拆书帮参与的活动越来越多,几乎什么都要复盘。

复盘:源自围棋的术语


每一次拆书过级,手册上会有一页收获与回顾需要填写,这就是一次复盘;每一次全国共拆(出版社和拆书帮合作的项目,全国20城一个周末同拆一本书,讲成三个小时的拆书课)结束,参与者都要复盘;每一个任务结束,都有一次复盘,并且需要提交复盘材料。当初先入为主的念头,一直没让我对复盘重视起来,总是应付了事。

拆书家成长手册上的复盘页


最近,我入手了一本书《复盘思维》,看完书之后,回顾这一年多来经历的复盘经历,后悔了:如果从一开始,我能正视每一次复盘,我这一年多就不会这么瞎忙,正应了图片上的那句话:低品质的勤奋。

一本让我重新审视复盘的书


什么是复盘

《复盘思维》

复盘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对组织或个人以往的工作进行回顾,发现其在以往工作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而为未来的工作和计划做好准备。


复盘其实是一个源自围棋的术语,指一盘对局完毕之后,推演该盘棋的记录,以检查对局中招数的优劣和得失。这个研讨、分析的过程就是复盘,棋手们可以从整个过程中,总结出今后遇到相同局面时更好的下法,也能总结出自己和对手的套路,从而提升棋力。

每年年底,公司或者单位让你们写的工作总结是不是复盘呢?如果只是对去年的工作做了一个回顾,没有推演,没有用一些结构化、模型化的工具,也没有为未来做准备,就不叫复盘。

最近做了一件事,不是特别满意,自己内心反思了一下,暗自悔恨,然后默默发愿:我下次一定要注意。这是复盘吗?不是,复盘不仅要思考不足,也要总结成功,更要对未来做准备,而不是简单的一句:下次注意!

因此,复盘有三个关键词:推演过去、结构化、学习导向未来,用结构化模型化的方式,推演过去发生的某件事情的整个过程,忠实地还原事实,分析差异,反思自我,通过学习收获经验和教训,改变组织和个人的行为意识,提高未来的行动效能。

因此,复盘是一个指向未来,学习导向的工具,可以用于组织、团队,也可以用于个人。

因此,很多人听说过复盘之后,都觉得很简单,但是真正实施起来还是很容易出现一些误区:

1、证明自己是对的

复盘变成了一场证明自己光荣、伟大、正确的表扬稿,成功都与自己有关,却忘了复盘的目的是学习。

2、流于形式,走过场

我当初应付那些复盘作业就是流于形式,很多时候,在不重视复盘之前,都会以为它就是个走过场的形式罢了。

3、追究责任,开批斗会

挑毛病,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轻而易举。一旦在复盘会议上开启批评和互相指责模式,复盘的意义和学习氛围就被破坏了。

4、推卸责任、归罪于外

和证明自己都是对的,错误都与自己无关也是复盘时经常会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人们很容易推卸责任,找各种借口和理由为自己辩护。

5、快速下结论

复盘需要审慎地分析,得出成功和失败的深层原因,但是我们大脑的惰性就是不喜欢思考,于是,人们倾向于快速下结论,不思考,而这时找到的往往是表面原因。


复盘的“心法”

《复盘思维》

复盘应包括以下几个理念:自我改变、凡墙皆有门、时间永远不够、0.1>0、错的永远是我们。


这几个心法,是参与复盘的每个人遵循的心理基础,只有先在心中埋下这几个理念的种子,才能真正发挥复盘的威力,才能对过往成败深度思考,不断刷新自我。

一、自我改变

作为地球上唯一的高等智慧生物,人类大脑进化中自带优越感,以及进化过程中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时,大脑必不可少的自我激励,很容易产生一种自我感觉良好的错觉,以至于,人每时每刻都在为自己寻找各种理由来证明自己是优秀的。

在这种“自我肯定”的状态下,想要深度复盘,难度可想而知。这也是复盘工具虽然简单,但将其运用得很出色的人却寥寥无几的原因。

因此,复盘的第一个心法就是埋下一个意识:我还不够好,我还需要改变,我还可以如何做得更好。

二、凡墙皆有门


这一理念的第一层意思是:我们所认为的不可能、苦难、挫折、障碍,在很多时候恰恰是通往另一个世界的桥梁。心是一扇门,同时也是一堵墙,关键在于你相不相信“凡墙皆有门”。

如果足够强大,那么墙即是门,如果望而却步,那么即便是门也会关闭。所以在复盘时不抱怨、不指责,正确解构乃至重构失败。

这一理念的第二层意思是:凡事都有解决方案。之所以没解决,要么因为没搞清楚墙的全貌(还有很多能力没有达到),要么就是因为还没找到门的位置(还有很多信息没有收集到),所以,复盘时,尽量去收集信息,去发现自己没达到的能力。

三、时间永远不够

复盘时,时间永远不要当作原因和借口,因为对于所有人,时间都是公平的,同时,时间永远都是不够的。


四、0.1>0

复盘时,无论是总结成功经验,还是分析解决方案,都不要忽略不起眼的0.1,成功的0.1就是比0大,解决方案也许不完美,也许很复杂,关注启动的0.1,总比习惯性望而却步要好。

把1分解成为10个0.1,每一步完成1个0.1,无论如何都比站在0处,看着1说无法解决强多了。

五、错的永远是我们

复盘的根本是发现问题,而挑出他人的问题总比挑出自己的问题容易,别沮丧,这是大脑的天性,所以,我们在复盘时要有这样的意识:第一,记住改变对方不可能,唯有改变自己,所以挑对方的问题不如多想想自己的问题,还能改进提高,学习进步;第二,站在对方的角度审视自己有什么问题。因为站在对方角度,挑自己的问题是很容易的。

心法,不是看到了就能学会,必须在一次又一次实践中不断修炼,不断地建立那条意识回路,才能使得这些心理状态在复盘时发挥作用。

复盘的流程

《复盘思维》

复盘中各个环节的操作方法,包括明确目标、发现问题、分析原因、确认最终观点以及制定计划等。

复盘的一个动作,就是明确目标,很多时候,人做事情往往没有想清楚目标,所以复盘第一步就会让事情陷入困境:没有目标怎么复盘?

至少暴露了一个问题:我们还不习惯制定目标。真正意义上的目标,应该是一个可以观察执行动作,可以测算执行进度,且有明显时限的一个清晰的描述。

所以在复盘时,用下表就能监控整个流程。

复盘记录表


尤其是在分析成功的关键因素和失败的根本原因时,因为思维的不全面性,所以还有一个分析问题原因的方法,就是下面这张“人机料法环2.0版”。


最后在制定计划时,还有一个可以让你执行力提升无数倍的个人行动计划表。
上个月,我和徒弟在一场拆书课后,用这个流程进行复盘,不仅找到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也把这次成功经验固化下来,在这个月的拆书课准备中接着使用,并改进了之前出现过的问题。这让我们系列主题课工作坊的运营流程越来越流畅,这就是复盘的威力,它让你走的每一步都算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