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天来了,尿毒症皮肤骚痒比之前更严重了,咋办?

 浪迹天涯soyxqc 2019-12-13

 尿毒症瘙痒症是终末期肾病患者最常见的皮肤并发症,15%49%的透析前患者即出现该症状,50%90%的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有皮肤瘙痒症,约42%的透析患者被中至重度的皮肤瘙痒症困扰, 它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部分患者甚至出现焦虑、抑郁、睡眠障碍及自杀倾向。

    尿毒症瘙痒症主要表现为全身或局部不同程度的皮肤瘙痒,其中以背部、四肢、胸部和头部为常见,瘙痒呈阵发性发作,持续时间不等,症状较轻者可间歇发作,每次持续若干分钟, 而症状较重者发作持续时间较长, 夜间该症状往往最为明显。

    尿毒症瘙痒症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包括尿毒症因素与非尿毒症因素,原因总结有:

①钙磷失衡,继发甲旁亢(PTH升高)。高血磷和高血钙与尿毒症瘙痒的发生直接相关,并且血磷水平越高,尿毒症皮肤瘙痒的发生几率越高;

②免疫炎症。研究表明,尿毒症瘙痒症患者CD4 Th1淋巴细胞过度活化导致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γ-干扰素等水平均高于无瘙痒症的尿毒症患者;

③血浆组胺水平高。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的组胺是最早发现的瘙痒介质之一,在正常情况下组胺通过肾脏排泄,尿毒症患者体内则出现组胺积聚,并且尿毒症患者由于微血管受损导致组胺失活发生障碍,从而造成血浆组胺浓度进一步升高,引起皮肤瘙痒;

④皮肤干燥。皮肤干燥是尿毒症患者皮肤病变最常见的表现之一,患者皮脂腺和汗腺的萎缩、外分泌功能障碍、皮肤角质层的pH值升高以及表皮中维生素A浓度升高等都是相关诱因。目前已证实,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皮肤干燥患病率高于正常人,且干燥范围和程度比正常人严重,而瘙痒患者的皮肤干燥则更加突出。

⑤透析不充分,中大分子毒素积累。血液透析溶质的清除方式以弥散为主,对中、大分子毒素清除率较低,长期透析患者的中、大分子毒素更易在体内蓄积从而导致或加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瘙痒。据研究发现尿毒症瘙痒症在高 Kt/V 值患者中更常见。

    尿毒症瘙痒症由多种因素引起,确切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因而治疗方法亦多种多样。除了肾移有明确治疗效果外,其它所有治疗的效果只是部分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如下:

1.皮肤保湿。由于皮肤干燥与尿毒症瘙痒症发生存在显著相关性, 因此很多研究认为润滑剂应该作为治疗尿毒症瘙痒症的一线药物。皮肤润滑剂不仅具有再水化和阻止水分蒸发的作用,而且可以通过降低皮肤内神经末梢对冷、 热或烧灼感的敏感性来减轻瘙痒症状。另外,洗澡选用性质温和沐浴露,避免皮肤干燥。

2.遵医嘱应用抗组胺等药物。

3.低磷饮食。

4.甲旁亢手术。

5.充分透析,定期清除中大分子毒素、蛋白质结合类毒素。临床实践提示:利用有效的透析模式并通过充分透析增加中、大分子毒素的清除水平能够明显缓解尿毒症瘙痒症。建议一周透析3次,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做血液灌流治疗:

①冲击治疗(一周2次)。主要适合透析中皮肤瘙痒特别明显,体内毒素水平高的患者,或是并发症较严重的病人;实现常规治疗疗效不显著的患者。

②常规治疗(一周1次)。透析年数较长,出现并发症的患者。

③维持治疗(每月1-2次)。透析年数比较短,并发症比较轻微;预防中大分子毒素、蛋白结合毒素蓄积的治疗;经冲击治疗、常规治疗后病情已稳定的维持性治疗。

来源: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