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谈站平步浑元桩时的呼吸、腹腔内压、腰部带脉的状态变化

 哦456 2019-12-13
大成拳健身交流群2019-12-12
站桩者腹压增强的实现,不是腹腔微鼓收紧(不是腹肌往里吸)的一成不变,要随着呼吸的悠长转换,腹压同步增减,尽量缓慢而不间断。
吸气悠长、横膈肌的下拉、腹内感的充实,合起来造成腹压增强,吸气和呼气的节奏缓缓同步,呼气尽量把肺里的二氧化碳吐尽,吸则氧气吸够,呼吸之间没有停顿。
腹压强则带脉胀,命门处内部有力充实,大量的氧液注入。
肠胃系统因此而受到挤压,但不能收腹,要微鼓,此时较不腹紧时能承受大的外力。
吸气尽而呼气,腹压、带脉、命门均有回松感。
传统拳对于下腹部、带脉、命门这一部分的松紧极其重视,谓之人体总重心。
它是连接人体上下两部分的关键所在,打拳发力时,这里有瞬间收缩,一紧即松,松而能蓄。
平常练功,要重视该核心力量的增强,对养生效果至关重要。
对于腹泻、便秘、肠胃炎等很有运动疗效。
久坐办公室的、开长途车的,大都腰肌劳损,随着呼吸深长的带动,腰肌一胀一缩,很能增加腰肌、腹肌的弹性。

大成拳有“膈肌动力”之说,站桩不锻炼人体总重心,横膈肌不随吸气下拉、呼气回升,腹压的增强便没有动力支持,就像鼓风箱没地方往里打气。
人体下腹部,不能着意收缩而挺胸收腹,吸腹折腰为站桩大忌。
站桩是试力、发力的静力培养,表现出来是呼吸、腹压、带脉匀速的进行,“呼吸长静细”就是这个道理。
静细,又称静息,听见的为气,不闻者为息,站桩不能听见自己呼吸的气声。
很多站桩追求的东西,根本没有外形,气息、腹压、带脉胀缩怎么表现?根本没有形,只有自己知道。
膈肌的下拉、下腹部、带脉的胀缩,会引发人体前面的肌肉进行向下牵拉,后面如肩后、背肌、腰后肌等同步放松,传统拳管这叫“阴紧阳松”,很多人视为不传之秘,其实没那么神秘。
阴面肌肉向下牵拉,同时背部放松,必然造成脊背发力时的一直一弓,打出拳来不好看,但实用。
这些说着容易,实现起来却复杂,别看简单了。
站桩的松紧重点,先一步是从下腹部开始,由呼吸深沉启动,进而扩展至全身,此为心法。
外形也很重要,房子盖好,得先稳固,你才能说怎么求舒适,是么?
因此,站桩先自桩形正确开始,呼吸、腹压增减、带脉胀缩等等一步一步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