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归因理论

 新用户21921782 2019-12-13

一、成败归因理论的概念

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活动及其结果的原因所作的解释和评价。即在某次任务结束之后,人们归纳产生这些结果的原因是什么。

二、成败归因理论的内容

心理学家维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并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与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与不可控制性归因。他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和外界环境。在这六个因素中,最重要是前四个因素,结合下图更加直观清晰。

(注:在六个因素中,只有努力是可控的,其余都是不可控,所以单独标注。)

能力:能力是我们自身内部的因素,同时一般能力可以理解为智力,所以在某一次任务中,我们的智力是稳定的因素。

努力:努力同样是我们自身内部的因素,但努力是不稳定的,我们会出现松懈的情况,所以努力是内部、不稳定的因素。

工作难度:工作是外部给予的工作,针对某次任务来说,它的难度是稳定的,所以工作难度是外部、稳定的因素。

运气:运气是外部、不稳定的因素。

三、教学启示

在教学中,学生一般把自身的成败的原因归位努力或者能力。那我们分别来看不同的归因会有怎样的结果。

1.能力归因

①学生认为我的成功是因为我的能力强,智商高,天资聪颖,那么他就会骄傲于自己的成功,对于学习可能会松懈或者轻视。可见,将成功归因为能力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②学生认为我的失败是因为我的能力本身就欠缺,我本身就愚钝,那么他的自信心会大大受挫,甚至会产生“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是当个体感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对自己的重要生活事件产生影响时所体验到的一种抑郁状态。可见,将失败归因为能力对学生有极大的消极影响。

2.努力归因

①学生认为我的成功源于我付出了足够的努力,那么他就会感到愉悦、自信,获得成就感,下一次会更加努力再次取得好成绩。

②学生认为我的失败是因为我的努力程度不够,他会感到羞愧和自责。那么他接下来会更加努力,发奋图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