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钱人的玩法有多丧心病狂?

 金刚光 2019-12-13

梓泉 小声比比 昨天

大家好

两天前比比在微博上看到

一条让人迷惑的热搜...

说是迈阿密一个艺术展上

一个意大利艺术家把一根🍌

胶带粘在墙上当做艺术品

并给它取了个滑稽的名字——

《喜剧演员》(Comedian)

作为一个早就被后现代时装秀

击穿了底线的科技博主,说实话

这根🍌根本吓不到我!

可当我得知

这根胶带🍌被拍出12万美元

折合人民币大约是85万元

我内心最坚硬无情的那部分

开始出现了一丝裂痕...

之后艺术家又承认这几根🍌

就是楼下菜市场买的时候

我:

艺术家说:

这几根菜市场🍌之所以那么贵

是因为🍌被固定的弧度颜色

胶带的粘贴方法

都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

其中都承载了批判隐喻的内核...

然而以上这些都还不是最骚的

因为后来成交到第二根🍌时

另一个行为艺术家冒了出来

将墙上的🍌摘下来...

当众给吃了!!

哈哈哈哈你惨了!

这可能是你平生吃过最贵的一🍌!

正当我这么想的时候

艺术展的承办方却站出来解释:

大家不要慌!

这对艺术品的价值没有任何影响

为那根🍌本来就是可替换的

这个艺术装置真正值钱的

创意,而不是🍌

此言一出,不仅是我

所有看到这条新闻的网友

全都绷不住了...

“把🍌粘在墙上就能卖85万

这个我也会啊!”

于是一场大型艺术模仿秀

就这样拉开序幕——

最开始,只是一些简易粗糙的模仿

除了继承了价格便宜这一传统艺能外

构图材质,都显得拙劣不堪

后来,有些人可能是觉得

自己无法参透那微妙的弧度颜色

于是求助于唯物辩证法

试图使用量变来实现质的变化

事实证明,艺术家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毕竟普通人除了大葱,其他全贴反了

但你若问我这场艺术真人秀

谁才是最值得关注和思考的?

我会告诉你,是那几个——

有钱且憨批的买家

理由很简单:

他们若不买,一切则无从谈起

也正是拜他们这些不可理喻

且又为所欲为的钞能力

我们才得以有幸见识各种

“原来钱还能这样烧”的撒币行为...

先举个跟🍌如出一辙的开胃菜吧

下图这个看起来有点山寨的反光玩意儿

是当代艺术最有名的雕塑作品之一

气球狗

既然是艺术品,应该就这一件吧

然而作者杰夫·昆斯一口气量产了2300个

搞艺术的效率堪称母猪产崽

但不妨碍下图这只崽拍出了5840万美元

折合人民币3.7亿元一只...

杰夫·昆斯的话说

我的作品的价值就在于

揭露消费时代的肤浅与媚俗

而土豪们为他肤浅的作品一掷千金

正好印证了他的观点

更夸张的是叫“曼佐尼”的艺术家

把自己的大便装到罐头里密封

取名为——艺术家之

的标价则和金价直接对等

罐子里有多重的

就当多少金子卖

这样算下来一罐

差不多1万元

2007年,编号18的艺术家之

拍卖价格已经达到了12.4万英镑

价格是同等重量黄金的5000倍

千金买

,奥利给!

不过上面这坨

也只是有钱人挥霍的初级形式

因为,如果说艺术品的诡异价格

还可以用“市场价值”衡量的话

(毕竟公开拍卖有人愿意接盘)

更有钱人的任性手法叫撒币毁灭价值

这种手法的特点是

常人根本看不出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似乎他们仅仅是浪费财富

就能获得精神上的某种满足

最典型的例子

就是宁波刘大爷被骗了54万

这本来是则寻常的新闻

但这则新闻的不寻常之处就在于

刘大爷其实在第一个月就识破了骗局

他之所以又被骗了三个月纯粹是因为

想看看人家能骗走他多少钱

这种好奇心让牛顿都要落泪

对于这种谜一样的用钱方式

弗洛依德其实早就有解释

人天生就具有一定的自毁冲动

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我了断

而是在毁灭的边缘摩擦试探

来训练在极端情况下的反应速度

就跟很多人看恐怖片的原理一样

看的时候肾上腺素暴增的有多快

结束后回到现实的平静就有多爽

而海量财富又给了人一层防护罩

让人既满足了这种释放的欲望

又不至于伤筋动骨

简单来说撒币是一种对有钱人来说

十分有益身心的硬核解压运动

而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

在他们展开这种硬核运动的时候

我们紧盯着捡钱的机会就好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