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不如意时看看《血色浪漫》中那些“顽主”,为啥后来混的都好

 茶香飘万里 2019-12-13

从思想深度上来说,血色浪漫比亮剑深。《亮剑》以李幼斌为代表的主要角色,演技出众,人物刻画的生动。李云龙动不动“他娘的”“gou日的”,语言朴实,很贴近普通人日常的生活。大家觉得这个人,就是我们身边出来的。但是,他遇事的果断、大胆,让人佩服。而《血色浪漫》剧,虽然也很好看,但读过小说的还是能发现,刘烨毕竟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个性气质也有差距。个人以为,整体来说《血色浪漫》剧拍的不如《亮剑》好。虽然,这两部剧,我都很喜欢。从题材上来看,抗日的题材,本来就是观众都很熟悉的,老中青皆知。在这方面,知青下乡的故事,还是要稍逊一筹。《血色浪漫》剧在思想深度上,深入到了人生观、价值观,钟跃民本血液里,本就有诗人的气质。有人以为钟属于“文能提笔平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这种人。钟属于那种洒落自由的一类人,他的思想境界和人生追求跟众多人都不同。真正能理解他的人很少,虽然不乏欣赏、佩服者,但深层次共鸣的还是不多见。这一点上,钟自然不如李云龙的影响大。

所以,两部戏,《亮剑》要火的多。但不论流行度上,它们的表现如何,这两部著作刻画的人物,都是很值得称道的。

两部著作都是非常出色的作品!

《血色浪漫》电视剧于一个月前再次看的,一直都想动笔,但总是觉得没有纯熟的语言来表达我的想法。即使今日,我也没有把握能恰当的表达我的意思。只不过,我是忍不住了,手早就痒痒了。这个题目起的也有些不适宜,毕竟那本书的命运大家都明了。只是我觉得那本书或许帮助我阐述一些观点,我以为这样会直接一点。当然它也有它的局限性,它只能代表青春那段时期。

这部戏的时间跨度较大,因此对演员的要求也就更严格。这些年轻演员的表演都可圈可点。我本人最喜欢的是“北京顽主时期”那段戏,飞扬跋扈的青春,虽然貌似堕落却也十分的深刻。京片子也正是此剧的魅力之一,幽默诙谐的对白,个性鲜明的人物性格,青春的粗暴,青涩都无一不深深吸引我的眼球。在灰色时代被文革压抑的灵魂,从而激发的叛逆,对国外文化的渴求,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对兄弟友情的维护,都是如此直接了然,美的何其壮观。我也第一次觉得孙俪最美的扮相是在这部电视剧里。

刘烨是这部电视剧的灵魂,所有的情节都是为他展开。从“顽主”到下乡青年,再从下乡青年到军人,从军人到煎饼小贩,从小贩到商人……他在毫不保留得释放自己的青春,并在最大程度上令其灿烂光辉。然而他不失睿智的幽默,天马行空的想法,执拗的性格让人又爱有恨,当然恨,也是爱的一种延伸罢了。交往过的每个女人都死心塌地,与晓白的爱,是青葱年华里的一场文艺电影。因为它太像真的了,所以女主角爱到疯狂,男主角抽身而退。傻女人,她爱上了一种符号。与秦岭的爱,是黄色记忆里的一场浪漫风暴,管他是爱上了秦岭,还是爱上了信天游,身体的咬和令这段爱变得凄美,最终他们还是分开了,两个不同世界的人最终还要回返回自己的轨迹。与何眉的关系或许称不上为“爱”,交易又显得卑劣,姑且算是生命这场旅途中的小风景吧。而高玥的出现,才使钟跃民的爱情找到归宿。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是圈内人,而钟跃民缺少的不是一只又一只伊人小鸟,而是敢于与之对抗的雏鹰。然而,不完美的才算完美,爱情在钟跃民的生命里成了若干年前沉溺的音符。

除了感情世界的精彩,他的生活也是值得观摩,但且勿效仿。他在逐步摊开自己的世界,在新奇中享乐,他不是英雄,他只是个贪玩的孩子。他不允许自己的生活归于平静,追逐的身影一旦停留那将是对生命的一种妥协与放弃。他缔造一个又一个传奇,放弃一座又一座城堡,也跌进一个又一个谷地。当然,他是被理想化的一种象征。在过去众多年之后,每个人都蜕变成另一种姿态,唯为钟跃民面色不改,一如往昔。这种坚持可以看作是一种抗衡,与岁月的抗衡,或许他会成为那个挥舞武器的堂吉诃德,可即使是挥舞他也是最热烈的。因为他其实是热爱生活的。

外片中的张海洋,郑桐,袁军,李奎勇等人也是那个时代的一种代表,他们也许会接近真实。当然他们也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他们和钟跃民站在小河的两岸,足以看见彼此的身影,却不足以进入彼此的世界。

青春是一首最美的赞歌,生活是一场永无停止的奔波,岁月是供人纪念的一座石碑。我们能做的就是一如既往地热爱我们的生活,他们何其美好,只要我们不断过关,相信走到关底,我们即使没有通关密语也一样会有个漂亮而壮丽的结局。

那是一个与我的生活毫不相干的年代,我们是被称作的“垮掉的一代”,那些被撕裂的疼,那些被岁月迷失的记忆,却仿佛在《血色浪漫》中找到了共鸣,会孤独,会在城市霓乱的灯光和川流的人群中觉得寒冷。我不记得这是我第几遍看《血色浪漫》,都梁的小说、压缩的DVD,我不敢说它就是国产编剧的经典,但里面所有的角色,都深深感动着我,不论是看书还是电视剧,我都忍不住会想生活应该是这样的,但我的生活显然不是,所以我悲恸,所以忍不住追逐剧中人的脚步,去接受或许只是精神的洗礼。

他们成长的痕迹我们也有,他们的梦想我们也曾追求只是在残酷的现实中变成了不屑一顾。我不否认自己依然年轻,却在沉溺剧中时有了恍如隔世的感觉。

我想到无数加在钟跃民身上的词语:生性豁达、绝顶聪明、重情重义、玩世不恭、强烈自尊、冷静可怕。其实最经典的还是他自己的那句“血色浪漫”。“生命是一种过程,我们完全可以把这种过程设计得很有趣,这种过程之所以有趣是因为它是由一连串最初的体验所组成,初体验属于生命中最纯粹最美好的那一部分,它意味着梦想、勇气、新奇、刺激和执着……但很多时候,初体验往往还伴随着恐惧、担忧、绝望和危险,初体验是残酷的。我很喜欢体验这个词,因为我是个看重过程的人。我很喜欢凯鲁亚克说过的那句话,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带着最初的激情,追寻着最初的梦想,感受着最初的体验,我们上路吧。”——钟跃民这样对秦岭说。

《血色浪漫》是比《阳光灿烂的日子》更残酷的青春,其实听在房间上空回旋的李奎勇沙哑的声音,看宁伟惨烈而决绝地倒在钟跃民的面前,那些因血色而致的浪漫召示着青春不过是一朵绽放到极致又结束得太仓促的花,经历太多的残酷破碎柔肠百结,让人潸然泪下。

友情,男人的友谊建立在打架的基础上,钟跃民那让人哭笑不得的痞子气,和张海洋从不打不相识而建立起的真挚友情,和吴满囤从暴打一顿而后的生死之交,血色浪漫里爱上钟跃民的男人比女人多,对于钟跃民,他们比女人更多包容和崇敬,他们愿意钟跃民真正自由,因为那同样是他们渴望却已不可能的梦想。即使现实中他的精神也是很多人向往的,只是面对生活的现实,更多的人最多选择被动的面对,而不是勇敢的逃避,只是对自由的渴望,都是相通的吧。《血色浪漫》用大笔的篇幅描述友情的珍贵,袁军的吞钉绝食,吴满囤关键时刻的“诡计”,宁伟生死关头的选择,无一不是夹杂着血泪的浪漫。没有人不企盼这样的友情,而人情冷漠的社会,这样知己你有几个?

既然浪漫,离不开爱情,周晓白,本来可以凭着良好的教养和出身,过着无忧无虑前途光明的生活,却要遇到钟,她单纯美丽义无反顾,这样的女孩没有人可以不心动;她的未来一目了然,而这样的未来正是钟跃民最恐惧的,所以爱,所以不承诺。她的爱太沉重,哪怕最后浑身是伤,好在结局是幸福的,至少她懂得了爱情和婚姻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秦岭和她最大的不同,就是她的现实和悲观,总想着分离是必然的,反而超脱,可以很爱你也可以很冷漠地说再见,可精神上的坚韧毕竟改变不了生活中的无奈。引钟的一句话“高山流水,知音难觅”,秦岭身上独有的艺术细胞才是让有诗人特质的钟跃民沉醉其中的根源。高玥当过兵,和周晓白有着相似的“犟”,却更理智更乐观一些,不要求承诺也不承诺什么,因为她明白,风是不会停留的,一旦停留,只有消亡。没有超脱现实的理智,也没有让人窒息的依赖。很难说钟跃民的爱情里什么是浪漫什么是残酷,但爱情绝对不是他生命的主题。

“朝九晚五不是他,循规蹈矩不是他,安于天命不是他,他是天生的反骨、喜新厌旧、朝秦暮楚。”在看似圆满的今天,钟跃民勇敢承认自己功成后的失落满足后的空虚,敢承认自己的平凡,却真的到了那个天方夜潭的世界,过着所谓本质的生活。有一首歌说最浪漫的事是和一个人一起慢慢变老,其实真正的浪漫,是在经历了苦难和世事无常之后,仍然心存感激,是熟悉世界的规律和行事的规则后不再无谓地抵抗却依然忠于自己,是走一条自己想走的路,在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之后依然有意薄云天舍我其谁的江湖意气。钟跃民是理想的化身,现实中不会有这样的人,可血色浪漫是他的载体,当我们放弃了物欲横流的诱惑、当我们面对挫折依然有旁人无法企及的坚定、当我们微笑面对人生一切困境时,就会发现原来他就在我们的灵魂里,从来不曾离去。

周晓白

最想说的是,她好傻啊,喜欢钟跃民喜欢了那么多年,还为他做了那么多事儿。不能不提的是,钟跃民比她聪明,至少在两人最初分别时,钟就发现他俩不同,明白两人不可能圆满。可是周晓白不明白啊,她执拗了那么多年,伤害张海洋了那么多次,最后才明白,最适合自己的,其实就是一直在自己身边的张海洋。如果她能尽早放下,那么她就不会和张分居,和张的幸福也能尽早开始。虽然经历了磕磕绊绊,幡然悔悟之后,结局还是挺好的,俩人幸福生活。

罗芸

或许她就是周晓白的伪闺蜜吧。之前俩人那么要好,没想到为了个上军校的名额,坑了周。她心思太重,太在乎名利了-- 入党资格,上军校资格。因为自己没有周那么强的家庭背景,所以她担心错过了这次,自己就没有下次机会了,所以她才一心希望自己能够得到这些,所以她才会在领导误会周晓白的时候没有帮周辩解。家境的悬殊,使她明白自己只能靠自己,所以她才会小心翼翼,以免错过任何机会。

不过从周晓白那里夺来了这次机会的同时,她却失去了一大群朋友。不知道若干年之后的她回忆起来,会不会后悔?

郑桐

知识分子啊。别看他天天贫,可正事儿上却一点都不含糊。插队的艰苦条件下,他依旧能坚持看书。从看不到希望到被县教育局录取,他是靠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赢取的。

不得不提的是,他跟蒋碧芸真的很适合。在生活黑暗看不到希望的时候,是蒋给他鼓励;在两人没房子的时候,是蒋坚持要他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即使单位不给分配房子。他们两人没有周晓白和张海洋那么牛的家庭,没有钟跃民的玩世不恭,他们是我们周围最最普通的人:靠自己的双手,打拼一份属于自己的踏踏实实的生活。

袁军

说实话,这小子的发展绝对是我当初未曾料到的。最开始的时候,一直觉得他是钟跃民的跟班儿,即使跟郑桐在一起的时候,也得受郑桐的口头欺负;之后,莫名其妙就跟罗芸好上了,还老被罗凶。不过这人大方,够义气,肯干事儿(当时冒着生命危险去排除哑炮)。从他写给罗芸的分手信中可以看出,他也在成长,虽然过程挺惨痛。从最初的小跟班儿到最后出国当“武官”,也算是熬出来了吧。

秦岭

从她一出场唱的信天游,我真的震惊了。嘹亮的歌喉,苍茫的意境,悲凉的情绪就那么一下下撞击着心灵。蓦地我就爱上信天游了。她和钟跃民是一类人,都是刺头儿所以俩人不会长久。命运使然吧,没想到她会当上叶的情人。后来她和叶在一起,秦岭性格硬,叶性格软,又爱秦岭,愿意包容她,所以俩人结婚,未尝不是好的结果。

高玥

一个买煎饼,一个卖煎饼,她和钟跃民就这么认识了。她没有周晓白的”轴“,没有秦岭那么可怕的理智。表面上看,她就是个小女生,可是她聪明,她知道钟跃民不是可能被束缚的,所以她才会一直围绕在钟的身边而不会要个结果。她爱钟跃民,是那种设身处地为他着想的爱。她害怕钟会离开,虽然心里担心,但当他真正离开时,她依然会支持他。有这种爱,足矣。

“你迟早要走的,反正你在我身边我也是盼,你走了我也是盼,盼着有一天你能回到我身边,跟我在一起哪都不去,你总又累的时候,你总有走不动的时候,到时候我们就结婚,天天守在你身边。”高玥的这一番话,足够让为情所困的人羡慕钟跃民了吧。

李奎勇

他就是广大底层辛苦人民的化身。上有老,下有小,他压力大啊,所以他没有像钟跃民那样随心所欲的资格。辛苦了一辈子,还是那么穷。临死前跟钟跃民告别,掏心窝子说了一大堆话。他说自己下辈子还是愿意重复自己这辈子的生活,让我挺感动的。他的日子是苦,可是他问心无愧。就从这一点来说,他这辈子挺值的。

宁伟

他的一生真是个悲剧。因为一件小事儿,被部队开除了;因为被骗,结果在殴打骗子时因故意伤害罪入狱了。我一直在想,如果在古代,这就是一侠客啊。生不逢时,加上命运的愚弄,他枉有一身本事却无处发挥啊。。

有的时候,真的会感慨命运。综上的这么多人,从中学毕业的那个起点,一直到现在分道扬镳的现状:饭店经理,警察,老师,医生,军官,出租车司机,杀人犯。。。性格决定命运,时代、家境以及个人经历决定性格。活好当下,足矣。

“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带着最初的激情,追寻着最初的梦想,感受着最初的体验,我们上路吧 。” ——凯鲁亚克

血色浪漫,很特别的一个名字。钟跃民,很特立独行的一个人。用影片里的话说,他是在路上的人。为了体味百态人生,他来到了这个世上。

文革奴役了那个年代人的思想。但钟跃民们并没有被束缚住,相反,正是那种强压下一触即发的社会形态造就了他们的冥顽不灵。故事自此拉开了序幕,青春就这样残酷的被撕开来展现给我们看。

那是他们阳光灿烂的日子。拉帮派,打群架,讲义气,敢想敢干。我不知道现实是不是这个样子的,那种情形是我无论如何也难以想象的。他们可以为了一句话杀人,他们吹着口哨挑逗漂亮女孩,他们捍卫着他们自己也不明白的东西。他们看似满不在乎,却在玩世不恭的眼神中伤害与被伤。

且不去评判那段历史,我所思考的,是男主人公钟跃民的那种生活方式或者说生活态度。他有情有义,有勇有谋,敢爱敢恨,敢退敢进。这样看来,他好象具备了一个好男人所应具备的一切。他所缺乏的只有一样,那就是责任感。而责任感是一个成熟男人所必须具备的。

钟跃民讲义气,为了哥们儿可以流血、坐牢甚至拼命,但这本身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对家人的不负责任。他爱过周晓白,爱过秦岭,也爱过很多其他的女人。也许真的像张海洋说的那样,他真诚的爱过她们,但他不是个安分的人,他不能给自己所爱的人一种安定的生活,所以他不能给她们任何承诺。于是在这些女人一个接一个死心塌地的爱上他之后,他却洒脱的上路,去继续他的浪漫人生。如果说周晓白是他的一个梦,一个醒来了却永远也不可能触碰到的梦,那么秦岭便是他的信仰。他信仰自由,秦岭也是。爱了就在一起,不爱了就离开,一切顺其自然,谁也不牵绊谁。他之所以可以用十几年的时间去等待一个杳无音信的女人,是因为这个女人对自由的诠释深深的打动了他。从这个角度来说,他是不负责任的,毕竟像秦岭那种具有足够冷静的理性的女人是少之又少的。而就连秦岭那样理智的女人最后也选择了离开。

钟跃民永远都饱有激情,跳跃的思维不是常人所能理解。他心比天高,可正像周晓白说的那样,没有人能到天上去,到了天上更寂寞,所以,钟跃民是寂寞的。他把一切都看的很明白,却硬要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他耍弄着自己的聪明,说着玩世不恭的话语,走自己想走的路,只为自己而活。于是觉得其实钟是自私的,他最爱的人是他自己。我欣赏他的洒脱和人格魅力,但从女主人公的角度来说,他是不值得爱的。

我不属于那个年代,但我想我并不用刻意去理解什么。那样的人生,那样的色彩,也许没有机会再来了。我不讨厌红色,也不讨厌浪漫,但这样的血色,这样的浪漫,付出的代价太大太多。钟跃民用人生演绎浪漫,想来却布满了忧伤寂寞,伤痕累累。

我有点理解了为什么上一辈的人总叹息着一辈不如一辈,看不惯现在的年轻人了.相比之下,我们真的太脆弱也太娇情了.我曾很多次地想过假如让我重活一次我要怎么活,每次都往我向往的经历去想了,当然也无一例外都是好的.所以当李奎勇说他还想当李奎勇,还住那破大院,还伺侯他妈,还玩命地去赚钱.我忍不住地流下眼泪,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啊.很多人佩服那些能沉着的讲述自己苦难的人,觉得他们坚强,就像在讲与自己无关的事一样.可在我看来,那是因为他们都走过去了,都经历过了,才能如此从容.苦难一旦变成了回忆,就不再是单纯的苦难了,那是一种经历,总会掺有怀念的色彩.可有多少人愿意再经历一遍呢,假如知道再要经历一遍还能这么地从容吗?

我能理解钟跃民因为害怕受伤害而辜负一个又一个女人,那是一种对自己的不信任.也曾同情周晓白用情太痴而捆绑了自己,也羡慕过秦岭能得到一个如此害怕要对女人负责的男人这么长时间的牵挂,可最终还是佩服高玥的勇气,那是一种最单纯的爱情,不求也不问,仅仅就是爱着.因为爱着,就可以放开钟跃民去任何他想去的地方,然后耐心地等着有一天他玩累了回到自己身边过日子.她真的就想是钟跃民幻想的那种能跟他一起去要饭或者爬神农架的女人.对于一个女人来说,这应该是最勇敢的事情了.

我有点迷上了那个年代的青春时光,黄土地上的荒凉气息,高亢悠扬的信天游,苦难中相互扶持细水长流的爱情.最让我着迷的是他们的乐观,坚强,不服输的劲头.就想钟跃民说的:人总有走背字的时候,是爷们的,咬咬牙就扛过去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