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group/6769713707703337480/?app=news_article×tamp=1576256568&req_id=201912140102480100260790153F3E5FF6&group_id=6769713707703337480 前人写下的所有太极拳拳理,在网络都公开了,已不存在秘密了,但是,真正弄懂拳理却不是那么容易。就好像电报,收发的只是符号,要读懂得有密码。拳理也只是字符,需要破译后才能懂。很多人可能没想过需要破译这回事,看着很浅显的文字,就想当然、望文生义了,结果可想而知,照自己理解的东西练拳,练出来会是啥东西。 我师父曾讲过一个故事,有一次他的师父避开旁人悄悄告诉他,文字中凡说到腰的地方实际上都是胯。腰、胯差多远,这是多么大一个坑啊。 “稍一用力,即入旁门。”这个稍字,很多人解释为稍微,也有人解释是“梢”(梢节),而我师父讲,稍指接触点。 动静关系是太极拳需要弄明白的核心之一,动犹静、静犹动,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以静制动。可是对静的理解真是五花八门。而我师父讲静是静态。 太极拳用意不用力,可是意是啥,解释成意识、意念的,为啥用了没奇功?太极拳根本就不是靠想象的玩艺,意念岂不把太极拳搞的神经兮兮的。 原本属于内功层面的动作被弄成肢体动作,在太极拳习练者中更是太普遍了。为啥闹此乌龙?就是因为破译错了拳理。 为啥入门需口授?就是因为破解拳理的密码在师父那里。很多人练过太极拳,但他并没有掌握破解拳理的密码。 很多人感慨练一辈子拳也没弄懂啥叫松,就好像“站如松,坐如钟,睡如弓,行如风”,为啥不叫站如柏、站如杉?真的站如松树,是啥样子? 凡用拳理的字面意思来指导练拳、教拳的,日久肯定会觉得矛盾重重、不合逻辑,很多人只怀疑古人在胡诌,为啥不怀疑是自己理解错了呢? 一层功夫一层理,古人告诫很客气。拳理本是内功诀,用作外动终身迷。 {�{�4 |
|
来自: 山峰云绕 > 《功夫类重点学习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