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校发展规划制定案例:高阳中学“耕道教育”三年发展规划

 益都大虫 2019-12-14

前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优先发展教育的坚定决心。报告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是我党的重大政治宣示,令人精神振奋,倍受鼓舞。它坚强而有力地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问题,具有里程碑意义。它抓住了教育的本质要求,明确了教育的根本使命,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进一步丰富了人才培养的深刻内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世界联合会副会长陶西平指出了当今世界教育教学改革的六大新动向,即:从“全民教育”到“全民学习”;从以课程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从以能力为导向到以价值观为导向;从知识授受到创新精神;从信息工具的使用到教学模式的改变;从单一测评到综合评价。这对我们实现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的目标提供了借鉴。

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事业,对教育者极富理想性、挑战性和创新性。高阳中学立足于十八大“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和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动向,联系学校的发展实际,从传统中寻找学校教育发展的智慧,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建设“耕道教育”品牌的战略发展决策,是推进学校教育创新,实现学校教育现代化,实现“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的学校具体实践。

做好高阳中学“耕道教育”三年发展规划,是切实保障高阳中学持续、快速、理性、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作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山东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山东省普通中小学“1751”改革创新工程项目学校的一所乡村初中,高阳中学如何落实“立德树人”党的根本教育任务,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凸显学校的“耕道教育”办学特色,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是学校认真思考的问题。我们在调查研究和充分听取全校师生、家长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特制定《高阳中学“耕道教育”三年(2016年—2018年)发展规划》,并以此作为高阳中学今后三年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第一部分  高阳中学发展的背景分析

高阳地处临淄西北,隶属于朱台镇,北靠博兴,西邻桓台。高阳地域为传统的农耕区,发展较为缓慢,经济相对落后。

高阳历史悠久。五帝之一颛顼高阳氏,曾以齐地临淄高阳一代为都。北魏延和元年,刘宋在临淄县西北境侨置高阳郡,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年的历史。高阳人杰地灵。因“奉谏泯王不受,退而耕野”的王蠋,“佐太祖定鼎,力战有功”的刘兴玉,“为官清正,洁己爱民”的明举人韩超然、韩介等均生于斯,长于斯。高阳文化底蕴浓厚。“高阳馆外酒旗风”是临淄八大景之一。高阳是书画之乡,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鹧鸪戏、板笔画的发源地。尤其是一千六百年前,著名农学家、北魏高阳郡太守贾思勰坚持实地考察和生产实践,历时十一年写成了世界上最古老、最系统、最有价值的农业科学名著《齐民要术》,该著作及其“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的核心生态农业思想对后世农业生产等产生了重要影响。

高阳中学就坐落在这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浓厚的土地上。高阳中学的前身是民国2年3月(1913年3月),由黄家麟创办的“北高阳国民学校”,隶属临淄第三区国民学校,至今已有百年历史。高阳中学现在是一所完全寄宿制乡村初中,现有16个教学班,673名学生,56名教职工,占地84亩,建筑面积9776平方米。学校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三区分明,设施比较齐全,基本达到山东省标准化学校硬件建设要求。学校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初中毕业生,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高阳中学的发展优势

高阳中学是地地道道的乡村学校,学校的学生百分之百是农民的后代。高阳中学处于中国教育发展链条的的最末端,高阳中学发展过程中的困境应该能够代表中国乡村村教育发展遇到的困境。但是“志存高远,气有阳刚”的高阳中学人从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特别是2012年学校被山东省教育厅遴选为山东省普通中小学“1751”改革创新工程项目学校以来,学校借助“1751”工程平台和专家的引领,实现了课堂变革——课程建设——文化创生的三级跳。教育教学变革激活了学校发展,一所教育理念先进、教育教学质量高,具有浓郁改革创新气息的乡村学校正在阔步向前!

高阳中学现在是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山东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山东省普通中小学“1751”改革创新工程项目学校。学校先后承办了淄博市素质教育现场会、淄博市课堂教学改革现场观摩研讨会,淄博市初中课程整合现场会,山东省中小学信息化生态课堂现场观摩会,第九届中国新教育论坛,山东省普通中小学“1751”改革创新工程校际合作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淄博市掌握教学课堂教学研讨会。淄博市教研室专门发文号召全市学习高阳中学的信息化生态课堂经验。

反思学校发展的百年风雨,特别是近几年的学校持续、快速发展,高阳中学的发展优势有五点:

(一)高阳地域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文化遗产对后世影响深远。丰富的地域资源为高阳中学发展提供了不竭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由于长期的教育改革创新和办学经验的积累传承,高阳中学形成了“志存高远,气有阳刚”的学校精神和浓郁的科研氛围,全体教师充满激情,不断进取,不断更新教育理念。

(三)专家团队的引领。特别是高阳中学被遴选为山东省普通中小学“1751”改革创新工程项目学校以来,借助这个平台的校际活动和专家的引领指导,使学校实现了“课堂变革——课程建设——文化创生”的三级跳。

(四)高阳中学有一支倾情乡村教育,永不满足,乐于学习,不断改革创新,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的领导团队。有一支整体素质较高的青年教师团队,他们充满生机和活力。学校领导团队、教师的个人发展愿景与学校发展愿景能够形成交集,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创造了氛围。

(五)高阳中学管理科学严谨细致,执行力强,校风正,学风浓,教师工作热情高,学校办学成果显著.学生、家长、社会以及上级主管部门对学校认可度高。  

 二、高阳中学的发展劣势

(一)基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设施薄弱。虽然政府、教育局、学校高度重视学校发展,不断对学校硬件建设投资,但是给予学生个性发展的学生活动功能室、内配器材不足,与学校学生发展课程需求脱节,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校又好又快的发展和学生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二)校干教师专业成长力不足。学校教师年龄平均在29岁左右,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数量少,且没有形成梯队。年轻教师工作经验不足,教师科研能力较弱,不少教师缺少专业成长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校干和教师基于学生生命生长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和优化。

(三)家庭教育水平落后。高阳中学位于临淄区西北,北邻博兴,西临桓台。学校服务于朱台镇的31个行政村,当地经济以农业为主,经济社会发展相对缓慢,家长思想和家庭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素质的进一步提升。

(四)缺乏科学的教育思想的引领。学校已经意识到要走“思想办学,文化引领”之路,但是由于以前学校仅仅停留在对一些教育散点进行技术性的研究上,学校缺乏对教育本质的研究和对生命生长的反思,对让学生站在学校的正中央的理念认识不足,学校缺乏教育思想的引领,致使学校发展、学生的素质发展时常陷于“五音不全”、捉襟见肘的尴尬境地,学校发展仍然在低层次上徘徊。

梳理学校办学历史,植根高阳地域文化资源和学校办学条件,因地制宜考虑学校落实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思考办什么样的学校,培养什么样的学生,解决学校教育思想、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和学校实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实施“思想办学、文化立校”的品牌发展战略已经是学校的当务之急。

第二部分  高阳中学的教育理念

我们认真梳理学校的办学历史,总结办学经验和教训,立足乡村教育发展的实际,植根于高阳浩瀚、悠久的历史文化,从传统中寻找教育发展的智慧,实施“思想办学,文化立校”发展战略。

高阳郡太守贾思勰及其著作《齐民要术》是高阳的地标性人物和地标性著作,代表着高阳文化的最高成就,对后世影响深远。贾思勰的核心生态农业思想“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我们决心从贾思勰的核心生态农业思想中叩问学校教育发展的本质规律,提炼学校发展的教育哲学,构建“耕道教育”品牌,引领学校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学校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耕道教育”理念的提出

“耕道”一词最早见于《吕氏春秋》。《吕氏春秋·审时》中说:“是以人稼之容足,耨之容耨,据之容手,此之谓耕道。”他的意思是:所以播种要使田间放得下脚,锄地要使田间伸得进锄,收摘要使田间插得进手。这叫做耕作之道。这里的“耕道”指耕作的方法。“耕道”从哲学的角度来说,它的着眼点是要在农业生产中实现天、地、人、物的和谐与统一,这也是“耕道”思想的核心。也就是说:要围绕农业的耕作生产,调动所有天、地、人、物的积极因素,形成一个生态和谐的农业生产机制,为耕者创造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条件,进而实现农业生产效益的最大化。北魏高阳郡太守贾思勰著述的《齐民要术》是“耕道”思想在农业生产中的典型实践案例。

(一)“耕道教育”核心价值观的提出

贾思勰在《齐民要术·种谷第三》中写道:凡谷成熟有早晚,苗秆有高下,收实有多少,质性有强弱,米味有美恶,粒实有息耗地势有良薄,山泽有异宜 。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所谓“任情返道”,是指任凭主观意志,违背客观规律;这样做,不会有好结果。所以一定要顺应自然规律。这里的自然规律,既包括“天时”、“地利”,也包括“物宜”。

概括起来,贾思勰的“天地人合一”的生态农业思想是指:进行农业生产要顺应“天时”、“地利”、“物宜”的自然规律,要构建便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和谐的农业生产生态,才能取得农业生产的发展。否则任凭主观意志,违背客观规律,就不会有农业生产的发展。贾思勰的“天地人合一”的生态农业思想的核心是农业生产生态的“和谐”。这是贾思勰生态农业思想的核心。

贾思勰“天地人合一”的生态农业思想告诉我们:农业是栽培作物,农业产品是有生命力的,有它自身的特点和生活习性,有属于它自身的内在力量。对于这种内在力量,外部环境不能彻底改变它,只能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满足它。而且,不同的农作物有不同的生长季节,有不同的栽培方式,有经验的农民都懂得要适时追肥浇水,适时除草松土;既不能拔苗助长,也不能强制它不生长。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教育和农业种植道理是一样的。由此,我们提出了“核心生态,自由生长”的“耕道教育”核心价值观,通过构建“天地人合一”的和谐教育生态,为实现学校办学目标服务。

(二)“耕道教育”育人理念的提出

1、务本

《齐民要术》自序中:“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尧命四子,敬授民时,舜命后稷,食为政首。……殷周之盛,《诗》《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的论述指出了贾思勰写《齐民要术》的根本目的是“要在安民,富而教之”,是贾思勰基于当时社会环境提出的“安民之术,驭国之策”。

2、循道

贾思勰认为:要通过发展农业科技水平来实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的政治抱负,农业生产就必须遵循“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之道。

3、谋术

《齐民要术》自序“今采择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起自耕农,终于醯醢,资生之业,靡不毕书。”体现了贾思勰知行思合一的科学研究方法,即勤奋学习,躬身实践,总结经验。

   贾思勰正是坚持了“务本、循道、谋术”三者的和谐统一,才有了《齐民要术》鸿篇巨著的横空出世,才有了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才有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才实现了自己国家富强、民生安定的根本政治抱负。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教育和农业生产一样,没有对“本”的追求,就没有“道”产生的条件,没有“道”的出现,就不会有“有道”之“术”的产生。而“有道”之“术”的产生反过来催生对“本”的追求的实现。“本、道、术”三者和谐统一,完整而不可分割。

基于此,我们提出了“务本——循道——谋术”的育人理念。教育的本质就是育人。我们要回归教育本质,回归教育科学,抓住育人的本质,遵循教育规律、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认知规律去设计基于实现教育本质追求的教学方法、手段。使学生得到健康、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二、“耕道教育”的内涵

“耕道教育”植根高阳文化,以叶澜教授的“生命实践”教育学派主张、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杜威、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和体验教育理论为指导,提炼贾思勰及其《齐民要术》的核心生态农业思想和教育意蕴,形成了以“和谐生态、自由生长”为核心教育价值观和育人追求“本道术合一”的育人理念。“耕道教育”是以耕道课程为育人载体,以立足学生的生命发展、顺应学生的自然天性、实现学生的自由生长为教育根本,整合一切资源,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认知规律,营造“和谐生态,自由生长”的良好教育生态,引导学生形成“知行思合一”的科学学习方法,实现学生健康、全面、个性生长的教育。

三、“耕道教育”的理论指导

(一)叶澜“生命·实践”教育学派主张

叶澜“生命·实践”教育学派主张:教育是基于生命、直面生命、为了生命、通过生命所进行的人类社会实践,“生命”是教育的“魂”,“实践”是教育的“行”,“学校”(以及其他教育组织、机构)是教育的“体”。教育是一项充盈着人的生命的人类实践活动。

叶澜以“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作出了“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对“教育是什么”的中国式表达。有意识的教育之现实发生场域以学校为主,育“生命自觉”的“天地人事”之教落实于学校,才真正具有生命力。

(二)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

卢梭自然教育思想强调教育必须顺应学生天性发展的自然历程,即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同时还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他要求尊重学生的自由和兴趣,鼓舞学生通过自己的实地观察,结合实际生活主动地、自觉地掌握有用的知识。他提出必须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的作用在于启发、引导、鼓励学生主动学习。

(三)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思想。教育即“生活”,教育能传递人类积累的经验,丰富人类经验的内容,增强经验指导生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把社会生活维系起来和发展起来。“学校即社会”,人们在社会中参加真实的生活,才是身心成长和改造经验的正当途径。 “道德是教育的最高和最终的目的。”“道德过程和教育过程是统一的。”德育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学校安排种种作业,把基本的人类事物引进学校里来,作为学校的教材。实施“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而教育的一切措施则围绕着他们转动;儿童是中心,教育措施便围绕着他们而组织起来。“从做中学”是学生的天然欲望的表现,我们应该对学生的这种天然欲望加以引导和发展。“从做中学”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它使得学校里知识的获得与生活过程中的活动联系了起来,学生能从那些真正有教育意义和有兴趣的活动中学习,从而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四)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方面。教育应以“生活”为前提,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育就不是真正的教育。我们应大力加强学生的实践体验教育,让学生“扮演”社会角色,体验社会生活的变化,通过活动来实施教育,让教育对社会生活起到积极的作用。“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所。”学校教育的范围不在书本,而应扩大到大自然、社会生活中去。我们要不断拓宽教育渠道,充分利用社会生活资源,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联系,形成教育合力,最大限度发挥教育的实效。“教学本质是学习,而‘学习’也就是实践,学而后能教人。这一点,就是说教学做合一。”

(五)体验教育理论。体验教育是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学习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并转化为行为习惯的过程。一方面,强调个体的亲身经历与自我认识,另一方面,又重视人与人的理解与合作,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体验教育强调个体,强调实践,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学到能够实际应用的知识,而且必将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培养与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

四、高阳中学价值观

(一)校训(核心价值观):和谐生态 自由生长

和谐—— 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追求以“教”和“学”为学校主要关系的和谐。追求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和谐。

生态-----体现关注和营造学生发展良好教育生态环境的教育原理。在教育生态诸要素之间或者内部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态系统,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实现教育资源的全面优化,追求教育要素之间的动态平衡、和谐共振,进而激发教育对象的内在潜质。

自由-----体现尊重学生自主性的教育方式。通过创设自由的校园环境和学习氛围,提供适于学生成长的课程,给予学生个体塑造自我、认识自我、管理自我的机会和际遇,使每个人具有自我创造或自我实现的动力和理想,实现自我才智和品格的提升和拓展。

生长-----体现尊重学生认知规律、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理念。旨在营造一个基于学生生命发展,顺应学生自然天性,促使学生自由生长的,能影响学生一生的、有正确价值导向和充满爱的环境,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发展的灵性,让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能够在动态发展的过程中为自己创造美好幸福的人生打下基础。

(二)学校精神:志存高远 气有阳刚

志存高远-----出自诸葛亮《勉侄书》中“夫志当存高远”之句。志向远大,才干就会大,就能干出一番大的事业来。要放开眼界,不满足于现状,也不屈服于一时一地的困难与挫折,更不要计较个人私利的多少与得失,要面对困境,爆发出改变现状的强劲动力。意寓高阳人追求耕道教育理想、追求事业成功的伟大抱负和追求卓越的精神。

气有阳刚----出自《礼记·乐记》中“刚气不怒,柔气不慑”之句。体现高阳人所具有的坚韧的精神,奋发的朝气,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宝贵品格。寓意高阳人要具有自信的心态、乐观的精神、坚毅的性格、非凡的胆识。

(三)校 风:和谐  民主  自由  求真

和谐-----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育人氛围。其要义是全体师生平等赏识、互助协同、民主尊重、沟通包容、和而不同、共建双赢。

民主-----是一种以决策民主、管理民主、师生民主为核心的校园人文氛围,其要义是创设使师生个性得到最大弘扬的舞台,使师生感到幸福快乐的家园,从而实现师生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充分发挥。

自由-----是一种以解放心智、激发理性、鼓舞行动为核心的育人方式。其要义是营造自由的校园环境和教育氛围,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指导,自我培养,提升自主能力,实践自己对于美好人生的追求。

求真-----是一种以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为核心的价值观追求。其要义是要全体师生去除浮躁,力戒虚假,学真知、求真理、做真人、奉真心,追求真、善、美。

(四)教 风:严谨  科学  厚德  向善

 严谨——是教师出于对教育的见微知著态度,是出于对教学的精诚钻研意识,更是出于对学生学习与管理的一丝不苟精神。勤于执教、精于治学,严肃认真、宽容相济是严谨的内涵概述。

科学——是教师实事求是的教育价值观的贯彻执行,是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教学方法的运用,更是将学生身心成长放在第一位的精神关怀。科学,即是教育教学的方法与理念、思想与精神。

厚德——是教师容载万物的宽厚仁爱心性,是德泽育人利物的高尚情操,更是承载教育重任、担负教学事业的高远胸怀。风清气正,德性德行,一以贯之,即是厚德之义。

向善——是教师积善心,行善事的传统文化继承,是加强道德和人文修养的职业素养,更是人格、学识、行为和谐统一的境界追求。向善,就是保持纯真善良、凝聚正能量的承诺。

(五)学  风:自主 合作 快乐 尚美

 自主——是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水平进行独立学习、独立思考,不依赖他人的一种主动学习思维与方式。它旨在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自我思维能力,具有极强的独特性与创造性色彩。

合作——是引导学生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识,养成良好的合作习惯,从合作中学会分享,学会关爱,共同进步,收获知识与技能、快乐与友情。合作督促学生时刻铭记集体意志与责任意识。

快乐——是让学生享受教育,发现教育的幸福,进而将自己愉悦的感受和心情发展成为乐观的性格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快乐,是发现与感受,是创造与传递,更是和谐与健康。

尚美——是引导学生对正确的价值观的认识与把握,是由外在的言谈举止、穿着打扮到内在的心灵人格都进行塑造与净化的一个过程。示美,昭示着对美好与理想的追求、向往与推崇。

(六)办学方略:思想办学 文化立校

教育家陶行知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用思想办学,文化立校,不断提升学校办学思想的践行水平和学校文化的建设能力,是校长一生的必修功课。我追求的理想学校是“师生自由生长,业内品质卓越,社会高度评价的品牌学校”。我们确立了“和谐生态,自由生长”的核心教育价值观和“本道术合一”的育人理念,创建了“耕道教育”品牌,构建了完整的学校文化体系、课程体系,形成了“思想办学,文化立校”的立体推进网络。

(七)发展理念:教育创新 和谐发展

创新是学校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熔责任、勇气、方法、态度、精神于一炉的实践。高阳中学要努力做到观察形势有新视角,推进工作有新思路,解决问题有新办法,使各项工作体现时代性,符合规律性,富有创造性,自觉地把创新作为一种不懈的追求,始终开拓进取,与时俱进。学校还要充分考虑打造“耕道教育”的长期性、艰巨性,要在创新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学校的和谐发展,为学校成为“师生自由生长,业内品质卓越,社会高度评价的品牌学校”逐步奠基。

(八)管理原则:德法和谐 方圆有度

德法和谐:学校要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健全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同时要从道德上引导师生按行为规范自律。

方圆有度:无方,便无秩序,便无约束,会错乱不堪;无圆,便无余地,便无缓冲,会左右为难。

只有依法治校、以德治校和谐并重,以以德治校为主,才能实现有效管理。只有方圆相济,当圆则圆,当方则方,才会和谐。

(九)人才理念:和而不同 任人唯贤

和而不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

任人唯贤:任用才德兼备的人,而不管他跟自己的关系是否密切。

将不同学术思想、学术风格、学术观点兼容并包,和而不同。昭示了任人唯贤的博纳之心,期盼八方贤才汇聚,在教书育人、服务社会方面人尽其才。

(十)服务理念:和谐人本 有序高效

在服务中以师生为核心,倡导和营造一种积极健康、活泼和谐的积极氛围,促进师生和教育工作的和谐发展。人本是前提基础,和谐是目标追求。在服务中要配合适当,有序而高效,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服务质量。

(十一)质量理念:全面发展 个性评价

在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尽显学生的蓬勃的个性之美,是体现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志。我们必须铭记: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世界上也不会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我们要懂得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自我,不能用同一的标准衡量所有的学生。我们必须了解每个学生的长处和不足,知道每个学生学习方式的不同。我们要善待处于弱势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教育中获得成功的机会,体验到成长的快乐。

       第三部分  高阳中学发展的目标定位

一、高阳中学发展的总目标

(一)高阳中学办学目标是:师生自由生长,业内品质卓越,社会高度评价的品牌学校。

师生自由生长——从“以人为本、关怀生命”出发,创造一种安全健康、温馨和谐、开放自然、平等民主的文化氛围和充满绿色活力与人文关怀的、生态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使师生实现主动发展,生命生长。

业内品质卓越——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遵循教育规律、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认知规律,坚持面向全体,促进学生健康、全面、个性发展。耕道教育卓越的品质主要表现在学生健康、全面、个性发展的品味要高。

社会高度评价—— 学校落实民主决策,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引领学校学习共同体的建设,共享学校愿景构建,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个性发展和人生幸福。使师生享受到学校发展的成果,社会、家长满意度高。

品牌学校——耕道教育要不断打破旧的平衡,建立新的起点,提升耕道教育品质,实现耕道教育品牌的持续、创新发展。耕道教育品牌应该是可资借鉴的品牌学校,是公众认可的品牌学校,是大家向往的品牌学校。

(二)高阳中学培养目标:培养真善美思勰少年

贾思勰的伟大农业科学成就和历史贡献决定了贾思勰是高阳的地标性人物。贾思勰尊重客观事物的务实精神,遵循规律的科学精神,“富民驭国”爱国主义情感和伟大抱负,在高阳人眼中,就是真善美的化身。因此,我们将“真善美思勰少年”作为我们的学生培养目标。

(三)“真善美思勰少年”核心素养:

求真: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实践创新。

向善:社会责任、中国灵魂、天下情怀。

尚美:学会学习、身心健康、自觉审美。

“真善美思勰少年”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以培养“健康、全面、个性发展的人”为核心,包括求真、向善、尚美三个维度、九项核心素养指标,核心素养各维度间相互依存,对学生发挥整体作用。求真是个体向善和尚美的必要基础;个体的向善和尚美,又能够激发学生更强烈的求真兴趣与动机。因此,求真、向善、尚美三大维度的核心素养之间紧密联系、相互促进,构成一个严谨且具有前瞻性的结构体系。

二、高阳中学发展的领域目标

  (一)构建耕道教育文化体系,让学校健康持续发展

(二)构建一体两翼课程体系,让学生全面个性发展

(三)构建生活体验德育体系,让学生阳光健康成长

(四)构建生命实践教学体系,让学生快乐主动学习

(五)构建自由生长评价体系,让学生体验自信成功

三、高阳中学发展的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2016年):自我定位,专家引领,全面实施。经过多方调研、论证,学校自我制定《高阳中学“耕道教育”三年发展规划》,邀请专家对《规划》进行科学性和可行性论证后,各部门按照《规划》的领域目标分工,制定具体工作计划和方案,教师、家长、学生制定个人发展计划,全面实施“耕道教育”品牌创建工作。

第二阶段(2017):评估反思,课题攻关,优化实施。在第一年实施的基础上,通过自我评估和教育行政部门发展性评估,发现“耕道教育”实施过程中的不足,反思问题产生的根源,把问题变成学校课题,以课题的方式进行研究,不断学习、借鉴先进教育经验,矫正“耕道教育”实施策略,优化“耕道教育”的有效实施。

第三阶段(2018):巩固成果,创办品牌,供人借鉴。在两年实施的基础上,不断把研究的成果进行应用巩固,把学校办成省内外闻名的乡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典型学校,并供人借鉴。

第四部分  高阳中学发展规划的实施要点

一、构建耕道教育文化体系,让学校健康持续发展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过程中形成和积淀的师生认同的群体价值观和核心理念,更是学校发展和学校管理的灵魂。学校文化是学校最重要的财富,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最主要载体,是学校最优秀的隐性课程,也是学校发展的根基所在。学校文化建设水平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反映,同时也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更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为培养“真善美思勰少年”,进一步优化学校育人环境,提升学校文化品位,全面推进“耕道教育“,结合我校实际,我们从传统中寻找教育发展的智慧,构建以“和谐生态,自由生长”为核心价值观的耕道教育文化体系,实施“思想办学,文化立校”发展战略,引领学校健康、持续发展,使学校成为“师生自由生长“的乐园

(一)总体目标

以“和谐生态,自由生长”为核心价值观,提炼既能符合乡村学校实际,又能体现时代教育要求的教育理念,形成学校的思想文化;培育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等,形成学校的精神文化;通过创设良好的校园物态环境,形成学校的特有的物质文化;通过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形成学校的制度文化。

(二)主要内容

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它反映了一所学校的组织精神和组织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学校的组织文化渗透在组织的一切活动之中,是组织的灵魂。我们从思想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四方面同时建构我校的耕道教育文化体系。

1、思想文化

 我们植根高阳文化,从高阳传统文化中寻找学校发展智慧,提炼贾思勰及其《齐民要术》的核心生态农业思想和教育意蕴,借鉴叶澜教授的“生命实践”教育学主张、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和教育生态学原理,形成了“耕道教育”思想,形成了“耕道教育”的核心价值观和育人理念,提出了了耕道教育的办学目标和学生培养目标。但是对“耕道教育”思想的内涵解读还不深刻,理念内化还不到位,教育行为和学习行为的改变还不外显。我们要深刻解读耕道教育理念的内涵,领会其本质并随着教育的发展不断赋予新的含义,全力内化为全体师生的教育、学习、生活行为表现。

2、学校精神文化建设

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的哲学与灵魂,是学校一切工作和行为的理念导向。我们确立了学校的核心价值观(校训)以及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集思广益征集了包含学校校徽、校旗、校歌、校树、校花的学校形象标示文化,提炼了包含学校、课程、学生、教师、校干、校长的道德宣言,形成了学校的发展理念、管理原则、人才理念、服务理念、质量理念,在学校师生的教育、学习、生活中发挥了了初步的效果。我们要在进一步内化这些精神文化的同时,通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参与,生成学校的课程文化、教学文化、德育文化、评价文化;打造学校的教师形象,学生形象,班级形象,教研组形象;我们将以学校精神建设为模版,全力构建班级真善美精神文化、小组文化。

3、学校物质文化建设

学校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空间物态形式和必要物质载体。作为向学生渗透教育影响的“隐性课程”,它具有滴水穿石的力量。我校的物质文化建设以“和谐、生态”为特点,以“生命、绿色”为基调,遵循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按照精心、精巧、精细、精致的原则来建设。

我们学校物质文化建设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 的原则展开。重点是一个广场(耕道广场),四个园(和业园、和趣园、和憩园、和跃园)的建设。耕道广场要建成以贾思勰雕像为核心的体现学校教育思想和核心价值观的地标性建筑;和业园要建成以观光农业、农业科技探究为主题的学生农业生产实践基地;和趣园要建成曲径通幽的师生玩趣之所;和憩园重点要建设一湖(和悦湖)、一廊(和雅长廊)、一亭(和美亭)和景观农业;和跃园要建成以“临淄的蹴鞠,世界的足球”为主题的体育文化。目前,我们一场四园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但缺乏对文化的进一步凝练。在此基础上,我们在不断完善“一场四园”的建设的同时,对生活区、生态教室建设等进行规划论证,做到让每面墙壁都说话,每个角落都育人。

4、学校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我们“共同的约言”(陶行知语)。构建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对于全面推进“耕道教育”,推进学校管理的民主化、法制化和科学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是学校管理创新的一次飞跃。我校将以建立现代学校管理制度为突破口,积极构建与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相适应的目标体系、程序体系和评价体系,有效推进学校管理体系的整体越升,形成适应高阳中学“耕道教育”品牌发展、独具特色的学校管理体系。

    我们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的建设主要有四项任务:一是构建目标体系,实现逐级负责,目标管理。二是构建“四四四三”学校管理程序体系, 即校长团队——处室团队——年级团队——班级团队四级管理体系;教学、德育、后勤、行政课程四部门协调监控体系;级部四人管理落实团队体系;班级三人执行团队体系。通过“四级管理、多方联动、下放重心、权责明确、高效协作、和谐运行”的“四四四三”学校管理体系实现学校的优化管理。校长团队出思想出思路;处室团队出措施,抓监控;级部团队抓落实;班级团队重执行。三是构建目标评审——项目管理——社会评价——激励完善的学校工作评价体系,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四是分层推进,创新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体制。学校通过健全健全约束型制度,研究自主发展型制度,探索规划性制度,通过制度激发人的主动性,以期进入良性循环,实现教师、家长、学生和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实施的阶段目标

1、第一阶段(2016年):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我们把“构建耕道文化体系”列入2016年区级教育创新项目,实施文化建设优先发展战略,发动全体师生广泛参与,完成物质文化的建设和学校制度文化的建设。深刻挖掘学校思想文化、精神文化内涵,初步形成文化体系。

2、第二阶段(2017年):内化于心,外显于行。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学校耕道文化建设的内涵,并不断引领全校师生内化学校文化的内涵,使其外显于行。

3、第三阶段(2018年):文化引领,效应显现。学校文化的灵魂作用得以显现,“耕道教育”健康、持续发展,“师生自由生长、业内品质卓越的品牌学校”的品牌效应突出,学校成为省内外闻名的乡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典型学校,并供人借鉴。

(四)标志性成果

1、学校形成“思想办学,文化立校”发展理念引领的《高阳中学“耕道教育”质量管理手册》。

2、学校“师生自由生长、业内品质卓越的品牌学校”的品牌效应突出,学校成为省内外闻名的乡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典型学校,并供人借鉴。

二、构建一体两翼课程体系,让学生全面个性发展

为了实现真善美思勰少年的培养目标,我们秉承“学校文化理念要在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落实”的理念,秉承“和谐生态,自由生长”的核心价值观和育人追求“本道术合一”的育人理念,构建了“一体两翼”课程体系。“一体两翼”课程的“一体”指以学生发展课程为主体,“两翼”指以家长发展课程、教师发展课程为辅助。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和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素质的提高。为了实现学生培养目标,我们实施“一体两翼”的课程统整策略,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组织课程开设与教学实施。

(一)总体目标

构建教师发展课程,促进教师师德水平的提高,研究教师专业自生长模式,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构建家长发展课程,引起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促进家长家庭教育方式的科学性,提高家校共育水平;构建学生发展课程,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设计课程,促进学生健康、全面、个性发展。

(二)主要内容

1、教师发展课程

没有教师的高素质就没有学生的高素质,我们构建形成“爱铸师魂+专业阅读+专业写作+项目研究共同体”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建设专业阅读课程、专业写作课程、成立项目研究共同体,引领教师自生长。

2、家长发展课程

我们以“家长是学校的教育伙伴”的家庭教育理念, 积极开发家长发展课程,通过建设家长学校、开发家长课程、开展家长论坛、开设家长课堂,充分利用家长和社区资源,致力于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家校教育联盟,实现家校教育的和谐生态。

3、学生发展课程

为了深度推进课程改革,高质量实现培养“真善美思勰少年”学生培养目标的需要,我们立足于学校的发展实际和乡村资源,着眼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坚持国家课程的校本化这一基本理念,尊重每一个学生的需求和不一样的成长方式,为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设计了耕道教育学生发展课程体系,让每一位学生找到自我,实现自我价值。我们基于课程的有效实施而进行课程时间统整、以单元为单位进行课程内容统整、校本课程开发统整。为了有效落实学生发展课程,我们将学生发展课程体系划分为求真课程,向善课程,尚美课程。

    (三)实施的阶段目标

1、第一阶段(2016年):制定课程指导意见,组建课程管理委员会,成立课程研究中心,全面铺开课程建设。

2、第二阶段(2017年):规范课程建设管理,不断纠正课程建设和开设当中的问题,建立起较为完整的课程体系。

3、第三阶段(2014年):建立起高阳中学一体两翼课程体系,学生全面个性发展。

(四)标志性成果

1、形成完整、科学的一体两翼课程体系,能够有效实施并供人借鉴。

2、让每一个学生全面个性发展,教学质量逐年提高。

 三、构建生活体验德育,让学生阳光健康成长

杜威说:“准备生活的唯一途径就是进行社会生活,离开了任何直接的社会需要和动机,离开了任何现存的社会生活情境,要培养对社有意义和有用的习惯,是不折不扣地在岸上通过做动作教儿童游泳。”德育要根植于火热的现实生活和儿童特殊的生活世界里,才能具有深厚的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

生活体验德育是指借助于与德育内容、德育目标相关的生活情境,依赖于受教育者对真善美的真实体验,靠特定生活情境中的受教育者的内语、反省、自责、自律等深层次的精神搏击过程,形成受教育者的道德理念,进而转化为受教育者外显道德行为的一种道德教育。

生活体验德育是一个组织和引导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格,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的过程。它强调让学生在实践中以“身”体之,以“心”验之,是以生活实践为基础的一种重要德育形式。 它强调学生要回归生活,亲自参与,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内化,提高思想认识,促进道德行为的成长。

(一)总体目标

推进德育队伍全员化、德育内容层次化、德育资源生活化、德育方式体验化,建设强大的校内德育工作队伍和“三结合”的德育网络,努力探索学生身心成长及德育自身规律,建构生活体验德育模式,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积极体验,带动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实现学生的阳光健康成长。

(二)主要内容

建构生活体验德育模式,即:一个目标,两条主线,三大阵地,四个落实,五条途径。

一个目标”:即培养具有社会责任,中国灵魂和天下情怀的“真善美思勰少年”。

二条主线”:即贯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培养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

三大阵地”:即学校、家庭和社会。要牢固把守学校教育阵地,主动渗透家庭教育阵地,积极抢占社会教育阵地,调动学校教工、家长、社会人士与社会组织以及学生自身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德育合力。

“四个落实”:即德育队伍落实、德育网络落实、德育制度落实、德育活动落实。

“五条途径”即文化浸润体验、主题活动体验、艺术启迪体验、自主管理体验、评价激励体验法。

 (三)实施的阶段目标

1、第一阶段(2016年):对生活体验德育进行总体规划并付诸实施,形成初步的运行规则,并形成学校的校本课程。

2、第二阶段(2017年):针对第一年生活体验德育体系的实施经验与教训,不断调整实施方案和内容,达到生活体验德育的规范操作,有效操作。

3、第三阶段(2018年):生活体验德育的作用得以显现, 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积极体验,带动了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实现学生的阳光健康成长。

(四)标志性成果

1、建构完整的生活体验德育模式和课程体系,形成经验,并能够供人借鉴。

2、生活体验德育的作用得以显现,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积极体验,带动了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实现学生的阳光健康成长。

四、构建生命实践教学体系,让学生快乐主动学习

叶澜教授指出:教育是基于生命、直面生命、为了生命、通过生命所进行的人类生命事业。生命是教育的‘魂’,实践是教育的‘行’,学校是教育的‘体’。教育是一项充盈着人的生命的人类实践活动。叶澜教授又用“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概括了教育对于个体生命的最高价值在于培育生命之自觉,这是人的精神力量的内在成长,是育的任务和指向。教与育之间在实践中只有合为一体,才能达到立人的目的。我们结合学校耕道教育“和谐生态,自由生长”的核心价值观和育人追求“本道术合一”的教育理念,提出了构建生命实践教学体系,让学生快乐主动学习,培养“真善美思勰少年”的教学追求。

(一)总体目标

生命实践教学追求育人的“本道术合一”。“本”指向教育目标,即抓住教育生命发展的本源、顺应天性的本性、自由生长的本质目标实施教学;“道”指向教育生态建构,即遵循教育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来构建良好的教学生态;“术”指向学习方式,即知行思合一,强调实践和反思的重要作用。

我们把生命实践教学的特点定位为“生命、生活、生态、体验”,是对学校核心价值观和育人理念最好的诠释。生命指向育人目标,亦即生命生长;生活指向教学内容,亦即教学内容生活化;生态指向教育情境,亦即教育情境生态化;体验指向教育过程,亦即教育过程体验化。“生命、生活、生态、体验”生命实践教学特点不仅能够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而且能增强课堂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和能动性,符合现代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符合学生核心素养生成的需要,符合学校耕道教育育人理念和追求。

我们通过建构生命实践教学的教学常规保障体系、课程内容整合体系、教学方式变革体系、组织结构体系、学习空间体系、质量监控体系来实现我们的培养目标。

(二)主要内容

1、建构生命实践教学的教学常规保障体系。立足生命实践教学理念和特点,对教学常规内容与生命实践教学的目标紧密结合,实施精细化管理,保障生命实践教学的实施。

2、建构生命实践教学的课程整合体系。建构一体两翼课程体系,通过目标分析与整合,内容梳理与重组,活动设计与建构,教学评价与建议等实施课程整合,实现学生发展课程的优化。

3、建构生命实践教学的教学方式变革体系。在原先信息化生态课堂建构基础上,引入叶澜教授的生命实践教育学理念,推动生命实践课堂建模,催生教师个性化教学。

4、建构生命实践教学的组织结构体系。为了服务学生培养目标,便于生命实践教学的组织,我们把教学的组织结构划分为基础班、禀异班、禀赋班。基础班即行政班,我们推进实现“合作——探究”学习的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建设;禀异班指在单元学习之后,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生成单元学习主题课程的选课走班而形成的教学组织;禀赋班指基于学生天赋而开设的学校课程的选课走班而形成的教学组织。三班并存为学生培养目标服务。

5、建构生命实践教学的学习空间体系。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时代的变化,把学生用作业禁锢在课桌上的学习已经不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我们通过建设校内学生实践基地、校外社会实践基地和研学旅行的方式打造泛学习空间,推进生命实践教学。

6、建构生命实践教学的质量监控体系。建构基于真善美思勰少年素养达成的教学质量质量检测体系,引领生命实践教学发展方向。

(三)实施的阶段目标

1、第一阶段(2016年):以课堂教学变革为核心建构完整的生命实践教学体系。

2、第二阶段(2017年): 以课程整合和课堂教学为中心实施生命实践教学,并不断丰富教学思想,矫正教学行为,形成生命实践教学运行体系。

3、第三阶段(2018年) 形成生命实践教学的思想体系、实践体系,构建完整的学生发展课程体系和课堂教学模式,学生自主快乐学习,培养目标得以实现。

(四)标志性成果

1、 形成完整的生命实践教学体系,供人借鉴。

2、 形成具有教师个性特点的生命实践课堂教学模式群。

3、 学生主动、快乐学习学习,具有可持续能力,教学质量逐年提高。

 五、建构多元生态评价体系,让学生体验自信成功

乌申斯基所说:“在教学中,一切都应当以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只有个性才能影响个性的发展与定型。”传统的大一统、一刀切的评价,不断蚕食着学生生个性的发展,成为横亘在学生生个性发展面前的一座大山。事无巨细的“全面”评价,往往使美好的愿望化为泡影,秋后算账式的做法,也难以唤醒学生发展的热情。教育就应该是通过开发人的潜能,发展与完善人的个性,来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因此,只有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才会有更多创新人才。为了张扬学生个性,让每一名学生体验自信成功,我们提出构建学生多元生态评价体系。

(一)总体目标

激发学生个性发展,构建多元化态评价体系,让每一名学生体验自信成功。

(二)主要内容

1、 研究并建构真善美思勰少年素养指标体系。

2着眼于评价的激励、导向、诊断、调控功能,立足于人的差异表现,构建真善美思勰少年素养评价体系,张扬学生个性,让每一名学生都享有自信成功。

(三)实施的阶段目标

1、第一阶段(2016年):组建多元生态评价领导小组,研究并建构真善美思勰少年素养指标体系,制定多元生态评价方案,全面铺开多元生态评价体系建设。

2、第二阶段(2017年):论证真善美思勰少年素养指标体系的科学性,规范多元生态评价体系建设管理,不断纠正多元化生态评价体系运行当中的问题,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多元生态评价体系。

3、第三阶段(2014年):建立起科学、完整的高阳中学多元生态评价体系,让每一名学生体验自信成功。

(四)标志性成果

1、形成完整、科学的真善美思勰少年素养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能够有效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并供人借鉴。

2、每一名学生自由生长,健康、全面、个性发展。

第五部分   高阳中学三年规划实施的保障机制

一、明确职责,建立有效工作程序。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讨论办学思路和具体措施,将规划涉及的具体工作落实到科室,做到分工明确,执行有效。

二、强化管理,完善保障机制充分发挥工会、教代会的作用,让社会、社区、家长参与学校的管理与监督,扎实落实校务公开工作,激励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提升学校依法办学和民主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三、建立监管机制。成立规划实施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规划的实施、检查与评估。各科室每年制定相应的工作规划,并对学年目标达成和规划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反思和整改。

四、学校经费开支努力确保规划实施所需资金。根据统筹兼顾、确保重点的原则,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逐步加大投入。

五、实施科研引领战略。树立问题即课题的意识,将规划实施中的问题变成学校的科研课题,积极申请区、市、省级课题,把规划中的工作引领到科学研究的轨道上来,确保三年规划顺利、科学实施。

六、实施专业引领战略。运用好山东省普通中小学“1751”创新改革工程和山东省教育创新研究院平台,积极争取省、市、区教育行政、研究部门的专家资源,实施专业引领战略,实现三年规划的高位实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