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镇西:教书人不读书,这是悲哀,也是隐患!

 老刘tdrhg 2019-12-14

作者〡李镇西

来源〡镇西茶馆(ID:zhenxichaguan)

几天前,我在北京世纪明德论坛上作题为《走近苏霍姆林斯基》的演讲时,引用了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

“教师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这对于学校是真正的威胁。”

以呼吁教育行政部门要尽可能解放老师们的时间,让他们能够自主而自由的成长发展。后来我在“镇西茶馆”推出这次演讲的实录时,还以这句话作为标题。

我的演讲和实录引起了比较强烈的反响,特别是赢得许多老师的喝彩。

尤其是在目前,广大一线教师被各种形式主义的“应付”折腾得苦不堪言,而又还不得不被迫表现出很乐意的样子,我借苏霍姆林斯基的口,呼吁给老师们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老师们自然纷纷点赞。

但是,假如有一天,各种形式主义的东西消除了,老师们不再是“表哥”“表姐”了,也不用为“痕迹管理”疲于奔命了……总之,教师真的有了“自由支配的时间”,会把这些时间用于什么呢?

我想,这些自由支配的时间可以用于健身、旅游、钓鱼、摄影,陪伴老人、爱人和孩子,包括打麻将,甚至补一补因为工作熬夜而耽误了的睡眠……这一切都是非常必要甚至必须的。一个真正的教师应该是身心健康、精神丰富的人。

但是,会不会有老师把所有“自己支配的时间”都用于打麻将呢?

完全可能,不,的确有这样的老师。我想这就不需要我举例了吧?前不久有一篇在网上流传很广的文章,大意是说“我周围的老师没有一个热爱教育”,这话当然夸张。但当今中国教育令人失望,这是事实,而之所以“失望”,为数不少(当然不是大多数,但绝非个别)不求上进、误人子弟的老师“功不可没”。

当然,把所有“自己支配的时间”都用于打麻将(在这里,“打麻将”是修辞上的借代,借代各种个人爱好,包括前面说到的钓鱼、摄影等等),这决不是中国所有老师全部的教育生活。

比如,我今天请了著名的夏昆老师来为我团队的青年教师做讲座,他的题目是《教师真正的绝活——读书》。他讲了他1998年开始每天晚上八点钟准时阅读《二十四史》,花了14年时间硬是全部读完。这期间,他照样在业余时间弹吉他,甚至还打游戏……无论怎样娱乐,阅读始终是他每天生活不可缺乏的重要内容。

像夏昆这样的老师,同样肯定也不是大多数,但也绝非个别。据我观察我身边的老师,的确有相当多的人,已经或正在把包括阅读在内的自我学习当做生活常态。

比如每天到“镇西茶馆”来“喝茶”的老师们,也是这样的人,白天工作那么忙碌,还坚持读我的文章,真的让我感动不已。这些老师在“自由支配的时间”里,给提升自己教育素养留足了应有的份额。

因为对于一个有情怀有追求的真正的教师来说,他的全部生活,除了打麻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内容:学习——结合每一天的教育实践,不停地研究,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以此永无止境地提升自己的教育素养。

“教育素养是由什么组成的呢?这首先是教师精通自己所教的学科。……教师清楚地了解他在学校里所讲授其基础知识的那门学科中最复杂的问题,了解这门学科的学术思想最尖端性问题。……只有当教师的学识比教学大纲的范围广泛得多时,他才能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巧匠、艺术家和诗人。”

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给青年校长的谈话》中对教师的叮咛。

他接着还说:“教育工作的能手对本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十分精通,以致他们在课堂上、在讲授教材过程中,可以不把注意的中心放在所教的知识上,而是放在学生身上,放在学生的脑力劳动、思维活动以及他们在脑力劳动中所遇到的困难上。”

想想,如果一个老师不把自己“自由支配的支配”用于自己的学习,用于自身教育素养的不断提高,又怎么能够“精通自己所教的学科”呢?又怎么能够在上课时“可以不把注意的中心放在所教的知识上,而是放在学生身上”呢?

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还讲述了一位有三十年教龄的文学女教师的课:“这是一位熟悉生活又富有智慧的教师直接触动学生心灵的一堂课。她的讲授毫无训诫的意味,而是精细入微,真挚亲切。教师的每句话都像是启发大家要对照自己,深入思考自己的命运和未来。”

课后,有人对她说:“我想,准备这么一堂课,需要花几个小时吧。您花了多少时间备这节课?

“一辈子都在准备。”女教师回答说,“至于考虑这节课的教材和教案时间,大约二十分钟。”

苏霍姆林斯基由此感慨:“教师上好一堂课要做毕生的准备。我们这行职业和劳动工艺的精神基础和哲学基础就是这样:为了在学生眼前点燃一个知识的火花,教师本身就要吸取一个光的海洋,一刻也不能脱离那永远发光的知识和人类智慧的太阳。……他确实一生都在为上好一节课而准备着。他的精神生活就是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头脑。”

而怎样才能“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头脑”呢?

苏霍姆林斯基说:“这就要读书,读书,读书!这是教师的教育素养这个品质所要求的。要读书,要如饥似渴地读书,把读书作为精神的第一需要。对书本要有浓厚的兴趣,要乐于博览群书,要善于钻研书本,养成思考的习惯。”

为了保证老师的读书时间,作为校长的苏霍姆林斯基,采取了了一项强制措施:“我们全校教师有一项规定,教师在上课以外参加其他活动(包括教学法研究会、校务委员会、课外辅导工作)的时间,每周不得超过两次。应当尽可能给教师留出更多的时间用于自学,让他们从书籍这个最重要的文化源泉中尽量地充实自己。这是全体教师精神生活的基础。”

为了保证老师拥有自由支配的时间,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校全体教师都遵循这样一条规定,教师不写任何总结和工作汇报。除了教育工作计划和课时计划外,他无需拟定任何其他计划。

因为苏霍姆林斯基深知,没有了教师自身素养的提升,学校就谈不上任何发展。但是,对今天的中国来说,是不是每一个教师都“把读书作为精神的第一需要”,因而会将“自由支配的时间”用于“如饥似渴地读书”?有多少教师会为一节课而终生“吸收光的海洋”?

几年前我在外面讲课时,面对下面黑压压的听课老师曾搞过一个调查:“请有自己藏书的老师举手。”应者寥寥,这个结果反而让我很尴尬。后来我再也不做这样的调查了。但即使是凭感觉或者观察我周围的老师,我也禁不住叹息:不少叫人读书的“教书人”,自己却不读书——这真是某些中国教育者的悲哀,更是整个中国教育的致命隐患!

苏霍姆林斯基曾为教师大声疾呼:“教师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这对于学校是真正的威胁。”

他是想让老师们有时间学习。

可是,面对今天中国的现实,我想斗胆补充一句:“教师有了自由支配的时间而不学习,这对于个人(教师本人和他教的孩子)是真正的威胁。”

来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