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宝志禅师《十四科颂》浅释之十二

 摩诃般若波羅蜜 2019-12-15

宝志禅师《十四科颂》浅释之十二

(十二)境照不二

    禅师体离无明,烦恼从何处生。

    地狱天堂一相,涅槃生死空名。

    亦无贪嗔可断,亦无佛道可成。

    众生与佛平等,自然圣智惺惺。

    不为六尘所染,句句独契无生。

    正觉一念玄解,坦然三世皆平。

    非法非律自制,翛然真入圆成。

    绝此四句百非,如空无作无依。

释文:

真正的禅师啊,他们已经觉悟了如空寂静的心性法身,那空寂之心体本来就远离无明妄想;曾经的种种烦恼、执着,还会从哪里发生呢?从他们的空寂之心来观察,一切境界都如空寂静,所以说地狱和天堂都是平等一相;不生不灭的大涅槃和生死轮回呢,同样如空寂静,不过是空名字罢了,其中并无实质内容。

在这如空寂静的心性法身当中,既没有贪、嗔、痴三毒需要断除,也没有诸佛道果能够成就,因为它们都是空名字。那你该如何修行呢?时时了知一切众生与诸佛本就平等同在,你那天然本具的圣洁智慧就会明朗现前惺惺:清醒的样子,明了,明朗)

这心性法身与圣洁智慧啊,它不会被六尘境界所污染;你觉悟了它,一开口,每句话都会恰到好处契合无生妙理。这无生妙理何在?所谓如来正觉就是你那一念不变异的如如之心,其中玄妙你若能开解,再看过去、现在、未来这三世因因果果以及人世间的一切,都成了平坦光明的解脱大道。

见性的禅师们,既不需要依赖教法,也不需要依循戒律,他们随顺那如空寂静的心性法身就能够具有自在的自制力;于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当中,就能够真实证入圆满成就。那成就也不过就是如空寂静的心性法身,其中本来就没有所谓的“四句”和“百非”等见解执着;心性法身本就如空寂静,既没有任何造作,也没有任何依赖,而是天然独立,圆满圆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