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渚穴针刺治疗52年下腹痛 一例报告

 中医缘的图书馆 2019-12-15
                  一老年女性,74岁,52年前做月子时因为吃凉大米饭后出现下腹痛,无恶心,无腹泻,腹痛时有时无,治疗多次未效。近一年病情加重,来诊。

查体见脐下压痛,石门穴处。余无阳性体征。 石门穴为三焦经的募穴,这是针灸医生的第一反应。久病为虚,可否补三焦经?抱着试试看的想法,三焦属火,自是针刺其母穴中渚,针刺四十五分钟,针后石门穴处压痛缓解。

第二天来诊,病人诉昨天下午腹痛了四十分钟,余无再痛,效不更方,继续针刺中渚。

第三天来诊,昨天未腹痛,继续巩固针刺两次。 52年腹痛,四针而愈。因效宏特做记录。

思考:该病例是病人52年前坐月子时因吃凉大米饭引起的下腹痛。病人生产后体虚,元气大伤,再因寒凉入腹,寒气凝结下腹而引起的。《十四经发挥.手少阳三焦之经》中描述三焦“……当胃上口以属上焦,于中脘以属中焦,于阴交以属下焦也……”。《外经微言.考订经脉篇》三焦“……之上焦,散布其气而络绕于心包络,之中焦,又下膈入络膀胱,以约下焦。……”三焦之气往来于上中下腹,下至膀胱,流经石门穴。石门名意指任脉气血中的水湿在此再一次冷缩,病人因体虚时进冷食,内外相加,故寒留石门,凝结而腹痛。 病人久痛不愈考虑为体虚血凝所致,遂选右侧中渚一穴。中渚穴在五腧穴中为三焦经之腧穴,属木,三焦火也,木生火,故为三焦母穴。“往者为逆,来着为顺”,故顺三焦经走形而行补法。中渚穴主要治疗头颈部及腰痛诸证,而未见报道用中渚穴治疗下腹痛报道。根据脏腑经络理论选取中渚穴,再次证明了古中医理论的正确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