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美嵩口古镇】之二十二 《儒洋染西霞》

 柏涂hyzvi9113s 2019-12-15

▲摄影∣赖泽樟

儒洋染西霞

文〡方元茂

东坡村位于嵩口镇北部,东邻月洲、西连盖洋、南接下坂、北毗三峰,距镇三公里,村落总面积十二平方公里,有阔濑、东坡两个自然村。村内的西霞厝,在嵩口古民居文化中堪称“中洋合璧”。

▲摄影∣赖泽樟

西霞厝既传承文化而书香飘第,又独树一帜而个性迥异。

其一、以儒家经典修家。

门额横联“爰得我所”“职思其位”各引自儒家经典《诗经》《周易》。

“爰得我所”语出《诗经》之《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爰得我所”原意是“安居的好去处”,厝主之意是“找到安居乐业的乐土”。

“职思其位”词出《周易·艮》:“《象》曰: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本意:考虑事情不超过自己的职责能力范畴,不把精力浪费在自己其实并不了解、也无法施加影响的事情上,知道什么是自己该做的和不该做的。主人借喻诫勉族人矩守分、实做事。

▲图片提供∣方元茂

其二、以科考、功名齐身。

厝内“捷报”多处,可辨析者有三。之一:有“陈云□”“乡荐中式”“京报”字样,表明主人“陈云□”中过举人;之二:从“中式”残存的字迹看,估测是“闱中式”①,说明厝内有人中过秀才以上的功名;之三:“贵府老爷陈际唐奉旨准授布政使司理问②,遇缺即补,荣任高升。”

▲摄影∣赖泽樟

其三、以诗佳作明心境。

墙头诗录自唐朝司空图③的《二十四诗品》。东南边的为第四品《沉著》:“绿林野室,落日气清。脱巾独步,时闻鸟声。鸿雁不来,之子远行。所思不远,若为平生。海风碧云,夜渚月明。如有佳语,大河前横。”西南边的为第六品《典雅》:“玉壶买春,赏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阴,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图片提供∣方元茂

其四、借题发挥求自由。

书斋墙上的彩绘中有琴、棋、书、画四个场景,取材于《联芳楼记》④。《联芳楼记》是明代小说《剪灯新话》⑤中的一篇反叛型爱情小说。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市民文学繁荣,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产生,市民要求冲破封建礼教的禁锢,追求个人幸福。《联芳楼记》反映了新生产方式出现后的时代要求。

▲图片提供∣方元茂

陈氏族谱记载:从明代朱元璋时开始,就有族人在官船做水手,往来于琉球群岛⑥与福州之间;但是壁画并未以中国和琉球的关系为题材,反而体现阿拉伯风格的人物和建筑。

▲图片提供∣方元茂

阿拉伯古称大食。七世纪中唐代文献将阿拉伯人称为多食、多氏、大寔;十世纪中以后的宋代文献多称作大食。大食帝国与唐王朝大致建立于同时,七世纪后半期起,双方交往日益频繁;唐末宋初,商旅行人大量聚居于广州、泉州、洪州(南昌)、扬州等地,多者达数万人。

西霞厝“洋彩”,今人或曰是“海上丝绸之路”画,或云乃“郑和下西洋”画;更有甚者,两者混谈。

▲摄影∣赖泽樟

先说郑和下西洋。

郑和船队,从南京龙江港起航,在江苏太仓的刘家湾集结,再停泊长乐的太平港,以候季风。东北季风来临,郑和船队从闽江口出发,历经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洲东岸、红海沿岸⑦。

有三个问题质疑“洋彩”的“郑和下西洋”论:

⑴明代官方海外经济关系叫“朝贡”⑧,郑和船队以宣扬明威为目的,不具真正意义上的商业活动性质。

⑵对比郑和驶用的船只,画上的船,明显为民船非官船;画上的建筑物为富宅而非官邸,画面亦无外交礼仪场景。

⑶陈氏即使有人在郑和船队当船工,在讲究门第之别的中世纪,船工不可能逾越社会鸿沟而与国外豪门有深交之缘。

所以,“洋彩”反映陈氏先祖随郑和下西洋之说,于理不通、于事不符。

▲摄影∣赖泽樟

再看海上丝绸之路。

宋元时期,我国造船技术、航海技术大幅提高,加以指南针运用于航海,全面提升了商船远洋航行能力,私人海上贸易也得到快速发展,由此引发的大规模海外贸易活动,史称“海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港口有广州、泉州、宁波主港和其他支港,中心航线是东南海—中南半岛—南海—印度洋—红海—东非—欧洲⑨;我国输往世界各地的主要货物有丝绸、瓷器、茶叶。泉州成为当时国内第一大港,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并称世界大港,泉州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认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之一。

▲摄影∣赖泽樟

支持“洋彩”的“海上丝绸之路论”理由会充分些:

⑴古代嵩口,“五县”商品汇聚地,货物经大樟溪输往闽江口,转运泉州后出海漂洋。

⑵出洋的巨商与阿拉伯的富商,地位相等;因此他们才有机会深入了解阿拉伯的风土人情,把留下的深刻印象在回国后作画纪念。

⑶“民船”“富宅”可证双方乃民间商贸往来。

⑷画者必须有很好的文化、绘画功底,西霞倡导“读我书”,族人具备这个素养。

综合以上信息,可以推测:西霞厝先人在海外有与阿拉伯人交往的经历,“海上丝绸之路”为其最佳途径。

西霞厝的最大历史价值有二:其一,受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主人追求、憧憬婚姻自主、恋爱自由,赞赏李贽、黄宗羲等人思想,敢于挑战“正统”;其二,厝主涉洋意识形态鲜明,在封闭的封建时代里亦是个难得的创举。此二者,在嵩口古民居文化中均居领先地位。

▲摄影∣赖泽樟

    注:

    ①闱,科举时代对考场、试院的称谓;中式,固有的格式,指科考模式。

    ②明清时,“理问所”为布政使司所属机构,设理问一人,初为正四品,后为从六品,下属有副理部、提控案牍各一人。

     ③司空图,河中余乡(今山西运城永济)人,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司空图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其诗三卷。

④《联芳楼记》节录:

“吴郡富室有姓薛者,至正初,居于阊阖门外,以粜米为业。有二女,长曰兰英,次曰蕙英,皆聪明秀丽。能为诗赋。遂于宅后建一楼以处之,名曰兰蕙联芳之楼。……

其楼下瞰官河,舟楫皆经过焉。昆山有郑生者,亦甲族。其父与薛素厚,乃令生兴贩于郡。至则泊舟楼下,依薛为主。……

夏月于船首澡浴,二女于窗隙窥见之,以荔枝一双投下。生虽会其意,……忽闻楼窗哑然有声,顾盼之顷,则二女以秋千绒索,垂一竹兜,坠于其前。生乃乘之而上。既见,喜极不能言,相携入寝,尽缱绻之意焉。

……女之父见其盘桓不去,亦颇疑之。……然事已如此,无可奈何,顾生亦少年标致,门户亦正相敌,乃以书抵生之父,喻其意。生父如其所请。仍命媒氏通二姓之好,问名纳采,赘以为婿。是时生年二十有二,长女年二十,幼女年十八矣。……

▲摄影∣赖泽樟

⑤《剪灯新话》,明代文言短篇小说,洪武十一年(1378)编订成帙,以抄本流行,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禁毁小说,主描男女之爱、人鬼相恋之情。

⑥古代硫球主要指琉球列岛即现在的日本冲绳县;原来是中国的一个附属王国,于19世纪70年代被日本吞并。

⑦郑和下西洋到过当时33个国家和地区,现在国家划分包括越南、泰国、柬埔寨、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汶莱、孟加拉、印度、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也门、伊朗、阿曼、沙特阿拉伯、索马里、坦桑尼亚、肯尼亚。

⑧朝贡贸易,古代封建政府与海外诸国官方的进贡和回赐关系,未具商贸性质。

⑨历代海上丝路,亦可分三大航线。东洋航线:中国沿海港口至朝鲜、日本。南洋航线:中国沿海港口至东南亚诸国。西洋航线:中国沿海港口至南亚、阿拉伯和东非沿海诸国。

▲摄影∣赖泽樟

图片提供:永泰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编辑:卢凌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