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朝的锦衣卫、东厂、西厂、内行厂有什么关系?哪个权力更大? 【转】

 翰墨书香0008 2019-12-16

看过电影《绣春刀》系列、《锦衣卫》的朋友,应该对明朝的锦衣卫印象深刻。锦衣卫的前身为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后改称“亲军都尉府”,统辖仪鸾司,掌管皇帝仪仗和侍卫。洪武十五年(1382年),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改设锦衣卫。在明朝的厂卫机构中,锦衣卫是最早设立的,也即始于朱元璋在位时。当然,在其他明朝的影视剧中,我们还看到了权势不输锦衣卫的东厂、西厂、内行厂。相对于锦衣卫,东厂、西厂、内行厂都是宦官执掌的。那么,问题来了,明朝的锦衣卫、东厂、西厂、内行厂有什么关系?哪个权力更大?

一、锦衣卫

首先,锦衣卫作为皇帝侍卫的机构,主要职能为“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在明朝时期,锦衣卫的首领称为锦衣卫指挥使,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直接向皇帝负责。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亲国戚。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针对文武百官,锦衣卫也可能参与到战争中,也即承担收集信息、策反敌将的工作。在明朝的厂卫机构中,锦衣卫原本是能够和东厂、西厂、内行厂平起平坐的。但是,因为东厂、西厂、内行厂的首领,往往是皇帝信任的宦官担任,因此,锦衣卫逐渐成为东厂、西厂、内行厂的下级,比如东厂下令要抓捕某人,锦衣卫就需要去执行。

二、东厂

锦衣卫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所设立,而东厂则是始于明成祖朱棣登基称帝后。众所周知,明成祖朱棣的皇位,是通过造反取得的。因此,即便是掌握大权后,朱棣依然心中不安,所以设立了东厂。东、西厂或内行厂的头目,多由司礼监太监充任。管东厂的太监称为“督主”,经常以司礼监秉笔太监或其他太监兼任。在明朝时期,锦衣卫是百官和百姓都会监督。但是,就东厂来说,除了官民之外,还可以监督锦衣卫,这也是锦衣卫地位低于东厂的重要原因。比如锦衣卫要和东厂为敌的话,那么后者完全可以在皇帝面前对锦衣卫谗言,反过来,锦衣卫想要对付东厂,则比较难了。

三、西厂

明宪宗朱见深这位皇帝在位时,于成化十三年(1477年)于东厂之外增设西厂,与东厂及锦衣卫合称厂卫,用太监汪直为提督,其权力超过东厂,活动范围自京师遍及各地。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在明朝厂卫机构中,西厂可谓后来居上,其权势更是在锦衣卫、东厂之上。不过,西厂前后只有两任提督,分别是汪直和谷大用。这是因为权势过大的西厂,遭到了明朝百官的抵制。正所谓过犹不及,或者说是树大招风,西厂后来的行为,显然违背了明宪宗朱见深设立他的初衷,对于明宪宗朱见深来说,希望借助于西厂来说京城内外的情况,但是,西厂却借此来残害忠良,最终被明朝皇帝所废除。

四、内行厂

到了明武宗朱厚照这位皇帝在位时,不仅重新设立了西厂,由太监谷大用执掌。而且,因为宦官刘瑾无法全面掌握西厂和东厂,也即东厂、西厂的首领太监和他互相争权,所以,刘瑾又自建了一个内行厂,由本人直接统领,其职能与东、西两厂一样,但侦缉范围更大,甚至包括东西厂和锦衣卫。所以,非常明显的是,对于明朝的厂卫机构来说,可谓一个比一个厉害,也即后设立的,往往要比之前设立的权力更大。

就内行厂来说,因为其首领太监刘瑾受到明武宗朱厚照的重用,促使内行厂可以直接监督锦衣卫、东厂、西厂。换而言之,内行厂的权势和地位,已经凌驾于前三者之上。当然,内行厂可谓一设立就达到了巅峰,所以其跌落谷底也要比别人快。公元1510年,设立不过数年时间的内行厂,因为刘瑾的倒台,所以和西厂一起被废除了。

最后,总的来说,在明朝的厂卫机构中,内行厂和西厂虽然权力最大,但是,其不过是昙花一现,在明朝200多年的历史中,还是锦衣卫和东厂几乎贯穿其中。就东厂和锦衣卫来说,虽然二者的职能比较相似,但是,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锦衣卫属于外官,奏事需用奏疏,还有勋戚及其子弟参加,不如东厂太监亲近,故厂的势力总要大于卫。比如魏忠贤执掌东厂的时候,锦衣卫完全被东厂所驱使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