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则天举行封禅大典,为何不去泰山而选择嵩山?

 河洛摄闻记 2019-12-16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称“神都”,建立武周,至此,武则天从唐高宗李治的皇后,转身变成了武周的皇帝,可以说相当惊世骇俗。

不过,武则天统治期间,对洛阳情有独钟,不仅将国都从长安迁到洛阳,而且在洛阳大兴土木,甚至就连举行封禅大典,也没有去历代帝王都青睐有加的泰山,而选择了嵩山。

其实,武则天在没有称帝之前,就参加过一次封禅活动,这就是唐高宗李治的封禅泰山,而当时武则天是以皇后的身份参加的,而且也是第一个登临泰山封禅的皇后。泰山封禅是中国古代一种规格最高的祭祀仪式。其仪式包括“封”和“禅”两部分,所谓“封”,就是在泰山之顶聚土筑圆台以祭天帝,增泰山之高以表功归于天;所谓“禅”,就是在泰山之下的小山丘上积土筑方坛以祭地神,增大地之厚以报福广恩厚。两个坛的形状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古人相信“天圆地方”。封禅最早起于春秋战国时代。当时齐、鲁的一些儒生看到诸侯争霸有趋于统一的趋势,就提出了这种设想。他们认为泰山为天下最高的山为天下最高的山,人间的最高统治者就应当到泰山上去祭祀至高无上的天帝。封神并不是可以随意进行的,只有“授予天命”的帝王才可以举行封禅典礼。

在唐高宗之前,史书明确记载的只有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三个帝王举行过封禅泰山大典,而到了唐高宗李治时期,也曾有数位官员建议封禅,都被李治回绝了。麟德年间,唐朝国力强盛,国泰民安,万邦悦服,百业兴盛。物质比太宗时期丰厚,国库银两也不在话下,便又有官员上奏提出封禅。此时,皇帝已有封禅之心,但恐官员反对,便把奏折悄悄压了下来,只在私下和武则天提了一下。武则天闻听大喜,立即赞同李治封禅。李治连忙反驳道:“先帝太宗皇帝功德兼备,由汉朝以来无人能及,却未行封禅。朕承奉鸿业十多年,并没有什么大作为,却要封禅礼,恐怕后世会有所议论。”武则天听罢,连忙劝道:“陛下自永徽以来,任用贤能,民和岁秥,攻克突厥,平定高丽文治武功远可以与秦皇汉武媲美,近可以与高祖太宗相当。陛下以封禅的形式宣示天下,这样才能回报上苍,成就更加轰烈的伟业!”于是,唐高宗便在泰山举行了封禅大典,武则天以皇后的名义参加亚献,也就是唐高宗祭天,武则天祭地,这也是第一个登临泰山参加封禅大典的皇后。

双束碑,相传是唐高宗和武则天合立的石碑

等到武则天称帝之后,除了建都洛阳外,也希望再来一次封禅大典,向天地汇报自己的功劳,《资治通鉴》载:“腊月,甲戌,太后发神都,甲申,封神岳;赦天下,改元万岁登封,天下百姓无出今年租税;大酺九日。丁亥,禅少室;乙丑,御朝觐坛受贺;癸巳,还宫;甲午,谒太子庙。二月辛巳,尊神岳天中王为神岳天中皇帝,灵妃为天中皇后,启为齐圣皇帝,封启母神为玉京太后。”

公元696年,73岁的武则天“癖丹掖,开紫微,抚元虬,按黄道”,率文武百官、千军万马浩浩荡荡向嵩山进发,开始了对嵩山的正式封禅。到达嵩阳后,武则天按仪注进行了斋戒。之后,武则天“御金跸、登玉舆,环拱百神,导从群后”,登上了中岳之巅峻极峰。在峻极峰顶的登封坛,武则天“戴圆冕,披大裘,登三垓,植四邸”,祀昊天上帝。这一天,武则天大赦天下,改元为万岁登封。十四日,武则天在嵩山万羊冈封祀坛禅祭后土。至此,完成了整个封禅大礼。在这次封禅大典中,她追封嵩岳山神天中王为“神岳天中皇帝”,并将天灵妃封为天中皇后。至此,中岳神由山神而天中王,由天中王而登上了天中皇帝之尊。武则天封禅嵩山之事,刻在了《升中述志碑》上,立于封祀坛附近,同时又令李峤作《大周降禅碑》,崔融作《朝觐坛碑》以记之,还令武三思作《大周封祀坛碑》,李峤作《周封中岳碑》立于封祀坛处。此后,武则天先后多次来到嵩山封禅,不仅于此,还在晚年在峻极峰顶投下过“除罪金简”。武则天金简的简文传递了许多文化与历史信息:武则天金简上所书主要内容为“谨诣中岳嵩高山门,投金简一通,迄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三官九府”是道教天、地、水三神及其所配宫府。《仪礼·觐礼》篇称;“祭天燔柴,祭山丘陵升,祭船沉,祭地瘗”。道教产生后将治病驱邪的“三官手书”确立为天、地、水三神,三官各有三府共为九府。如今,在河南博物馆内,便收藏着武曌金简,见证了这段历史。

武则天嵩山封禅之后,改嵩阳县为登封县,改阳城县为告成县,以示她“登”嵩山“封”中岳,大功“告成”。“登封”与“告成”之名,一直沿用至今天。武则天自以为嵩山神奇灵验,对嵩山更加崇拜。封禅之后又多次来到嵩山,或者避暑、或者游玩、或者祷告、或者养病。她在嵩山又是建离宫、行宫,又是祭祀、参拜,投放金简。中岳嵩山成了她的后花园、休养所、避暑和求神拜佛的场所。那么,为何武则天对嵩山如何偏爱,甚至多次封禅呢?大概原因如下:

1、武则天崇尚周朝,以周朝后人自诩

嵩山位于天下之中,而泰山则是位于山东之地,从地理位置上来说,嵩山比泰山更能彰显中原至尊的地位,嵩山本就是上古周朝的圣山,传说周武王、周成王都曾经把祭祀之地选在了嵩山。《史记》有载:‘三代之君皆在河洛之间,故嵩高为中岳,而四岳各如其方’。武则天崇尚周朝,又自诩周朝后裔,还以周为国号,当然要以老祖宗的圣山为尊。

2、武则天曾以唐高宗皇后身份封禅泰山,再去未免尴尬

在不久前,武则天刚参加了封禅泰山,而且是以皇后名义参加亚献祭地,保佑大唐国泰民安、五谷丰登,现在再去泰山祈求武周国运绵长,千秋万代,不仅过于尴尬而且滑稽,恐怕也会惹怒上天,而且给天下非常不舒服的感觉。

3、强化洛阳天下之中的印象

众所周知,唐朝建立之后,定都长安,如今武则天迁都洛阳,为了强化天下之中的印象,山位居天中,地近神都洛阳,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嵩山位居五岳之中,四岳环拱,众星拱月,唯中独尊。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就是正,“中”就是中心、核心。嵩山为五岳之中、万物之轴,恰好符合武氏自诩“圣母”、“国主”的主观意愿。而且泰山在山东,儒家文化强烈,嵩山地处中原,道家文化浓重,武则天更加偏爱道家文化,渴望长生不老羽化成仙。

或许正是上述原因,才让武则天没有前往泰山,而是在嵩山举行多次封禅大典,实现了自己的心愿,也给嵩山留下了众多的印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