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捞鱼 -(428)城市中的长廊公园:(搏浪斗潮二)

 zjh捞鱼360 2019-12-17



    萧山围垦历史悠久。南沙这块土地实际上是南大亹淤塞后以萧绍农民自发为主围垦而成的(除赭山、南阳、河庄一带系清嘉庆十八年(1813)由海宁改隶萧山之土地外);清乾隆年间,用“龙康”治水患,“龙康”漂到哪里堤坝筑到哪里。民国时期大规模“坍江”前南沙大堤以外的几十亩沙地,亦系以农民自发为主的围垦。这种“涂涨就开垦,‘坍江’就逃难”的围垦,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围垦,有根本区别:前者随钱塘江流道的变迁而变迁,缺乏主动性,后者是有意识的治江、促淤、围涂。以农民自发为主的围垦,在建国后尽管仍然多次出现,但因已纳入钱塘江整治总体规划,因而有了永久成陆之可能。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统一认识,从思想上到行动上将治江与围涂真正结合起来,协同作战,则是在60年代中期。1966年下半年,省、杭州市、萧山县联合在九号坝下游凹囊内围得毛地2.25万亩,揭开了萧山大规模围涂的序幕,其中英雄金天佑在造闸工具掉入水中时,不顾寒冷跳入水中打捞工具,潜水一个下午终于将工具打捞上来,后受刺激积劳成病早年去世。金家后人主张用科技的办法去抗争大自然灾害。从那时起,一期期大规模的围涂应运而生,至1995年,共进行了17期万亩以上的围涂,其中的几次围涂战役在萧山围垦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钱江涌潮是由于杭州湾巨大的喇叭口地形和月亮对潮汐引力的共同作用所形成的.下图波浪型的城雕象征了排山倒海的钱江涌潮.
 

 

连续的温暖天气,使公园仍然呈现一派金秋景象.
 

 

 

 

火红的枫叶更为公园增添了斑斓的色彩.
 

 

 

 

围垦挖沙担土的群雕,再现了萧山人向滩涂争地,向海滩要粮,搏浪斗潮的峥嵘岁月.
 

抢潮头鱼是当时萧山南沙人充满风险的一绝.
 

 

 

 

 

由于时间有限,萧山北塘长廊公园暂时向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亲们喜欢.谢谢欣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