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职场综艺《令人心动的offer》,其中8位实习律师的小心翼翼与战战兢兢真实地呈现了职场新人的状态,一时间将我拉回初入职场的时光。 对于职场新人来说,最大的挑战大概就是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角色转变,这个转变既包括了工作中以结果为导向,以价值为指标的衡量模式,也包括了人际里普遍互为竞争关系的特质。 从职场新人到职场老司机,有的人只用了不到3个月,大部分人可能要6个月至1年,而有些人即使3年过去了,做起事情来依然是一套学生思维。 究竟是什么影响了人们从职场菜鸟到老手的发展过程?我们又有什么办法能够让新手在短期内就全面突破,快速成为专业的职场人呢? 【1】该不该做,看本职工作!我们如何定义“职场新人”,将决定这个阶段我们处理事务的态度和策略。
以上是我们经常听到的老员工给新人的“忠实建议”,这些建议都没错,但是因为一概而论很容易造成误导。 我想说的是,职场新人只是一个暂时的状态,不是身份!从入职的那一刻开始,你的身份就已经是一名职场人,所有的努力都要以“早日成为合格甚至优秀的职场人”为核心目标。 现实中却有大批的新人为“职场新人身份”所累,不管是分内之事还是同事的委托,做事情慎之又慎,不敢索要,不敢拒绝,导致职场之路一开始就举步维艰。 小T就是这样的人,刚入职时十分谦卑低调,对于老员工的交付有求必应,不管是打印资料,送文件去盖章,整理表格数据这样的办公琐事,还是帮部门清理工位,“顺路”买个早点,帮隔壁部门网上收集资料这样的后勤杂务,她都加班加点一一完成,似乎完全忘记了自己文案策划这一最重要的本职工作。 和小T同时入职的新员工小Y则完全不同,小Y除了顺手,非本职工作的杂事一概态度明确地拒绝了,几天下来大家心里也都有谱了,几乎没有人再开口请他帮忙。 一段时间后,小T才发现同事们,包括与她一样的新进职员小Y的工作状态都从容有序,只有自己一直忙得一团乱麻。 很快考核结果出来了,小Y得到了部门领导和带教主管一致的认可,而小T只得到了“希望你做事情能够有更多的思考,更加用心”这样的评价。 小T额外吃的这些苦,多干的活并没有给她带来一个好的考核结果,反而因为时间被过度占用导致本职工作质量不高,连基本的时间投入都无法保障,又怎么能在项目中做到“勤思考,多用心”呢? 初入职场,你可能没有经验,会有很多人告诉你应该如何如何,但最应该的是,做一切能让能力匹配岗位要求的努力,像公司里优秀的员工那样思考和工作。 【2】做好“简单”的工作我刚入职场的时候,在一家安防公司的外贸部实习,同一批的实习生有10来人。 入职的第一个月,部门安排我们学习大量的产品资料。 绝大部分没有理工科背景的实习生对着枯燥的技术参数,不到3天时间,个个都像霜打的茄子。 大家纷纷开始拉小群聊八卦,有不少人表示想开始开发客户,我还清晰地记得领导当时这样说:
接下来的两个月,部门分别安排了轮岗和英文产品说明书编写。 三个月后,迎来了实习考核,考核内容主要就是产品知识。我因为这3个月还不算懈怠,在考核中取得了最高考核分。 接下来我们被各自的主管领回去正式进入外贸工作 ,从各个平台的询盘回复开始,分配到的询盘我们可以全权自行把控,只要求邮件全部抄送给主管。 不多久的一天,主管突然找到我说,他手上有一个新客户,他自己忙不过来,问我是否愿意跟进维护,我当时心中暗喜,岂有不愿意的道理! 我原本以为是一个小客户,没想到对方对我们公司和产品也颇有了解,三五封来往邮件下来,居然就确立了5万+美金的订单。 ———这在我们公司算不上什么大单,但对于实习生来说,这就是天大的单子,光是提成就顶我好几个月的实习工资。 后来我渐渐在公司立足,和主管也熟络起来,问起当初怎么就敢把这单子交给我,他淡淡说了一句:“我感觉你做起事情来还是蛮靠谱的。” 现在回想起这段实习经历和第一份工作,事情的始末也变得清晰明了。 主管所说的”靠谱“,大概就是能把当初那些”简单“的事情做好吧,若不是那3个月的实习考核,若不是那任由我们自行把控却要抄送给他的询盘邮件,他又怎么能判断出谁靠谱呢? 新人刚入职场,员工和公司除了一份简历和数次面试谈话,没有多少实际的接触。 彼此的磨合与试探,正是在这简单的事务中一来一回达成的,能不能委派重要工作,基本上也是这个阶段得出结论。 所以,每一次看似简单的任务,其实都是职场新人赢取公司关注和信任的契机,也只有这些能做好“简单工作”的人才能逐渐获得公司的资源倾斜。 【3】工作完成质量,超出预期 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 如果老板委派给你一个很重要的信息整理工作,并要求你把整理好的文档发到他的微信上。你会怎么做? 实习生A用word写好文档后,直接把word文件发到了老板微信。 实习生B写好后,多花了半个小时把内容编辑成了公众号图文信息,再推送给了老板。后面几次类似的工作,A和B均如此操作。 虽然整理的内容差距不大,但很快所有重要的整理工作都交给了B,优先级低的任务交给了A。 对A来说,这是好事吗?当然不是。B后来的薪资很快就上涨了,A只能原地踏步。 实习生A和B之间的差距是什么? 表面上看是推送公众号图文的这个细节,方便老板阅读,因为word即使在电脑上排版再精美,到了手机上都会因为兼容问题十分紧凑,导致阅读体验差。 实际上A的这一个举动把任务完成质量推到了一个超乎期待的程度上,而B虽然完成工作,但验收时总感觉差强人意。 职场新人,面对能接触到的有限任务,如何做到完成质量超出预期呢?
每个任务,在行动之前有一个问题必须要问清楚:任务要做到什么程度,也即验收标准? 只有目标本身是清晰的,任务才可能被执行达标,如果老板的标准是A,而你很努力达到了你认可的B标准,最后也只能得到不合格的评价。 这一问的难度就在于,老板通常只会告诉你要一个文档,而不会告诉你要清晰易读,还可能要传阅给他人的文档,老板无法直接表达的这部分标准,我们称之为隐含标准,而隐含标准正是超预期完成任务的突破口。
检验一项任务完成是否出色,最基本的方式是换位思考,把自己想象成任务委派者,做完任务以后,自己先按照验收流程使用一遍。 在这个过程中发现的可以提升的地方,也正是可以做到超预期的地方。 比如整理好的文档发给自己的微信,这样很快就能发现文档在微信端的排版问题,而案例中的实习生A正是因为解决了排版和传播问题,做到了超预期。 职场与学校的区别在于,我们的任务提交以后,被对待的方式是完全不同的。 老师做的是“批改”,会给你清晰明确的反馈甚至修改引导,而领导做的是“评判”,他收到什么样的任务成果,你在他心目中就匹配什么样的评价,他做评判,但不一定会反馈给你。 就像案例中的B,老板不会告诉你要怎么修改,而是对你形成判断,然后重要工作都绕开你,同时绕开的还有升职加薪的机会。 每一个职场高手,都曾是菜鸟,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职场新人,最终都能成为高手。 初入职场,如果不能快速破局,就只能等着出局! 以上3点,从该不该做,到怎么做,再到怎么做到超预期,希望在职场路上,能帮你快速破局。 作者:Y点点,叶小鱼文案训练营6期优秀学员,静能码字,动能暴走的非标准“工科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