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各位亲爱的小朋友,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有机会来和大家聊一聊神话。 都说“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盘古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创世大神,他创造了这个世界,创造了这个宇宙,创造了这个自然,创造了天地人。另外,在我们中华民族的神话中,还有一位资深老妈咪——女娲。女娲是负责造人的,她创造了我们人类。所以,我今天给各位老师、各位小朋友汇报的标题是:盘古开天与女娲造人神话的文化破译。 为什么要进行文化破译?盘古开天,为什么盘古是从蛋里生出来的,而且是从鸡蛋里生出来的?女娲造人,为什么女娲是用泥巴造人,而且是用黄色的泥巴造人?这里面都是有讲究的。我今天下午就来讲讲,为什么盘古是从蛋里开辟了天地,而且是从鸡蛋里开辟了天地,女娲为什么是用泥巴造人,而且是用黄泥巴造人的。 首先我们来看原始的神话故事《盘古开天辟地》: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后乃有三皇。 这个故事来自三国时期的吴国,有一个神话学家、历史学家,名叫徐整,他写了一本书,叫《五运历年纪》,这本书现在已经失传了,但是宋朝的《艺文类聚》的卷一引用了这则故事。要是《艺文类聚》没有引用,我们都不知道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从神话的谱系和次序来讲,是先有宇宙天地,然后才有人类,也就是说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应该产生得非常古老,但是这个故事直到三国时候吴国的徐整才记录下来,出现得比较晚。关于这个故事是不是中国本土的,学术界有争论。有的说这来自于古代印度,有的说这来自古巴比伦。我个人认为,这个故事是由中国本土产生的,应当是先秦以前的中国神话,先秦以前的历史文献没有记载,后来才被三国的徐整记入《五运历年纪》。 “天地浑沌如鸡子。”“浑沌”,在《庄子》一书中就有这样一个神话,说一位大神叫浑沌,没有七窍,有人觉得这样不好,就每天去给它凿一个窍,七天之后,浑沌就被削死了,浑沌就不存在了。实际上浑沌是中国最早的开辟大神,它还有一个外号,叫做“鸿蒙”。“鸡子”,不是小鸡的意思,指的是鸡蛋。天地是浑圆的,就像一颗鸡蛋,盘古生长在其中,长了十万八千年,他在里面开天辟地。在许多的民间传说中,盘古是用一把斧头来开天辟地的,他拿斧头砍啊砍啊,就砍出了天和地。天地是怎么形成的呢?“阳清为天,阴浊为地。”“阳清”就是指鸡蛋的清,就变成了天,“阴浊”就是指鸡蛋的黄,就变成了地。也就是说,轻而清的阳气上升为天,重而浊的阴气下沉为地。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出,在中华民族的神话之中,天是阳的,地是阴的,天是清的,地是浊的,构成了一个对立统一的关系。通常我们都说世界是矛盾的,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矛盾的对立双方是互相转化的。事实上,这种思想并不完全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不是讲世界是矛盾的,而是讲世界是阴阳的。“阴阳”这一对概念比“矛盾”这一对概念要深邃得多,伟大得多,更符合东方文化传统。为什么?因为矛和盾是有矛就没有盾,有盾就没有矛,是一个你死我活的关系,而阴阳是一个互相倚靠的关系,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倚靠着我,我背靠着你,是这样一个互为倚靠、互为帮助的关系。我们看这幅图: 太极图 这是中国古老的太极图。我们看太极图里的阴阳鱼是一分为二的,阳鱼的眼睛是黑的,是阴鱼的颜色,而阴鱼的眼睛是白的,是阳鱼的颜色,阳中有阴,阴中有阳,而且图形是S型的,S型就表明了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阴阳所追求的境界是和谐,矛盾所追求的境界是冲突,中国人所追求的是阴阳的关系,而不是矛盾的关系,是和谐的关系,而不是斗争的关系,冲突的关系。 “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盘古生长在其中,一天有多种变化,比天、地都要神圣。“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也每天长高一丈,如此又过了十万八千年。“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天越来越高,高到了极点;地越来越厚,厚到了极点;盘古越来越高,高到了极点。“后乃有三皇。”盘古开天辟地以后才出现世间的三皇。三皇一般指的是天皇、地皇、人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数字开始于一,建立于三,成熟于五,盛大于七,终止于九,因此天距离地有九万里。“天去地九万里”,表面是说天距离地有九万里,实际上是说又经过一万八千年后,盘古自己也变成了九万里高的顶天立地的巨人,像一根柱子一样撑着天和地,使它们不再变成过去的混沌状态。中国人认为九是个极数。什么叫极数?就是最大的数,所以到了这个数就达到登峰造极了。我们可以看到先秦很多神话故事中,都说到九万里,比如《庄子·逍遥游》描写大鹏也是飞到九万里的高空。 这里面要注意的是,造天地的物质与环境,是一颗鸡蛋。蛋在古代又叫做卵,所以鸡子在古代又叫做鸡卵,我们现在叫鸡蛋。说宇宙产生于鸡卵这样的神话,叫做宇宙卵神话,或者叫宇宙蛋神话。 宇宙卵 还有一个与盘古有关的神话故事,就是《盘古垂死化身》,这则神话故事载于清朝马骕(sù)《绎史》卷一里引用的《五运历年纪》: “天气蒙鸿,萌芽兹始,遂分天地,肇立乾坤,启阴感阳,分布元气,乃孕中和,是为人也。”“蒙鸿”就是“鸿蒙”,这是“倒言”,就是词序是倒过来的。这几句话的意思是,天地自然宇宙还没诞生之前,整个世界就是朦朦胧胧的无边无际的一团大气。大气不断地运动,一切都从这里萌芽滋生,天地也从这里开始分别。阳气不断上升,于是产生了天空;阴气不断凝聚,于是形成了大地。阴阳之气不断地运动变化,于是孕育产生了世间万物,而最中和的就是被称为万物之灵的人。 “首生盘古,垂死化身。”盘古开天辟地后,天地间只有他一个人。盘古到了快死亡的时候,他的身体就变成了各种各样的东西。“气成风云,声为雷霆。”他口里呼出的气就变成了风和云,他的呼喊声就变成了天上的雷声。“左眼为日,右眼为月。”他左边的眼睛变成了太阳,右边的眼睛变成了月亮。“盘古开天地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盘古开天辟地以后,他的四肢就变成了天边的四根擎天大柱,他的躯体就变成了五座大山。“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他的血液变成了江河,他的筋脉变成了道路。“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他的肌肉变成了田地,他的头发和胡须变成了星星。“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他的头发和汗毛变成了花草和树木,他的牙齿和骨头变成了金属和石头。“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他身上的精气和骨髓变成了珍珠和美玉,他流出来的汗变成了雨露和甘霖。“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氓。”他身上各种各样的虫,随着风吹,慢慢地就变成了黎民百姓。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盘古不仅开辟了天地,还创造了万物,包括人类。 中华民族的神话中,蛋不但能够生出宇宙,生出天地,生出自然,而且还可以生人。神话传说有娀(sōng)氏之女、帝喾(kù)之妻简狄吞燕卵生商人始祖契(xiè)。《吕氏春秋·音初篇》中说:“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 商殷的始祖是契,他的母亲叫做简狄,她是有娀氏的女儿、帝喾的妃子。有一天,简狄她们三个人走到野外去洗澡,看到玄鸟也就是小燕子从天上飞下来,生了两个蛋,就捡起来,将这两个蛋吞了下去,神奇的一幕就发生了,简狄有喜了,生下了契。这则神话故事《诗经》里也写到了。《诗经·商颂》里有一首诗叫做《玄鸟》,《玄鸟》里有这样两句诗:“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天就是天帝、上帝,命就是命令,玄鸟就是燕子,天帝命令燕子飞到人间来,生下来两颗蛋,被一个叫简狄的人捡到了,吞吃了,就怀孕了,生了商人的始祖契。 这就是一个蛋生人的神话。吃了蛋就怀了孕,生出了人,这叫做感生神话,就是接触了一个东西,就怀孕了,生人了。 禽类、龟、蛇所产的蛋,先秦到西汉的时候都不叫蛋,叫做卵,鸡卵、鸭卵、龟卵、蛇卵,即鸡蛋、鸭蛋、龟蛋、蛇蛋;从东汉一直到隋唐时期,则叫子,如鸡子、鸭子、龟子、蛇子等;从宋朝开始,就叫做蛋了,一直叫到现在,如鸡蛋、鸭蛋、鹅蛋、龟蛋、蛇蛋等等。 甲骨文中没有“卵”字,金文中才有一个“卵”字。“卵”字是个象形字,本义为卵子,特指蛋。 “子”字原来指的并不是蛋,指的是刚生出来的婴儿。“子”字也是个象形字,甲骨文字形像小儿在襁褓中,有头、身、臂膀,两足像并起来的样子,本义为婴儿。从东汉开始“子”字有了蛋的意思。 “蛋”字原作“蜑(蜒)”或“鴠”,产生得比较晚,甲骨文和金文中都没有此字,小篆中才有,本义为“南方夷也”(见《说文解字·虫部》),宋代开始“蛋”字才开始表示禽、龟、蛇所产的卵。汉民族认为宇宙是从蛋里诞生的,这叫做宇宙卵神话,有的书上也叫做宇宙蛋神话。什么意思呢?就是宇宙是由蛋也就是卵里面产生的。汉民族认为宇宙天地自然是从蛋里面生长的,其他少数民族认为宇宙自然是从瓜里面产生的,比如,有的说是从南瓜里产生的,有的说是从冬瓜里产生的,这样的神话叫做宇宙瓜神话,和宇宙卵神话是不完全一样的。但都是类似的,是用一个圆形的东西来象征宇宙。宇宙卵神话的象征,和中国古代太极图非常相似,太极图的形状和卵字的写法也非常相似,宇宙卵神话和太极图存在一个象征对应的关系,正因为这样,老子的《道德经》第42章上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所有的事物都是背着阴,抱着阳的,这样就能产生一种冲气,冲气就可以使万事万物达到和谐的境界,阴阳最终追求的境界,用一个字来形容是“和”,用两个字来形容就是“和谐”。 蛋是宇宙的象征。蛋是浑圆的,而且鸡蛋有三个层次:蛋清、蛋黄、蛋壳,这与神话中天地人三才的思想,存在对应关系。蛋就是卵,是生命的象征。蛋也叫子,子的本来含义就是婴儿,婴儿就是小生命,所以蛋也是生命的象征,有了蛋就可以孵化出后代,孕育出生命。“蛋”与“诞生”的“诞”谐音,在中国许多农村,生了孩子,外公外婆家要送去几十上百个红鸡蛋,就是以蛋象征诞生,用送蛋来祝贺孩子出生。孩子生下来有一身的胎气、湿气。旧时民俗,孩子生下来后,将煮熟的鸡蛋剥掉壳,在孩子身上反复滚,据说这样就可将孩子身上的胎气和湿气滚到蛋上面,孩子就会特别健康。因此生命是离不开蛋的。蛋是生命的象征,所以中国北方人喜欢称小孩子叫什么蛋,比如狗蛋、铁蛋、石蛋。我们来看甘肃诗人高凯写的一首诗《村小:生字课》的开头一段: 蛋 蛋 鸡蛋的蛋 调皮蛋的蛋 乖蛋蛋的蛋 红脸蛋的蛋 张狗蛋的蛋 马铁蛋的蛋 狗蛋、铁蛋、石蛋、乖蛋蛋、调皮蛋、红脸蛋,这些爱称,充分地展示了咱们中国人对蛋的喜爱,也表明咱们中国人将一个个的蛋视作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此外,汉语中还有许多带贬义的词语带有蛋字,如糊涂蛋、倒霉蛋、浑蛋、混蛋、笨蛋、蠢蛋、傻蛋、坏蛋、滚蛋、完蛋、捣蛋,无论褒贬与否,都表明咱们中国人将蛋视作了生命。 蛋是圆形的,又是圆满的象征。中华民族是非常崇拜圆满的,古代的戏剧、小说,最终都要追求大团圆。 正因为蛋是宇宙的象征、生命的象征、圆满的象征,所以盘古开天辟地用的材料是蛋。 中华民族与蛋的关系太密切了。意大利有个著名画家叫达芬奇,他画蛋的故事在意大利知道的人很少,但他这个故事流传到中国以后,就变成了一个神奇的故事,有一年的高考作文就是《读〈达芬奇画蛋的故事〉有感》。因为中华民族的上古文化就是卵生文化。我们的文化就是从蛋里面产生的,所以中华民族对蛋的感情,超过世界上其他民族对蛋的感情。为什么中华民族对蛋的感情这么深呢?因为中华民族主要不是海洋民族,不是游牧民族,而是农业民族,重视种植与饲养,除了种水稻种高粱外,还养鸡养鸭养牛养羊,家家户户鸡鸭成群,所以中华民族对家禽下的蛋观察得最细致,对蛋也很有感情。只有这么来理解,你才知道,为什么中华民族说盘古是在蛋里面开天辟地的。 这里面还牵涉到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盘古开天辟地用的材料是鸡蛋,而不是鸭蛋、鹅蛋呢?“鸡”字繁体开始写作“雞”,后也写作“鷄”。请看鸡(雞、鷄)字字形演变: “雞”和“鷄”均是形声字。奚是声符(声旁),表音;隹和鳥是意符(形旁),表义。《说文解字·隹部》:“雞,知时兽也。从隹(zhuī),奚声。籀文从鳥。”湖南城市学院的汤可敬教授把整本《说文解字》翻译成了白话文,叫做《说文解字今释》,里面将《说文解字》对“雞”字的解释翻译为:“雞,知道时辰的家畜。从隹,奚声。鷄,籀文雞字,从鳥。”《汉书·五行志》也说:“雞者,小兽,主司时起居人。”公鸡能报晓,母鸡能生蛋。公鸡每天清晨按时打鸣报晓,是唯一的知道时辰、报告时辰的家禽,是自然的时钟,是时间的象征。“一唱雄鸡天下白。”公鸡打鸣报晓,这与盘古一斧凿破鸿蒙、开辟天地也非常相似。 鸡,是十二生肖中唯一的禽类。《韩诗外传》称鸡有“五德”,即文、武、勇、仁、信五种美德,鸡因此被称为“德禽”。“鸡”字与“吉”字谐音,是吉祥的象征。陕西省宝鸡市古称“陈仓”“雍城”,唐天宝十四年(755年)因“石鸡啼鸣”之祥瑞改称宝鸡。宝鸡即“宝地神鸡”的意思。宝鸡地名的由来正是视鸡为祥瑞之物的结果。 古人还认为鸡和鸡血能驱鬼辟邪、祈福消灾。清代袁枚在《新齐谐》中提到“鬼畏鸡鸣”:“鸡叫一声,两鬼缩短一尺,灯光为之一亮。鸡三四声,鬼三四缩,愈缩愈短,渐渐纱帽两翅擦地而没。”民间对“鬼畏鸡鸣”深信不疑,直到新中国成立前,老人们还会这样告诉小孩:晚上如果遇上了鬼,只要学声鸡叫就可以把鬼吓跑。 从上面我的讲述可以看出,中国人认为鸡能打鸣报晓、能象征吉祥、能驱鬼辟邪,因此,盘古开天辟地所用的蛋是鸡蛋,而不是鸭蛋、鹅蛋、龟蛋、蛇蛋。 1 编者注:这是吴广平教授于2019年12月7日下午3:00-5:00在东方名苑为莲城读书会【最·书】第236期所作讲座的记录稿,由刘依根据现场录音记录整理,经吴广平教授审阅修改。 |
|
来自: 拨云sva94laglq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