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圈秀 · 2019-12-17 17:08 来源:辰智 长按扫码,即刻订阅 12月13日,2019老字号及小吃创新峰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辰智科技创始人、大数据应用专家葛建辉 先生应邀出席此次盛会,并分享了《2019中国餐饮行业小吃品类大数据分析报告》。 报告详细解读了中国餐饮产业和小吃产业发展现状,对小吃品类消费市场和小吃品牌发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洞察了小吃食客消费行为,并对小吃产业的精细化、数字化运营和转型提出了发展建议和大数据解决方案 。 01 小吃打破固有认知 迎来发展红利中国餐饮业自2012年遭遇寒冬,经过3年的转型调整,逐步回归大众市场,2018年全国餐饮收入已超过4.2万亿。 2018年中式快餐在餐饮整体门店中的占比超过40%,而在中式快餐中,小吃的占比升高,2019年第二季度,小吃占比45%,是中式快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整体集中度偏低,连锁化成发展趋势。 小吃乃至整个餐饮产业集中度较低 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餐饮市场。 数据显示,2017年,美国百强在餐饮收入贡献的30%左右,中国从2015-2018年,百强在餐饮收入中的占比都没有超过10%,与美国差距较大,在小吃产业中,百强头部连锁品牌数量很少,跟中国整体产业集中化程度不高的趋势也相吻合。 但是,连锁产业化是中国餐饮市场的整体趋向,小吃也将会朝着连锁化方向大步发展。 小吃品类门店升级迭代成趋势 小吃品类门店升级迭代呈现一种强势增长势头,从路边摊到街边店或购物中心店,小吃在环境、体验、产品等方面升级趋势明显,门店小而精致,营造全新消费体验,打造品类新形象和消费认知。 小吃细分品类中未被品牌化且继续升级更迭品牌数都开始投入到创新升级的行列,并且步伐不断加快。 去小吃化,重构品类迎来新一波发展 关于小吃,餐饮人需要不断的创新思维,要打破原有的餐饮认知,将小吃升级为餐饮,去小吃化,重构品类。 目前,小吃场景正在发生变化,由副食到正餐和宵夜的方向发展,品类也正在发生着重构,将老品类重新打造成新品类,打破餐饮固有的印象。 在整个小吃升级的过程中,品类的选择是关键的因素,具有品牌基因的小吃品类必定是市场需求大,消费频次高、产品容易实现标准化并且模式易复制的,餐饮人需要做好品类选择,抓住即将到来的一波红利,打赢小吃升级战。 02 产品类小吃成为小吃产业未来发展趋势数据显示,根据地域和主要食材等特征,现阶段地方特色小吃占据小吃产业近6成门店。 从趋势来看,地方特色小吃地域优势明显,但全国发展受限,产品特征小吃发展呈上升趋势。 米/面/豆类小吃中馄饨/饺子类小吃大力发展 数据显示,从2018-2019年,米/面/豆类小吃中,面/米线/粥类小吃和馄饨/饺子类小吃仍占主要地位,其中面/米线/粥类小吃占比最高,但是到2019年由70.8%跌落到62.1%。 馄饨/饺子类小吃却在2019年呈现出快速上升趋势,由前一年的27.4%增长到36.4%。 凉皮/凉粉类小吃以及豆花/豆脑类小吃基本没有变化。 麻辣烫类小吃中冒菜类生存良好 从2018-2019年,麻辣烫类小吃主要以麻辣烫为主,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冒菜的占比增加。 麻辣烫类小吃仍占主要地位,但是到2019年,由2018年的92.3%跌落到81.6%。冒菜类小吃在2019年呈现出快速上升趋势,增长了10.9%。 炸串类小吃从2018-2019年占比非常低,还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03 小吃人均消费提升品牌意识不断增强2019年,小吃的主要就餐场景为日常就餐,社交属性凸显,就整个行业发展来看,小吃的人均消费呈现明显的提升态势,而且消费者开始越来越关注品牌。 小吃人均消费提升 70后及其子女消费意愿更强 从消费来看,小吃行业整体人均消费水平不断提升,从2017年到23.6元上升为2018年的25元,预测2019年将会达到25.9元。 在小吃的消费人群中,就2017-2019年的数据来看,70后和90后呈现不断上升趋势,而80后2018年后开始下降。 80前更注重便利性和品牌 80后更看重网上口碑 数据显示,价格合理、菜品口味好和快捷方便是小吃产业选择就餐的前三个主要原因,总体来看,小吃行业,消费者还是会将性价比放在选择小吃的首选原因。 我们对不同年代的人群进行了详细的就餐原因分析,发现,70前后的人觉得交通方便和餐饮品牌很重要,80年代后则更加看中网络口碑,这也符合当前餐饮发展的大环境,处于互联网影响下的80、90后,对于线上交易有着更加明显的喜爱。 2019中国小吃产业大数据研究报告 完整目录如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