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宿走访听到最多的一个词,是“情怀”。我们发现一个反差:局外人谈情怀多,民宿业主谈情怀少,甚至不屑于谈。也许,人们很容易把情怀和“纯粹的文人情调”划等号,而再有情调和修养的业主,也不得不面对市场的残酷竞争,思考吸引客源的温柔良方。有些兴冲冲杀入民宿市场、自认为满满“情怀”者遭遇的经营困境,正让一些人对“情怀”虽恨不起来也爱不下去了。几个月走下来,钱江流域民宿业主一些做人做事的理念和做派,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民宿发展能有今天,民宿经营中的种种难题能得到消解,业主身上那种也许可以称之为“情怀”的东西,还真的起着某种作用。这是一种很贴人心的实实在在东西,一点都不“虚”。情怀,不是云里雾里的东西,而是支撑人“喜欢”做一件事情,并不断把一件事情做完美的那种状态。 新昌下岩贝村“好客农庄”对面,是美丽壮观的穿岩十九峰
和民宿业主交谈,有些人谈市场多有些人谈山水多,有些人好像心中自有雄兵百万,有些人似乎只醉心花鸟虫鱼。虽说这些未必就一定矛盾,但做人的性情,从中可以窥出一二。杭州临安“相见茶舍”业主张育铭陪我漫步山间游步道时,一会儿跨步下到溪水里,给我指哪里有小螃蟹洞;一会儿指着山石上苔藓,告诉我哪些适合做微型盆景;路过一片山林,他比划着说那是夏天萤火虫最多的地方;远处一个山头,他说那山下的村里有“火熜”;坡下一个村庄,他又告诉我那里的桃酥做得特别好吃……在民宿大厅烧炭取暖时,张育铭把凉冰冰的甘蔗烤在上面,问我“焦糖味道闻到了没有?”给我一种别样的感觉。他对我说,“原来不懂不多吃油盐没力气的道理,后来和农民打交道多了,才明白这个道理的‘奥妙’:油盐多了味道才好,味道好了人才会多吃,多吃饭菜当然就有力气了。”他感叹:“村里人有很多生活上的智慧,烧柴后怎样把炭留下来,冬天为什么水管不能关得太紧,看看天就知道明天天气怎样,开始都不懂,学到了很多。”
“相见茶舍”的房间
推开窗即为一场竹林雨,抬起头便是一场星空秀。一个对大自然充满好奇、童心和求知欲望的业主,一定也是一位情商高、有爱心、重人情、知冷暖的温情业主。何况,来自城市的各色客人,因为厌倦都市繁华才想到乡间放松的,“豪华”、“现代”的东西,他们啥没见过?他们缺的就是对大自然亲近的机会。如果民宿业主这方面有性情,会引导,能张罗,客人才有缘更多地接触和赏玩。这些年,很多民宿业主都在创造养殖、采摘、垂钓、收割的农桑环境,就是在努力——把自己和客人融入到怡情养性的大自然的怀抱中。大山、云海、星空,晨光、竹林、小溪……,这对那些有着致命吸引力的业主来说,应是他们喜欢山野、投身民宿的原始动力。“相见茶舍”主人张育铭陪我散步时,遇到另一家民宿“云相见”的业主也在陪客人散步。张先生打着哈哈对我说:“这是昌化最富裕的女人……。”那女子也笑盈盈回敬道,“哪里呀,当然是张先生魅力无穷……”。言笑中,那女老板还对我微笑着点点头,“欢迎到我们这里来坐坐”,全然没有在挖张育铭“潜在回头客”的顾虑。同一村里的两个民宿业主,关系融洽到这种程度,也真难得和让人羡慕。张育铭笑着说:“钱要大家一起赚。我们公司的公众号介绍一条‘相见茶舍’业务,就会跟着推送另外两家民宿经营特色的文章。‘云相见’没有茶服务,他们会介绍客人来我‘相见茶舍’喝茶。我这里有客人嫌房价贵,我会介绍‘云相见’的价位,请他们过去看看。我们只有7间房,经常送客人过去住……”张育铭脱口回答:“心态要改变,把自己当成村民。一开始村民也有误解,村里人和城里人喜欢的东西不一样。业主做‘绝缘体’不行,在城里可以不和邻居打交道,村里家家户户门都开着,必须融入进去。你看这里的村民不显老,头发很黑,他们不晓得什么是染发,因为单纯。”“我们搞茶评会,帮助村民的茶叶搞包装,让他们有更好收益。赚钱不能只顾自己,要想办法让村民得利。为什么要用村里阿姨,其实得罪了一位村里的阿姨,就会得罪很多村民。但还是要请,请村里阿姨就要待她好些,慢慢引导她们,这样对我们融入村里有帮助。村民做的竹子扫把很大,只是扫地用。我告诉他们做小点,做精致,赋予扫把‘生命’。挂在家里,可以做扫除晦气的象征物。”他叹口气说,“有的民宿大门紧闭,不让村里人进去,觉得自己是精品民宿,那样不行。我这里村民只要进来,就给他们上茶,一把瓜子,一杯清茶,让他们感觉这里是村里人的客厅。城里人到了乡村,姿态一定要低,要谦卑,不能有城里人的优越感。伴手礼店放一些农户的工艺品,食蔬店里收购一些村民的蔬菜,都是为村民做好事。” 杭州临安位于海拔500米山巅的“相见茶舍”
我后来在网上看到,张育铭其实做了很多融入山村的“好事”,他没有给我多说,可能是觉得不值一提吧,比如在冬日为村里所有70岁以上的老人送一床暖被,比如请专业摄影师村里老夫妇拍摄“金婚纪念照”和生活照,比如开发“相见茶”、“相见欢”等文创产品提高村民产业附加值,比如邀请村民参加“冬酒封藏大典”辞旧迎新……在临安“相见茶舍”,床单、枕巾和被套不放在山下洗涤,“舍近求远”每天拿到八十公里外的临安城区浆洗;宁可压缩客房,也要扩大公共空间,说是为了保持民宿的温度,不想再现城里进了宾馆门一关互不来往的现象。张育铭说:“目标设定很重要。如果只考虑钱,就会走偏。山下就有洗烫的地方,也便宜,质量我不满意,还是要送到临安洗烫放心。我们设计的公共空间一定要大,要让心里放空下来。设计师原来设计做11个房间,大厅、娱乐场所、餐厅等公共空间就小了。我和设计师商量,后来压缩了4间客房,多了服务也跟不上,长远看不‘划算’。赚钱要‘慢火煮’,要把山村特色、家的感觉维护好。平衡好盈利和服务品质的关系。”因为晚上要带所有床单被套去临安浆洗,张育铭临走时提醒我:“晚上你最好泡个热水澡,很解乏的。”晚上我走进卫生间一看,天哪!是一个可以容纳两个人的圆形大浴缸,灌满起码需要一两吨热水。12月初是民宿最淡季,“相见茶舍”7个房间就我一个房间有客人。我服了:主人完全没有想去节约那一大浴缸热水的念头,只想让客人住得舒服过得开心。在“相机茶舍”我发现,做饭和打扫卫生阿姨的做派,和老板非常接近。一会儿问“要不要泡杯茶?”一会儿问“要不要吃烤甘蔗?”砍下两长段甘蔗递给我后,再问“两段够不够?”一顿晚餐的过程,先后过来问了两次,“菜够不够?要不要再添个菜?”吃完饭后,边收拾碗筷边主动和我们聊天。我请她们早点回家忙活,她们都没挪地方,坐着继续和我聊天,直到我起身,她们这才去厨房收拾锅碗瓢盆。早餐饭菜端上来的同时,一个精致的吐鱼刺的小蝶同时递上;边吃边聊时,会适时问到“我给您再添点小菜?”“要不要再添点稀饭?”早餐从餐具到小菜,都精巧精致:五个小蝶菜,豆腐乳,炒笋干,酸白菜,苹果切块,面筋花生米;加上馒头,稀饭,红薯,玉米,鸡蛋,鸡蛋饼……,我数了数,11样餐食摆在面前,那个真叫琳琅满目!
“相见茶舍”里,香喷喷的早餐,笑盈盈的阿姨 和“相见茶舍”的阿姨们聊天,她们始终面带微笑,有问必答,不时地还会“嗬嗬”笑出声来。我趁张育铭不在,问“老板对你们怎么样?”一位阿姨说,“老板没说过我们。要做什么,哪里要怎么做,他会和和气气告诉的。我们出门做事手上有东西,老板会跑过来帮我们开门。”吃完早餐要离开“相见茶舍”了,阿姨代表老板,一直把我们送出客栈大门口,还礼貌地说“欢迎下次再来”。我上车后抬头突然发现,三位阿姨远远地,在客栈大门口向我们挥手送别,原来她们一直站在客栈门口远远目送我们下坡、上车、启动。我赶紧摇下车窗,向他们招手致谢……我在想,一批四十多岁大山深处的女人,在民宿老板和颜悦色的“调理下”,居然能和客人字正腔圆交流,面带微笑服务,主动贴心迎送……,对于大众民宿中那些已在“接班”的新一代乡村后生和小嫂嫂们,他们的吸收能力应该更强,主人意识有没有?营造氛围行不行?贴心服务会不会?回头客人多不多?缺的,恐怕就是张育铭这种,能用温言软语征服人心的“领路人”和“培训师”了。很多民宿业主感叹“管家”难找。甚至有的认为,“管家永远是隔一层的,客人一定要主人自己出面才行”。话说的也是,我不止一次问到过的民宿管家,“来多长时间了?”“一个月”、“两三个月”的很多,“半年多”、“一年多”的回答也有,少。但在莫干山“缦田”民宿,管家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办完入驻手续,管家一路陪着我们,穿过石板铺就的小路,进入装修大气考究的“秋收”别墅。路上管家在前,不时回头叮咛“小心”,“慢点”。到了房间门口,管家麻利地刷开房门,顺手把房卡插入取电槽,帮我们把行李安顿好,走时关照道:“卡不要拔掉,这样房间暖和些。一会我再给您一张卡。”和暖的房间和贴心的话语,让人感受到了“缦田”的温度。我问“缦田”业主徐萍,怎么把管家训练得如此贴心,她说,“管家我用的都是本地人,能照顾家,对他们好,就比较稳定,经验才能慢慢积累”。我问“还有呢?”“这样也容易使村民感觉是一家人。外地人管家容易有暂时心理,不稳定,老换人,就很难成贴心管家。” 
莫干山“缦田”的饭厅兼卡拉OK厅
她接着说,“对客人要细致,行程细节要安排好。同时我也给管家一定变通权力。比如房间里送些水果,比如病人半夜生病管家去买药,都不用请示,直接做就是了。没有权力就没有责任心”。我问,“和管家相处还要注意些什么?”徐萍也承认,“民宿的管家不好找,要一专多能。会场布置,客人倒茶,前台安排,调解纠纷……,不简单。我们筹备时请过专业酒店经理来做,他们在酒店分工比较细,来这里餐饮、客房、工程都要懂,不适应,后来走了。对员工要客气一点,村里的人,家庭都比较富裕。我平时给管家一些车贴,他们经常要拉客人出去游玩。”她介绍说:“一次管家陪客人和孩子在游泳池游泳,孩子从游泳圈里翻出来掉到了水里,父亲还没反应过来,管家衣服没脱就跳下去救孩子,结果手机进水弄坏了。我第二天给管家重新买了一个4000多的新手机,没告诉客人。”听着徐萍设身处地的叙述,我问,“有没有其他民宿的管家想到你这里来的?”“有,其他民宿的管家跳槽想到我这里,说老板不公平、安排不合理等,也有因为老板批评不舒服‘跳槽’的。莫干山的民宿管家,隔壁邻居的,我不能要,要了,人家以为是我在挖人墙角了……”又是一层设身处地的考虑。从一些民宿业主的话里话外可以感到,与乡村农户相处,种田的、杀猪的、想来揽活儿的、进来看热闹的、大嫂嫂年纪的、小伙子模样的、年长在村里说话有分量的、年轻在外面打工有世面的,什么人都有。你占了人家的地盘,乱了人家原来的生活节奏,想融入乡村,不放下身段儿,不懂尊重村民,不会为村民做好事,肯定不行。 杭州桐庐芦茨湾“绿芦驿”

桐庐石舍村“静庐” 莫干山“后坞生活”的主人王旅长告诉我,“我这块场地,原来是位杀猪的女村民家的。我们经常有来往。每年我都给她去拜年,她每年给我送猪头肉。过年很多村民给我们送些土特产,记得我们夫妇俩在一位阿姨家里吃年夜饭,他们家亲戚都在,做了36个菜,他们说家里嫁女儿才做这么多菜,我们很感动”。女主人谷田补充道:“我们逢年过节,也会拿上自己做的月饼,再带上两桶油,去经常被客人拉杆箱吵到的邻居那里坐一坐,拉拉家常;我们从国外回来,会记着买些巧克力、小礼品送给村民。人都是讲感情的,村里人杀猪杀鸡,经常请我们过去一起吃饭,有时早晨起来蔬菜就放在门口,也不知是谁送的……”在绍兴新昌外婆坑村,听“发现溪居”业主黄兆松没聊几句,就能感觉到他谈吐中的专业背景。一问果然,他是浙大建筑与规划专业毕业,在建筑设计圈干了十年,从室内设计到建筑设计,再到景观设计,再到房产公司的设计总监。每天都被工作排得满满登登。一次做项目来到新昌,发现了坪桥村是个远离尘世的幽静之地,这里的慢节奏,让他忽然认识到,生命中最重要的应该是陪伴爱人、孩子。回到杭州后,他辞了高薪工作,把爱人、孩子从杭州接到新昌。他说,想让女儿能沐浴在这里的青山碧水和阳光雨露下,无忧无虑,自由绽放;也想让更多的朋友,能在身心俱疲之时,有个远离尘世的暂隐之地。几年后,黄兆松在新昌相继建成了沃西、茶亭、鸟山、溪居、外婆家、茅洋、沙骑等“发现系列”民宿。和他聊天,感觉很舒服,不仅是因为他的语速不紧不慢,声音不高不低:“培育发现系列,就是想回家,想建一个怡情修身的世外桃源。希望每一位住下的客人,离开时都能元气满满。”他给我介绍,为了营造温馨轻松的氛围,也为了降低成本和房价,“发现溪居”的很多材料,都来自原生态木质材料,有不少家具是旧货店里淘来的价廉物美的东西,由他自己重新设计和搭配色彩,他说,“这些东西环保,对人体没危害”。莫干山“后坞生活”,是国内首家以竹文化为主题的度假客栈,主人王旅长为首席设计,以再利用物资,不改变原房屋夯土墙和木结构,不破坏自然环境为设计原则,使用的材料遵循今后都能回归大自然的理念。王旅长的夫人谷田老师,是一位手工布艺设计者,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创办了“江南布行者”手工坊。夫妇俩的理想生活,是在拥抱自然回归自然的过程中,享受和共度人生。他们把民宿选在了远离喧嚣城市、远离村落路边的半山腰上。他们各自独立的工作室,掩映在民宿出来再往山上行进几十米的茂林修竹之中。我沿着石阶层层、竹叶陈陈的山道,受邀走近了他们的工作室。王旅长的工作室里,满眼的各种壁挂、竹简、植物标本、纤维材料和大幅画作,让人能感到主人的艺术偏爱;在谷老师的工作间里,她用多种材料亲手做成的向日葵、郁金香、热带鱼、小花兔、风景画以及生活用品等,给人生活美好关键在人的领悟。王旅长眼望着天色渐暗的窗外说:“这里有大片的竹林,安静,质朴。你仔细听,外面有风吹竹林的声音,夏天,还有知了和蛙声,这些都是自然的声响。我喜欢自然,也想守护这些老旧的东西。我现在的工作室,是原来的猪圈改造的。这些石头墙、夯土屋,我都保留了下来。”
在莫干山“后坞生活”主人王旅长的工作室 我们要下山了,夫妇俩牵着他们的爱犬,边去散步,边为我们送行。看着后视镜里渐渐遁入大山深处夫妇俩的身影,让人心生感慨:这是真正的田园生活状态,朴素真实,道法自然,精彩自己,启迪他人……民宿经营在圈外人看,已经很热闹了。对于所有的“圈内人”业主而言,它还是个新鲜话题,还有解决不完的难事,请教不完的话题。临安“月亮工坊”业主张卫荣,既不是设计师出身,又不是大学教授,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农家子弟。但他给我讲起自家民宿的建筑风格,讲起利用原来木屋的砖木结构、保持建筑旧式风格时,居然一套一套的,停不下来。他谈到:“月亮工坊原来是农村集体的老车站用房,一楼保留了过去的老砖墙、老泥墙、木头房梁和楼板,加强了危房的加固改建,房子冬暖夏凉。主体建筑的公共空间比较大,兼有餐饮、咖啡、品茶、阅读、观景等混搭功能。”后来我才知道,张卫荣的民宿装修,请了有20多年设计经验、外号“老南瓜”的设计师沈勇做主创。沈勇是“隐西39”的主人兼设计者,2018年1月评出的“2017年度中国十佳民宿设计师”之一。张卫荣说,在“月亮工坊”前后三期的装修中,跟着“老南瓜”忙前忙后,学到不少 临安“鱼乐山房”业主夏菊萍快人快语:“我的民宿在转型改造前后,为了开眼界,参加了各种民宿考察、研讨和培训。2014年7月,参加了台湾农业旅游发展协会的考察培训;2017年6月,参加‘两湖论坛’,考察了台湾民宿;2017年9月,在杭州参加民宿管理人才培训班;2017年10月,参加‘世界休闲博览会’茶主题展;2017年12月,在‘民宿头条学院’举办的环球精品民宿学院高研班学习;2018年1月日,随‘中美华茶庄园团’去美国进行茶文化交流……”莫干山“后坞生活”女主人谷田说:“现在的村民学习意识很强,模仿能力很强。在我们带动下,村民不仅挣钱多了,卫生习惯和文明程度都有提高。过去竹笋壳乱丢,垃圾遍地,不太讲究。现在一些村民院子里的卫生,比我搞得还细致,很讲究了。”一些民宿业主出门参观、请教模仿,初衷是为了适应民宿市场竞争的需要。在借鉴学习中,物质的丰盈和文明的习惯会同步提高。一旦成为习惯,乡村文明就自然成长了。因为想看看安吉的农家乐民宿,我“百度”了几个业主的电话,想问问价格和房间情况。不知是普通话听得困难,还是业主没兴趣多聊,爱搭不理,不冷不热,几乎都匆匆忙忙挂了电话,沟通比较困难。我一个一个电话继续打下去,直到和一个“豪德兰”民宿业主通上电话。女主人叫徐阿凤,她那边声音清亮,语速平稳:“每年五到十月份生意好些,七八月一定要预订,要不就没有房间。10月份后半月开始生意淡了,和老公一起去云南玩了半个月,刚刚出来”。我问“那那里有什么可以玩的?”“有呀,打牌,打麻将,卡拉OK,都有的。”“房子装修怎么样?”“几年前装修时还可以,花了几十万。现在不行了,有些旧了。”回答得实实在在,不遮不掩。“可以来住吗?”“哎呀,刚旅游回来,被子还没有套呢。如果要来,要晚一点到才行……”电话那头依然语调平和,从从容容,没有非要“揽客”的意思。 电话里聊的那四五分钟,对方给我留下很好的印象。我决定去趟安吉,就住这家刚刚旅游回来、被套还没拉出来的“豪德兰”农家乐里,成了她家淡季里的“电话回头客”。住进“豪德兰”民宿后,我和徐阿凤聊得更多了些。他丈夫不会做饭,负责买菜、接送客人和带客人去附近景点参观。她说,“别看我小小农家乐,已经接待过德国、法国、韩国、越南六七个国家的客人了。”她边说着,边把准备好的橘子、苹果、香蕉、瓜子推到我们面前,“你们坐着看电视吃水果,饭一会就好”。我转到厨房里和她唠嗑,“做民宿很辛苦,孩子能不能帮到你?”她边翻着锅里的菜,边回答我:“孩子指望不了。我们帮他们是应该的。他们忙,结了婚有自己的家了,没时间帮我们。所以做大人的,一定要身体好。”她接着主动介绍:“村里只有一家民宿(徐阿凤说的民宿,是指精品民宿),条件比我这里好,还有游泳池,你可以去看看。不过听说光地暖电费冬天要一万多,加上员工工资,冬天基本上保本,主要在夏天挣钞票。”话里话外听得出,这是个明白人。我把电话保留了下来,下次有机会再去天荒坪,还住“豪德兰”。在杭州最西边天目山之麓的河桥古镇,有家名为“僻地寒楼”的民宿。女主人张雁告诉我,“这个名称也可以倒过来,念成‘楼寒地僻’”。在浙西那样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万能的高德导航居然“失灵”了。张雁驱车出来接我们时介绍,“我和姐姐都是本地人,全家老的老,小的小,都在这里长大。这里乡风很好,我们有条件了,也想帮帮乡亲们。村里有两家民宿开起来后,我主动教他们学用沼气,既节约费用,又使垃圾废物得到利用,夏天我们这里苍蝇蚊子几乎没有”。张雁答:“自顾自搞不好民宿。产业链长了,才有更多机会。客人离开都想带点土特产,送给他们不好意思多拿,我就帮助他们到村民那里收购。村民的笋干、山核桃卖不掉,我帮他们介绍给客户,价格还高点。客人对民宿的风格需求不一样,民宿多了,客人可以选择,主人可以调剂,3岁到70岁都可以找到合适的地方住…… 雾锁寒楼,临安“僻地寒楼”的清晨,女主人父亲生前于1982年栽下的青梅树,如今已树大根深…… 莫干山“后坞生活”男主人王旅长介绍说:“我是这一带第一家标志性民宿,带动了一群民宿发展。现在有的农户的民宿一年七八十万收入。他们很信任我,我像这里的‘乡贤’。不能陪你们了,刚才污水管维修几个村民遇到点麻烦,他们请我去调节调节。”绍兴外来大学生创造的“生田社”业主肖磊谈到,刚进来时村民故意找麻烦,有“敌对心理”。他们就主动去和村民多聊天,用微信、活动和辅导农村电商等,帮助农民销售竹笋、鸡蛋、蓝莓和桃子,农民干活也主动过去帮着干。农民感到了年轻人的真诚和帮助,关系很快就融洽了。绍兴新昌外婆坑村“归园田居”上海人业主告诉我:“今年新茶上市,一个半月就帮村民卖掉了1000多斤茶叶。”临安“相见茶舍”张育铭有个观点言浅意深:“民宿要先做事情,做好了再求政府帮助才方便。”他介绍说,现在一些投资人民宿越做越豪华,你500万,我就600万,他更高700万,这不是个办法。我们投不起,我们就利用山村资源搞开发,这里有茶叶,有山核桃。我们先搞茶评会,再搞音乐节,村里看到我们把各类人才和游客吸引过来了,旅游市场有点基础了,就愿意打造景区环境了,环村步道、停车场等都是政府后来投资的。我们最近又在修建伴手礼店、咖啡馆等,还想把村里老人手工艺用起来……”“公益”概念的大小,其实是相对的,“文化”和经济的分野,也是相对的。三人即成“众”,利他也利己,本是天经地义的。但说说容易,要做到,一定有某种思想观念或行为习惯支持。莫干山国际旅游度假区管委会的沈耀腾副主任,给我讲了个当地发生的故事:“有一段时间,莫干山的布草洗涤公司只愿接五星级酒店的床上用品,因为量大,方便,杭州来的“量大的活”,他们也接。但对莫干山民宿这种几个房间、东西少、分类麻烦的洗涤需求,不愿意接活。后来,干脆对这些小型民宿洗涤品开始涨价。我召开座谈会,代表政府找他们谈,请他们帮助莫干山的民宿,说了没用,他们强调自己如何如何困难。后来没办法,莫干山几个民宿业主商量,咬咬牙自己成立了洗涤公司,为小型民宿提供洗涤服务。不肯接活的洗涤公司这才开始‘讨饶’。民宿企业的同帮互助,可以解决政府解决不了的问题。”他意犹未尽地介绍说:“莫干山的一些民宿很抱团,定期搞活动,各自发挥特长。庙前村还成立了旅游公司,村里出资当大股东,抱团出资搞特色旅游小镇,搞基础配套,搞产业规划……”
和莫干山国际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副主任沈耀腾交流
浙江省旅游局杨建武副局长在解释评定金宿的理念时,给我分析道:“一家民宿应该是一面旗帜。要做环境,要追求环境内外的和谐;要做文化,民宿肩负着弘扬当地文化的任务;要重公共服务,每家民宿的自我服务能力我不担心,我强调的是公共服务,能不能配合当地党委政府提供一些配套公共服务,比如一般购物、电视信号、交通设施、上山步行道……;要重视带动,能不能带动就业、带动当地老百姓致富?有多少农产品因为你的民宿带动得到更好发展?给国家税收多少?多少老百姓因为你的引导也开设了民宿……”一个贴心的民宿业主,心有多大,情能多深,身该多勤……,局外人想不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