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庄子》草木意象中的“道教”思想

 莫忘修德 2019-12-19

草木意象是中国文学书写的一个传统,自从先秦开始,就有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出现在作品中,构成了一个浪漫优美的自然世界,而且为后世文学所继承。一草一木总关情,《庄子》中的草木描写有其特定的内涵,都离不开庄子思想中最核心的“道”。文章选取植物世界来写,由庄子笔下的草木描写来探寻蕴藏在其背后的大道。

一、先秦文学中草木描写的情况

作为中国文学发展源头的《诗经》和《楚辞》,都不约而同的出现了大量的花草树木。《诗经》中有关植物名称的研究有很多,早在汉代就有人开始关注到这个现象,而我们更熟知的是屈原的“香草美人意象”,构成了一个浪漫的楚文化世界,它更象征着屈原高洁的人格特征。如果说《诗经》是比较单纯的以物的角度歌颂自然生命力的话,那么《楚辞》便是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将物与人本身对照起来,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楚辞》写的就是屈原的情语,是他的人格理想。通过阅读,笔者发现庄子也喜欢写山水草木,而《庄子》中的草木最终都归结到他所阐发的“道”,材与不材之间,有用与无用之间,是与非之间,生与死之间都存在着“大道”,庄子认为“道”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

屈原和庄子都是在荆楚文化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他们长期受着楚地浪漫主义文化的浸染,并且由于楚地特殊的地理环境和风俗习惯,他们对自然更为真切的感受着,写作时也就更容易将视野投向自己最为熟悉的自然世界。荆楚之地,特殊的地理位置,生长着各种奇花异草,此外,为了驱蚊和美观,他们有佩戴香草的习俗,草木与他们的生活生生相息,因此写起来也就信手拈来了。

二、《庄子》中的草类

(一)大瓠——用大

惠子以瓠大不能做水浆和瓢,就认为它大而无用,以此来讽刺庄子之书恢宏而不切实际,而庄子认为惠子“固拙于用大”,他举“不龟手之药”的例子来反驳惠子,认为“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异也”。同一个东西,在不同人的手里,能发挥出截然不同的效果,惠子之所以纠结于大瓠的大而无用,是因其境界限制了他,使心灵被堵塞,而庄子则不同,他认为:“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大瓠有它发挥作用的地方,如果把它置于江湖之中,它就会悠游于江湖之上,它的价值才能体现出来,因此用大也是一种智慧,要学会善于利用它的特点。

(二)药草——无贵贱,混死生,一得丧

堇、桔梗、鸡癕、豕零这些药草,“得之也生,失之也死;得之也死,失之也生”,在不同的处方里更相为主药,有时得到它就可以生,没有它就会死,但有时用了它也会致死,没有用它也可以生,那么到底哪个贵,哪个贱呢?其实药草在不同处方里可以发挥不同的作用,但是它们之间本无贵贱,药草的本性没有发生任何的改变,之所以得失无定,是因为我们看待的角度不同,如果得到它使得生,那么失便为失,但如果得到它使得死,那么失将为得。庄子告诉我们生死无常,得失亦无定,事物本身无贵贱,我们只有跳出生死、得失的樊笼,才能更加接近事物的本相。

三、《庄子》中的木类

1.樗——大而无用

惠子给庄子讲了一个故事,有大树名樗,其大而无用,匠人不顾,这里惠子讥讽庄子大而无用,众人皆远离。庄子列举狸、狌与斄牛做对比,像狸与狌之类的微小动物,“东西跳梁,不辟高下”,最终的结局只能是“中于机辟,死于罔罟”,而斄牛“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庄子在这里要告诉惠子的是,真正大的东西是不拘小节,不拘小用的,他给惠子的建议是“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无何有之乡和广莫之野,才是庄子真正向往达到的地方,他认为大的东西要通过无来承载,任何有为的用都是束缚大的枷锁,并且“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无用即可远害,又有什么值得困苦的呢?

2.栎社树——不材有用

《人间世》中有一个小故事,匠石从鲁国去齐国,经过曲辕,看到了栎社树,既高又大,从没见过如此之美的树,围观的人很多,但是匠石头也不回就走了,弟子很疑惑,他说:“散木也,以为舟则沈,以为棺槨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樠,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此处匠石是从功用的角度来判断栎社树的,认为它不能制作为舟、棺椁、器物、门户、柱子等,所以便认为它为“不材之木,无所可用”,但假若栎社树真无所可用,那又怎么能成为社树?不是所有的树都能成为社树的,社树是能“吐生万物”,包含万物,这样看来,社树不材,但它却有无用之大用,这也是庄子大道的一个内涵。

3.大木——不材以寿

南郭子綦见到的商丘大木既不能为栋梁,也不能为棺椁,其叶伤人,嗅之又使人狂酲,但正因它为不材之木,才能够长的至大。庄子行于山中见到的大木枝叶繁茂,匠人也不选用。它们都是至大之木,而且都以不材至此大,以不材终其天年,树如此,人亦如此,庄子生活的时代本就混乱,要想保全自己,必须处理好材与不材的关系,这是庄子的处世之道。

四、结语

庄子的世界是逍遥自由的理想王国,逍遥是他一生的追求,同时他还主张齐万物,齐无我,齐生死,齐贵贱,齐是非,齐大小,他的境界是大智若愚,大巧如拙,追求无用之大用,这也是他高明的处世之道。庄子的人生是自然而然的,哲学也是自然而然的,他主张返朴归真,回归人的自然本性,认为“道通为一”,“唯达者知通为一,为是不用,而寓诸庸;因是已。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庄子所有的描写和故事都是为了阐发他的大道。

(文/王春华   编辑/一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