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极其自律、优秀的完美型母亲,培养了一位人见人夸的“别人家”的孩子,收获了多少肯定、艳羡的目光!然而,令人唏嘘的是,孩子初二以后成绩断崖式下滑,焦虑、轻度抑郁,逃避上学…… 一天晚上,母女俩再次为了是否继续上学的问题爆发了激烈的争吵,家人入睡后,这位崩溃的母亲在凌晨悄无声息地从楼上一跃而下,直到清晨的闹钟反复响起,他的丈夫才发现…… 曾有心理学家指出:
很多妈妈熬过了孕产阶段的生理疼痛、扛过产后虚弱仍需没日没夜育儿的辛劳,却在独自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越来越焦虑,在爸爸的缺席和不理解中失控,继而崩溃。 傅首尔曾在《奇葩说》有一段让无数母亲共鸣的吐槽—— “有些爸爸真的是素质很差,不陪孩子就算了,最可恨的是,他不陪,你含辛茹苦,他经常跳出来打劫。你问很多孩子喜欢爸还是喜欢妈,孩子的答案经常是爸,爸爸是完美的,为什么?因为距离产生美。 我的孩子写作文:‘我的妈妈很烦,总是逼我学习,我的爸爸就很好,工作努力不回家,从来不骂我’; 无良父亲不劳而获,侵占妈妈的劳动果实……每周12小时,如果孩子喜欢你,我为你鼓掌,大家分享爱;如果孩子讨厌你,也让孩子知道大人都是一样的,恨要共同分担。” 段子令人捧腹笑过之后,有多少父亲真正反思过自己家庭的现状?又有多少人真的从行动上有所改变? 焦虑的母亲+隐形的父亲+失控的孩子今年的热播剧《小欢喜》中,宋倩的家庭模式正是如此。 宋倩一次次打断女儿的快乐,甚至剥夺她对理想的追求,女儿不堪重负,患上中度抑郁。她失眠34天后,离家出走,险些自杀。 一个妈妈由焦虑到控制,到近乎疯狂的控制,她从未想过“为你好”的那些安排,给了孩子莫大的无形的压力。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除了她曾身为学霸、能力出众,性格强势,以及极端的教育方式以外,更重要的是她身后缺少了丈夫的帮扶和分担。 离婚带给她巨大的伤痛和心理上的缺失,她连同本该给丈夫的一份爱,也一股脑都倾注到女儿的身上,陶虹在接受采访时说,宋倩和英子之间,已经扭曲成了恋爱关系。 她一边毫无保留地付出,一边无法抑制地控制。 而孩子的爸爸成了妈妈眼中的“第三者”,他就是那个“侵占妈妈劳动果实的无良父亲”,比消失的父亲更可恨,因为他会时不时跳出来“打劫”。 他投其所好,所有宋倩限制孩子的事,他偷偷地帮孩子完成,他给孩子买油条、带孩子吃火锅,给孩子买乐高,甚至父女二人共享“秘密基地”,他还纵容孩子旷课…… “诈尸式育儿”父亲的介入,打破了母女二人原本的平静和“默契”,母女间开始战火不断,孩子越来越想要逃离。 这也验证了傅首尔观点的正确性:“应该让孩子知道大人都是一样的,恨要共同分担。” 对孩子的责任需要有人分担,孩子才不会只怨恨逼ta努力的人,才不会最终演变成母女一场相爱相杀。 正因如此,陶虹曾在社交平台呼吁:大家在救救孩子的同时,也别忘了救救妈妈。 谁能“救”妈妈❁ 妈妈要自救:自我觉醒,放下焦虑,释放控制欲,做回自己 现实中,大多数家庭都有着健全的家庭结构,但却不一定有健康的家庭关系和健全的家庭教育。 虽然深陷病态的母爱这种情况可能是少数,但是妈妈和孩子间陷入僵局的场面却比比皆是。 文章开头提到的母女战争,很多网友留言诉说了相似的经历和共同的焦虑,甚至很多人表示也想过一死了之,但仍然有很多母亲清醒地意识到与孩子和谐共处的真谛:接纳自己与孩子的不完美,接纳孩子的平凡,做回自己。 看看她们怎么说——
❁ 爸爸的力量加持 妈妈与孩子朝夕相处,望子成龙,严格管教,孩子心生怨怼,不断反抗和逃离。让无数妈妈崩溃甚至失控。 很多时候如果爸爸能有爸爸的力量加持,分担责任,情况会大为不同。看看《小欢喜》中童文洁的家庭: 童文洁面临重重危机,先是学渣儿子成绩差到险些被蹲班,然后是面临儿子可能考不上大学的焦虑;工作上她遭遇小人使坏、意图性骚扰的上司,被迫辞职;丈夫方圆遭遇中年失业;公公婆婆被非法传销组织诈骗欠下一屁股外债……可谓是内忧外患两相夹击,苦不堪言。 可她却活成了3个家庭中幸福指数最高的妈妈,为什么? 因为丈夫方圆始终在线,他看似吊儿郎当不求上,实则谦谦君子润温如玉,他接得住媳妇狂风暴雨的坏脾气,看得透妻子为了家计在外的隐忍和委屈,也能同理青春期的儿子…… 在丈夫和父亲的双重角色上,方圆可谓是教科书般的演绎,实在值得广大男性好好学习。 示弱、和稀泥、声东击西、曲线救国……他化解家庭矛盾于无形,缓和母子之间紧张的亲子关系。 有了丈夫的理解和支持,童文洁虽然紧张焦虑,却能免于失控,她学会反思,慢慢改变了粗暴严厉的教育方式,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 在爸爸的言传身教下耳濡目染,儿子方一凡情商高,当无意中知道家庭的经济危机时,他似一夜间长大,默默努力分担,并且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并为之努力。
心理学上讲,母亲的天性是靠近,女性本身又更关注细节,在亲子关系中容易产生焦灼感。而父亲的功能是分离,男性本身更具全局观,所以高情商的爸爸往往可以调和妈妈与孩子的关系,给妈妈安全感,给孩子空间和自由。
妈妈的幸福感,离不开爸爸的陪伴和理解,一个幸福的家,也离不开主动参与育儿的爸爸。 写在最后:生活不易,育儿更难。 每个好的婚姻都需要一个不缺席的丈夫,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也需要一个不隐身的爸爸。 希望每个妈妈都被温柔以待,不需苦苦支撑,也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在健康的亲子关系中快乐成长。 感谢阅读!我是宸妈愫愫,如有不同意见,欢迎讨论! 【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本人并注明出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