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重点给大家说说,小财理解的低吸 今年虽然赚钱效应不错,但是趋势股大有超越连板个股的势头,展现出强大的赚钱效应。相比于打板在板上被收割,很多短线资金也逐渐地在适应新的模式。 在某知名股票论坛上也不仅仅是打板相关的文章了,其他多样化的交易手法也渐渐地在普及中。小财我也有一种危机感,在市场上真的是要不断进化才行。不过理论上来说这种变化也有好处。最近的行情中一字板到头的个股明显减少,就是因为大家的交易手法多样之后,在个股分时的每个位置都有流动性承接,个股换手走强的概率就大了起来。对于做短线来说,丰沛的流动性是所有参与者梦寐以求的东西。 关于低吸这个模式,我也是摸索了蛮久的。低吸模式的核心只有一点:就是一个已知逻辑下,用更低的成本买到想要的筹码。 从题材发酵的角度去考虑,又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种是个股逻辑还没被市场大多数人认知时的埋伏低吸,题材挖掘; 另一种是个股启动后的强势股低吸,重在博弈优势。 第一种埋伏型的低吸需要我们去深挖个股基本面,平时多读研报,积累市场之外的知识面,其实就是有点价值投机的味道。就像我平时的操作也有一部分这类低吸,都是来源于平时的积累。 还有一种是龙头启动之后去埋伏同板块的个股。这种方式也需要对个股之间的暗线联动有个清晰的认识。既然要买在市场认知之前,就要做好不被市场认可的打算。其他的就是需要时间去等待了。不再赘述。 那么我们的重点还是放在第三种博弈型的低吸这一块。 先上一些例子: 1,趋势延续的低吸 比如北京君正这一波上涨趋势中,每一次碰到或接近五日线都是买点。这就是典型的市场认可逻辑,个股启动后,用尽可能低的成本买入个股。一只强势股,特别是龙头股,在主升过程中一般极少跌破五日线,这也算一个很常见的心理锚定了。如果市场特别认可它,日内跌破五日线后,收盘价还很可能被抄底盘买上五日线以上。这样子做低吸就是为这只股票的趋势延续下注。 所谓的反包上影线模式其实也是类似的。其实这种思路的核心并不是五日线或者多少日线,而是“趋势延续”就是所谓的龙头中继形态。希望朋友们不要只得其形不得其神。 要强调的是,事实上,只要做出正确的趋势延续的判断,无论在什么时候买都是对的,买高一点或低一点仅仅是优化的空间,而不是决定模式盈利或亏损的根本因素。 第二种套路是空间板末期的低吸。 南宁百货、宝鼎科技、诚迈科技这类都是,远一点的,东方中科、复旦复华等等。个股一段犀利的连板加速上涨之后,因为情绪分歧而给了分时低位,甚至是绿盘深水的位置。它本身是空间板,市场已经极度认可它的逻辑,是短线资金的聚焦点,而给分时低位的原因大概率也因为市场弱势或者突发利空。那么等待市场环境转强之后,就能吃到一段情绪溢价。做得好的一笔就有十几二十个点的利润。至于具体的表现形式,可以继续连阳,也可以是阴线后反包的形态。 有一种特殊的形态是龙头在高位筑顶的复杂K线组合。其核心都没有变。就不举更多的例子了,这种形态做顶的龙头我实在是见得太多了。可以看到这种形式的龙头顶部仍有低吸的空间,算是最后的一点余热。还有一些是在顶部做平台的走法,可以配合超短线情绪周期和指数的分时、板块轮动反复地高抛低吸。做得好肉也不少 还想讲的一种比较特殊的低吸手法,做的是个股超短线上的超跌反弹,照例看图: 这个模式被曾经呼风唤雨的山东帮广泛应用,后来也出现过海联讯等的小打小闹,知名度在超频三时期达到顶峰,之后的行情中就很难见到这种组合了,就算出现了,高度也并没不会很高。这也是市场进化的副产品吧。 原理是一个非常有人气的个股主升后直接猝死,缩量跌停造成了一个筹码断层,且很多无脑核按钮的资金在缩量跌停次日低位割肉,导致拉升上去所需要的资金并不多,仅仅需要低吸承接住下方的割肉盘,就很容易拉出日内振幅几十个点还能稳稳封死的硬板。 这种模式的低吸点逻辑是需要预判到市场好转,于是短期的超跌就形成了错杀,构建出超短线的套利空间。 到了鹏起科技这里,翘板当天已经封不住涨停了。市场在进化,在连板顶部被收割的人选择忍一天再割肉。买盘方面,越来越多人认知到这个模式,场外抄底盘把价格越抢越高,直接导致盈亏比失衡,这时很多个股就失去了吸引力。 失败的案例有德生科技这样的,抢得太高,被套筹码没割出来,那当天买入的就要做好情绪转弱时被爆头的准备。 套路上的东西基本也就这样了,各类买卖点也都是一些变体形式的东西,万变不离其宗。不过我们可以聊深入一点。相比于打板的模式,低吸实际上是以低成本优势对冲逻辑确认过程中丧失的确定性,在行情的左侧就进场等待抬轿子的手法。 到了具体的标的上,还需要去研究基本面和情绪面的稀缺性、做筹码分析和资金流的预判,或者板块轮动的预判,实际上非常考验对盘面整体的理解。其实前面的几篇文章都已经有提及到低吸的一些东西,这就是一个体系。 不过随着运用低吸模式的选手越来越多,其实它也面临着局部失效的困境。一位我非常敬重的前辈最近做得也比较辛苦,他说早盘低吸基本都是靠赌,但是下午去低吸,都在确定的位置上了,利润空间就小得多。 一个模式普及之后,面临着盈亏比和胜率的跷跷板困境,但是有一点是不会变的:当氛围向好时,怎么做都能赚钱。对高盈亏比的情形,市场给予更高的胜率;对高确定性的情形,市场给予更高的溢价。做低吸的,天然站在确定性相对低的一侧,虽然吃了市场不理性砸出来的低点,但是最后的最后还是要学会敬畏市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