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破局下行态势,2020年中国拍卖市场应抓住这三点

 坏人彭 2019-12-21

作者:李子晨

破局下行态势,2020年中国拍卖市场应抓住这三点

“2018年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成交额246亿元,实收拍款131亿元,交割率仅超过50%,而2019年预计全年成交额220亿元,结算额为110亿元。”在12月20日第二届“潘淘荟”年度发布会上,中国拍卖行业协会艺术品交易委员会秘书长余锦生在作中国文物艺术拍卖市场现状与趋势的演讲中说道。

破局下行态势,2020年中国拍卖市场应抓住这三点

自2017年以来,中国拍卖市场持续稳中下行态势。以拍卖形式而言,近年兴起的网络拍卖,2018年达1128场,尽管成交额仅有8亿元,但场次已为线下拍卖场次的两倍。而以品类结构而言,2018年近现代书画成交额下降31.1%,油画及当代艺术成交额增长40.5%,其中,千万级拍品43件,结算31件,结算率达72.1%。

破局下行态势,2020年中国拍卖市场应抓住这三点

在市场颇感“寒意”中,余锦生表示,市场份额进一步集中,行业效益进一步收缩,2018年只有21.7%的企业能够实现盈利。与此同时,中国文物艺术品继续向其他地区转移,2018年中国拍品在全球范围内的拍卖,中国大陆占66.1%,下降5个百分点,亚洲其他地区则增长5.5个百分点占比达26.4%。

破局下行态势,2020年中国拍卖市场应抓住这三点

在这一“不利”形势下,面向未来发展,余锦生认为,国际化、网络化、业态化是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三大抓手。

“首先,国际化是指原来局限在一国的市场逐步变为适应国际通行规则的市场,顺应时代,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大拍品的国际流通,从文物回流、西方古董艺术引进,中国当代艺术走出去等方面着力,同时促进经营主体的跨境发展,行业监管、随手政策、拍卖规则的国际融合,以及规范、标准、诚信、多元等拍卖理念的国际融合。”余锦生表示,拍卖的规模大小并非市场繁荣的决定因素,拍卖程序的规范化、标准化、诚信建设则是一个市场是否吸引人的根基。

破局下行态势,2020年中国拍卖市场应抓住这三点

其次,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当下,用好网络技术也是中国拍卖市场的一大转机。“我们可以通过网络的便捷性辅助线下拍卖,运用网络的穿透性打开消费市场,通过网络的透明性改变行业形象。”余锦生说。

再次,业态化则是中国拍卖市场的未来发展方向。“从行业的角度而言,拍卖的功能不仅仅是物权交易,也要基于上下游产业的仓储、金融、保险、教育等需求,为满足这些需求构建起生态体系,这样产业才能持久,功能价值才能最大化。” 余锦生表示,同时,从企业的角度而言,构建平台功能,把中小型拍卖企业引进来,把没有开发的艺术品消费市场打开,在多元化的拍品市场,把拍卖从投资市场转移到消费市场,这将是未来最大的增长点。

破局下行态势,2020年中国拍卖市场应抓住这三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