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凝血过程中的“外源性”和“内源性”凝血途径,为什么这样命名?

 副高资料馆 2019-12-22
“内源性”听起来像是体内发生凝血、或者血管内发生凝血,而“外源性”血管外发生凝血,或者是体外发生的凝血。这是内源性和外源性命名的由来吗?
凝血过程中的“外源性”和“内源性”凝血途径,为什么这样命名?
不是,这并不是其命名本意。其命名的方式主要是根据实验室试管内观察到的凝血过程或者凝血测试来命名的,而不是血管内外、或者体内体外凝血的意思。我们在实验室认为将凝血过程拆分开来进行测试。

外源性途径
要在试管里测试外援性凝血,需要在试管里加入某些物质。外源性途径的序幕是组织因子结合VIIa。血液里通常没有组织因子,它存在于封闭的地方,例如内皮下、血管外、或是在炎症细胞里,非常神秘。因此,如果想在测试管观测凝血的外源性途径,必须加入组织因子,通常是将凝血活酶(主要含组织因子和脂质)和钙离子,加到枸橼酸抗凝血浆中,测量凝血时间,即PT。PT主要用于筛选检测外源凝血系统的因子VII、UU、V、X和相关因子的抑制物的试验。

内源性途径
如果通过内源性途径测量凝血时间(APTT),你就不用再增加任何东西了,因为一切凝血需要的因子都已经在血液里了。内源性途径启动体内凝血酶。将一种磷脂和激活剂加到血浆中,经过孵育后,加入适当浓度的钙离子。其纤维蛋白凝块形成的时间(以秒计)。本法主要用于过筛测定内源途径凝血因子的缺陷,如因子VII、XI、VIII、IX、激肽释放酶原(PK)、高分子量激肽原(HMWK)以及纤维蛋白原等。

对于这两种途径,用于测试的抗凝血浆中都是缺乏钙和磷脂,所以测试的时候需要加入这两个物质。对于凝血测试,可将血液注入一个蓝色的试管中,它包含一个含有螯合物的物质,会将血液中的钙进行螯合,将来测试的血液中就没有钙了。在进行试验前,还要删除血小板,因为血小板为凝血因子在体内的凝血过程提供了一个磷脂表面,所以,测试的时候需要加入磷脂。

体内凝血是怎样进行的?
体内凝血,这两种途径都是必须。因为,如果某人有任何一种凝血途径有障碍,那他都不能顺利在产生凝血酶,会发生凝血障碍。
凝血过程中的“外源性”和“内源性”凝血途径,为什么这样命名?

在体内,凝血首先是由外源性途径开始的(组织因子与VIIa结合),然后沿着共同路径(产生XA,凝血酶,纤维蛋白和纤维)。然后,因为某些机制,外源性路径就关闭了,停止了。只要外源性途径产生了一点点Xa,Xa就会与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结合,关闭外源性途径。这时,外源性途径产生的一点凝血酶足够沿着内源性途径(如与XI,IX和VIII),产生额外需要的纤维蛋白。

参考资料
http://www./?p=6713
http://www./?p=938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