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女,46岁。 【初诊】 2008年12月26曰。 经行腹痛,经血色黯,有瘀块,纳差,夜寐欠佳。平素易怒,舌质黯, 苔薄白,脉沉细涩。患者平素情志抑郁,肝失条达,肝气郁滞,气滞血瘀致行经腹痛。治宜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养心安神。处方:白芍40g,延胡索15g,川楝子15g,枳壳15g,狗脊20g,炒白术20g, 酸枣仁20g,柏子仁20g,黄芪35g,太子参15g,白芷30g,夜交藤20g, 远志9g,红花10g,丹参15g,三棱15g,莪术15g, 土鳖虫15g,甘草9g, 合欢皮9g。5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口服。嘱按时服药,避风寒,调饮食,畅情志,慎起居。 【二诊】 (2009年1月1日):药后腹痛减轻,月经色红,瘀块变小,睡眠 明显改善,饮食增加。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患者平素肝郁气滞,气滞 血瘀,不通则痛,经活血化瘀,疏肝理气治疗后症状减轻。继续前法治疗, 上方3剂,煎服法同前。 【三诊】 (2009年1月4日):治疗后患者腹痛消失,经色红,血块消大 半,饮食明显改善。自述药服2剂时,月经停。瘀滞日久,需经后调养以期 长效,治疗加强柔肝养血之力。处方:白芍40g,枳壳15g,狗脊20g,炒白术20g,酸枣仁20g,柏子仁20g, 黄柏35g,太子参15g,白芷30g,远志9g,红花10g,丹参15g,甘草9g, 合欢皮9g,当归12g,鸡血藤20g,柴胡9g。7剂,煎服法同前。 【四诊】 (2009年1月24日):患者已无特殊不适,7剂后自行停药,昨日经水复来,腹痛未再复发,唯有小腹微胀,月经量少。刻下患者小腹微胀, 经色淡,量少,饮食可,寐安。 患者气滞血瘀日久,今瘀血已除,但新血未生,故经色淡,量少;小腹微胀乃经血不充、经气独旺之征。治宜补益脾 胃,滋养肝肾。处方:党参20g,黄芪20g,白术12g,杜仲12g,续断12g,熟地15g,当归 12g,白芍30g,鸡血藤20g,益母草30g,香附9g。5剂,煎服法同前。 【按语】 有关痛经的记载,最早见于《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带 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经一月再见”。其病位在子宫、冲任,以“不通 则痛”或“不荣则通”为主要病机。涉及肝、脾、肾三脏,每因或气滞血瘀、或寒凝血瘀、或湿热瘀阻、或气血虚弱,或肾气不足而发病。 患者平素情志抑郁,肝失条达,肝气郁滞,气滞血瘀,“不通而痛”致行经腹痛。此属本虚标实,急性发作期治疗以疏肝健脾,活血化瘀为主。 气血不足者兼以 益气养血,如党参、黄芪、白术、当归、熟地、白芍、鸡血藤等;有肾气不足者兼以补益肾气,如杜仲、续断之类;有夜寐不安兼以养心安神,如夜交藤、茯神、合欢皮,酸枣仁、柏子仁等。 慢性缓解期治疗以补益脾胃、滋养肝肾为主。曹老师治疗妇科病,尊“女子以肝为先天”,重用白芍,合理气之品以柔肝养肝,理气止痛,效果满意。 【出处】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集(第二辑)-妇科分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