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人,别太真,别太直

 老黄说史 2019-12-23


(图文综合自网络)

中国人与外国人相比较,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中庸。中庸并不是什么贬义,而是一种做人的智慧。

中庸之道是中国文化的骨髓,作为一种方法论,它已经深深渗透到了与中国文化有关的每一个元素和成分之中,成为构成普遍的文化心理和社会心理的核心要素之一。

中庸思想起源很早。《尚书》中就已经记载了很多关于古代圣王执中、行中的例子。“中庸”一词,最早出于《论语·雍也》。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意思是,中庸乃至高的道德修养境界,长久以来,很少有人能做得到了。朱熹解释说:“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

有人因为性子直,口无遮拦,无形中会得罪他人而不自知。现在这个社会,人人都不易,为人处世,还中中庸些好。


做人,对人,太真伤人伤己,

对人,做事,太直伤心伤情,

无心之过惹不必要麻烦,

祸从口出终会一生悔恨。

做人,别太真,

心直口快是率真坦诚,

也是一种缺点,

我行我素的随口就说,

会让人尴尬,

心无诚府被人一眼看穿,

会被人利用。

做人,虽然不能动心眼,

也不能没有心眼;

对再亲密的人,

做事要三思而后行,

说话要斟酌而后语;

做人有尺度,让人尊敬,

说话有分寸,让人舒心。

做人,别太直,

一针见血的快人快语,

让人心生不悦,也会置疑,

被人抓住话柄而反唇相击,

误会了自己的初衷,

也损坏了彼此交情。

好话顺耳,谁都喜欢听,

忠言逆耳,谁都会排斥;

会做事是一生修为,

会说话是一种修养,

你的修养决定人品,

人品决定你的人脉;

做人有内涵,让人效仿,

说话知轻重,让人信服。

做人,心太真伤已,

别图一时之快的表达,

伤了别人心,也伤自已,

心是容器,该宽容善良;

对人,话太直伤人,

无心之过的错,

有时候无法去弥补,

言是利斧,该收敛锋芒。

做人,要心真,但不能太实诚,

留点空间给彼此

有理解,有领悟,

才能养好自己心性;

对人,要心直,但不能口快,

说话之时留三分,

懂含蓄,知内敛

才能将交情进行到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