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刻性的丧失:当哲学变成语言游戏和言谈装饰

 恋上咸鸭蛋 2019-12-24

1.1

     哲学正在失去深刻性。

     变成了两种趋势,一种是以所谓的“哲理名言”出现的高级一点的心灵鸡汤。

     另一种是哲学小圈子内部的论文式的命题作文。

1.2

     离开形而上学的哲学思考,变成了概念游戏、观点讨论、名言引述和人生启示。

     哲学,正在以迎合大众的肤浅口味而变成了语言的装饰和所谓的气质的装饰。

1.3

     我真正想问的是,有多少人真正严肃而富有诚意的面对过那些直达本质的思想。

     不得不承认,哲学面临的尴尬在于:对于所谓的本质,我们变得不再有兴趣关注。

     我们确实非常乐意生活在现象和符号之中。

     我更为确信的是,我们似乎对表象变得如此的麻木,以至于当我说“表象”的时候,多少人认为它对应着“真实”。

1.4

    深刻性的丧失不止是哲学的悲哀,更是人类越来越深的受限于内心深处的“不确定性”的原因。

当我们丧失了对内心深处的“不确定性”的审查,也就丧失了对于“支配我们的行为和意志”的原初动力的反思。

它带来的后果就是:我们困惑于自己的行为,也困惑于旁人的行为。

这种困惑恰恰是我们不愿意用概念和语言去把握灵魂。

1.5

     我的观点一直是:这个世界的“荒谬”是我们挑选并接受下来的。

     对这个世界“荒谬”的认定来源于这样的懒惰:我们不愿意反思“荒谬”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如同,我们简单的把微观粒子的行为设定为随机性,而不愿意去探索这种随机性背后的本质。

1.6

    对黑格尔的清算就是对绝对真理的存在性的否定。

    这被视为近现代哲学的崛起标志。

    在我看来,恰如费耶阿本德对自然科学的观点---------自然科学的思维模式就像一个暴君,完全的统治和控制了我们的思维。

    让我们丧失了我们的祖先所具有的的形而上学的情怀:我们走出非洲、我们横穿西伯利亚、我们走出森林、我们和尼安德特决战、我们以石头和木棍就征服了全世界。

1.7

    这种形而上学的情怀,在公元前2500年得以神圣的延续,我们诞生了柏拉图、孔子和释迦摩尼。

这种对表象的反思,对本质的探寻,对万物的洞察,来自于对内心深处的永恒性的回应。

这种回应,恰恰是我们的道德的基础,也是我们成其为人的基础。

人的全部意义就建立在:我们深信我们的内心深处的永恒性。

1.8

    形而上学的意义,就在于寻找更好的阐述方式,来帮助我们把握这种内心的永恒性。

我们现在做的全部事情就是:

我们正在无情的反复的坚决的摧毁我们内在的永恒性:

我们正在放逐我们的灵魂----------我们正在失去我们原本拥有的永恒性:这不是一种文学式的感叹,而是这样的核心机制:

真实世界的运行机制,要求我们以回应永恒来为维护永恒性。

恰如,宗教中要求我们保持信仰,以维系这种产生永恒性的联系。

2.1

我们何以明白:对本质的思考,恰恰是我们内在的灵魂的本能需要。

恰如,我们的身体需要食物一般。

2.2

对形而上学最大的质疑来自于:即或我们生活在梦里,我们需要的仅仅是描述梦境的准确语言----我们称之为科学。

这个质疑的基础是:如果我们并不知道是否在梦的世界之外有一个真实世界,那么,我们为何不专心专注的生活在梦里。

2.3

这个质疑是如此的让人感到悲哀。

在我看来,从泰勒斯开始,经巴门尼德、恩培多克勒,到柏拉图、苏格拉底,再到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阿奎那,再到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然后经过洛克、贝克莱和休谟,再到康德,最后到了黑格尔。

这些伟大的哲学家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语言以及不同的深度描述了这样的一个简单的事实:并不是简单的说我们感受到的图像和真实图像存在差异,而是说,我们只是生活在我们建构的图像中。

我喜欢称之为最基本的常识,即“万物皆像”。

2.4

我很多次的反复阐述“万物皆像”不止是哲学思考的起点,也是深刻性的起点。

在我看来,它是如此的必然、显然和常识性。

但我同样确信,绝大不多人不愿意或不能严肃的对待这个观点。

2.5

没有“万物皆像”的基本观念,就没有了深刻性。

我们在最近一千多年里,慢慢的沉淀出这样一个坚不可摧的观念:我们的感知结果和外部世界是同一的。

我们只承认,这种感知结果和万物本身只存在量上的差异,而不存在质上的差异。

2.6

你如果不能冷静对待这个观点,那么,一切深刻性将无从谈起:

对于我们意识世界之外的世界,我不认为可以用“存在”或“不存在”这样的概念来定义,也更不能用“物质”或“精神”之类的概念来定义。

因为,一切概念都是我们对我们的意识成像的描述和指称。

2.7

这种认识是如此的重要,以至于如果你没有这个观念,那么你将无法抗拒自然科学的假设,这种假设的基础是如此的脆弱:我们相信我们对成像的描述就完成了对外部对象的描述。

在自然科学的框架内,这个假设是必需的,但这个假设一旦扩展到了形而上学领域,就会形成对形而上学的否定。

我们很长一段时间只是忘记了:科学主义只是以“假设”作为标准来衡量形而上学。

或者说,科学主义只是以表观世界的标准来衡量形而上学------恰恰忘记了,形而上学是描述表观世界之外的。

2.8

我们以同样的方式否定了宗教思想。

在我看来,宗教思想是以直觉逻辑来把握真实世界--------对于直觉逻辑的宗教思想的否定,是科学主义的霸权地位建立的第一步。

对概念逻辑的哲学思想的否决,是科学主义的霸权地位建立的第二步。

科学主义以另外一种信仰来取代了宗教思想依赖的信仰,这个信仰是:对于观察范围以外的世界采取断然的否定,从而,让一切知识回归到观察范围之内。

2.9

科学主义带来的全部利益是以牺牲形而上学的承诺为代价:

科学主义必须依赖于把一切建立在物质范畴内,而不允许任何的超越自然的事物和事件存在。

这里的本质是:

科学主义所依赖的全部前提,无论是物质、客观性、自然、实在性,都首先以概念的形式存在于我们的认知之中。

这是一个在我看来极其清晰而又难以透彻阐述的图景。

3.1

形而上学的黯然退场与其说是因为科学主义的崛起,不如说是,形而上学的轮回式的质疑,最终在“二律背反”的断言中,葬送在了自己的不断深入的思辨中。

仅仅是一层纸,原本被黑格尔完整的捅破,即二律背反所断言的矛盾性本身就是真实世界的根本属性-------------但黑格尔在形而上学上走的太远而忘记了返回的路。

如同遥远战场的战士,缴获了真理,却忘记了回家。

守望的乡人不得已以存在主义、现象学、分析哲学、解构主义等来聊以自慰。

所有的近现代哲学都是在科学主义的威压下做出的立场选择:

否定了绝对真理的存在,就否定了远方,也就能安守故土-----这片被称为物质世界的故土,曾经被柏拉图定义为洞穴里的生活。

3.2

对绝对性的放弃,就是对深刻性的放弃。

就是对夜晚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审视的放弃。

没有绝对性的相对性断言,带来的可怕结论是:人生意义是自我定义的-----即或你选择随波逐流也是一种定义方式。

它的另一个引申意义是:如果一个强权的暴君推行弱肉强食的法制政策,你也无法否定它------因为没有一个绝对真理来评判他的行为,更重要的是,一旦失去了绝对的判断标准,剩下的事情只是文字游戏和表达伎俩而已:我们可以为任何一种观念或政策摇旗呐喊。

3.3

对深刻性的坚持就是对绝对真理的坚持。

对绝对真理的坚持就是对“可朽、暂时、有限”的否定,就是对我们每个人拥有的某种“永恒性”的坚持和守望。

3.4

你如何才能相信:

我们内在的永恒性的续存,恰恰在于我们的信任和坚持-------你的怀疑和放弃,就会逐渐的模糊、淡化和终结我们的永恒性。

这种永恒性有一个让人心驰神往的概念:灵魂。

3.5

    如果你认为我们的意识内容是虚无的,同时,如果你认为我们的意识内容是丰盈和充足乃至任意的。

如果你有“万物皆像”的观念,即我们所面对这个纷纷的世界全部只是我们的意识内容。

那么,那个产生意识内容的机制,是否既不是我们的认为的物质,也不是我们认为的精神。

这是先在的哲学家贯穿始终的洞见,仅仅是各自命名不同而已。

那么,如果它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内容),那么,物质和精神的属性就不该用于它的描述。

那么,永恒性就该是对它合理的描述。

我并非在这里做论述,我有足够详尽的论述,但不在这篇文章里。

我们称之为“灵魂”。

3.6

我们都在潜意识里相信“灵魂”的存在,因为这是灵魂对我们阐述的事实。

尽管我们都不承认“灵魂”的存在,因为这种承认必须借助于语言和概念。

形而上学始终在追寻,用概念去表达灵魂。

我们正在失去的不仅是几近完全丧失的对于灵魂的概念把握,也正在失去对于灵魂的“直觉”把握。

3.7

我们所坚持的“肤浅”依赖于图像、概念和意义。

我们依赖于经验来定义万物的意义,这反过来压制了灵魂的声音。

物质化和表观化的世界,所带来的确定性正在不可逆转的扼杀灵魂的“生命力”。

我们正在机器化。

我们正在智能化。

我们正在失去永恒性。

3.8

永远记住:所有的表观世界的“确定性”都是对灵魂的改造和雕刻。

肤浅的“确定性”对于灵魂,就如同巨大的生活落差对于我们的精神的折磨。

肤浅的“确定性”如同没有根的植物,不是由灵魂深处滋长出来,而是由外部安装而来。

3.9

相反,深刻的“确定性”是和灵魂交互的产物。

深刻的“确定性”对灵魂的雕刻,如同艺术家真情实感的作品,更像是灵魂自然的成长。

深刻的“确定性”先验的审查生活,而不是后验的对生活进行总结。

深刻的“确定性”和肤浅的“确定性”犹如这一点:

我们可以在没有吸食毒品前就知道毒品有害而不去碰它,我们也可以在吸食毒品后才知道毒品有害-----------前者是深刻而先验的,后者是肤浅而后验的。

3.10

灵魂的滋长依赖于深刻性---因为唯有深刻性才能实现和灵魂的沟通。

深刻性的审视之后的行为,才能避免灵魂以自身的改变去获得经验。

深刻性,就是和灵魂的对话。

深刻性,就是以绝对真理来理解表观世界。

深刻性,就是以真实世界的立场来定义我们的人生。

3.11

并非,我们的人格独立于灵魂。

而是,人格是灵魂在这个表观世界的面具、身份和标签,也是灵魂在意识世界的成像。

人格形成于经验,即像的世界。

人格,就是所有的成像的底色。

灵魂决定了人格,人格反过来雕刻灵魂。

个人的人格雕刻着人类共有的灵魂。

人类集体行为的改变就意味着灵魂的结构性改变。

失去了灵魂的稳定性和不变性,就失去了我们每个人内在的永恒性。

3.12

失去了永恒性,人就变得和石头一样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