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的朴小、道大镇天下

 知常不病 2019-12-27

老子说这地球上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万物遵道贵德。道生、德蓄、物形、势成。

大道主宰,乾坤住复,但只有人心不古、人心叵测,多生不甘。

大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人们如果能遵守它,万物会自生自灭。如果天、地、人自作孽,化而欲作,就镇之以无名之朴。天下将自定。

这么厉害的可以镇天、镇地、镇人的朴是什么东西呢?

老子的朴小、道大镇天下

老子说朴散为器。朴应该是一切事物最初的面目。朴如素如简,也是一切事物本来的样子。

道要是主宰,那“朴”就是如来。

老子说,大道氾兮,其可右右。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

道,大到无处不在,但它的本质这个朴很小,一切事物都要臣服于它。反过来讲,这很小的朴质,却能征服天下所有事物,当然也包括人。

老子的朴小、道大镇天下

道现朴形,即是如来,即是本来,即是开始。

所以老子说,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朴虽小,但见小曰明,守柔曰强,无遗身殃。

所以老子提出: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以上这三点做到了,还是远远不够的,最好的最有效的办法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朴散为器,正如道行天下,就如同水流江河归大海一样,势不可挡。

老子的朴小、道大镇天下

人的欲望,如沟壑难平,只有不忘初心,抱朴而行,方能自然天成。

所以,老子也进一步提出,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

我(老子)是如何知道治国、安邦、齐家、修身……这些天下事物的呢?就是懂得了返朴才能归真。

老子的朴小、道大镇天下

1.治国

老子明确,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执大象者天下往。谁要掌握了这大道之理,天下人都会向他投靠。都来投靠也不会互相伤害,大家都和平安泰。生活快乐美食充足,能使路过的人也愿意留下来。

道要能说出来,淡兮其无味,它是看不见也听不到的,但它真实的作用永远不变。

如果有人不信邪,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这自然就成了强盗的头子,天下的敌人。

老子说,人们之所以饥饿,是上面收取的食税太多了。人们之所以难治理,是上面的人胡作非为。

正可谓,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的朴小、道大镇天下

2.安邦

老子说,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这事容易得到报应。军队驻扎的地方,会荆棘丛生;大军过后,年景非灾即荒。会用兵的人只求有个好结果就行了,不敢用兵来逞强。收到了好的结果也不要自狂自大,收到了好的结果也不要过度炫耀,收到了好结的果也不要骄傲,要明白这好结果是出于不得已而为之,过度的逞强。必然会自取灭亡。

老子说,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利了也不要看成是美事。如果看成美事,就是喜欢杀人了。喜欢杀人的人,就不可能得志于天下了。

老子的朴小、道大镇天下

3.齐家

老子说,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老子的朴小、道大镇天下

4.修身

老子说,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如果想象这个世界最初就没有我这个身体,吾有何患?所以抛开自我,能够用贵身的态度去对待天下,才可以把天下交付给他;能够以爱身的态度去对待天下,才可以把天下委托给他。

老子说,人们所讨厌的,唯孤、寡、不榖,而那些有卓识的人甘愿去这样要求自己。

天下的人,越不追求利益,利益反尔不受损;越追求利益,利益反尔受损。“强梁者不得其死”,用极端的手段的人肯定没有好下场。

老子的朴小、道大镇天下

总之老子告戒人们,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的暴虐都不能长久,而况于人乎?

天作有雨、人作有祸。无论是治国还是安邦,无论是齐家还是修身,都遵循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所以,不忘初心,见素抱朴,无欲而为,顺势天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