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普通百姓理解的《道德经》——《道德经》是怎么形成的?

 峨眉佛光 2019-12-25

本文是原创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周朝守藏史(即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老子的作品。据《史记》记载,老子在周朝做守藏史时看到天下诸侯纷争,礼崩乐坏,百姓不堪战争疾苦,生活日益艰难,就决定退隐而去。当老子就要离开周朝的边界函谷关时,守关将领尹喜说:“先生为官多年,现在要离开了,不能够一言不发决绝而去,无论如何也要为周朝留下一些作品呀!”老子就挥笔而就写下五千余言的《道德经》,为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财富。

说起老子,大家都知道他是春秋时期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有说是陈国人,即现在的河南省鹿邑县人,生辰年月不太详细,约生于公元前571年—前471年。他是我国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德经》现在已经被译成多国文字,其倡导的“道法自然、无为无不为”的思想深入人心,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普通百姓理解的《道德经》——《道德经》是怎么形成的?

普通百姓理解的《道德经》——《道德经》是怎么形成的?

五千字的《道德经》确实称得上是文字精炼,词意深远,思想深邃的伟大作品,流传至今已有近3千年的历史,社会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政治体制、经济发展程度还是科技水平甚或是人们的价值观,意识形态都和老子时代有着天壤之别。但是,《道德经》却成为“永恒之道”,成为中华文化灿烂的瑰宝永久地保存下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