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时期的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说对东阿井的描述是,“其巨如轮,深六七丈”。关于水质,北宋时期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到,“清而重,性趋下”。对阿井水系与阿胶的关系,历代医家殚精竭虑,试图寻找到最有说服力的答案。最通俗的解释当然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落实到中药领域,就是药材的地道问题。所以古代本草谈药材必谈产地,以示正宗。比如说浙贝母、云木香、广藿香、怀山药等。但是以“药材地道”以及“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来做回答。 《太平御览》:“黄帝作井”,具有悠久的历史。此井被称为古阿井,是中药阿胶的发源地。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东阿亦济水所经,取井水熬胶,谓之阿胶”。 《本草图经》中载“以东阿县城北井水作煮者为真,其井官禁……阿胶,今郓州皆能作之,以阿县城北井水作煮为真。” 明《本草纲目》李时珍说“阿井,在今山东·兖州府·阳谷县东北六十里,即古之东阿县也。有官舍禁之。其井乃济水之所注,取井水煮胶,用搅浊水则清。故人服之,下膈疏痰止吐。盖济水清而重,其性趋下,故治淤浊及逆上之痰也”。他认为,东阿之水“乃济水所注,用搅浊水则清。故人服之,下膈疏痰止吐”。因为“盖济水清而重,其性趋下,故治淤浊及逆上之痰也”。 清代学者陈修园曾沿运河南下来到东阿县,详细考察了阿井水及阿胶的关系。陈修园道称:“此清济之处,伏行地中,历千里而发于此井中,其水较其旁诸水重十之一二不等,人之血脉宜伏而不宜见,宜沉而不宜浮,以之制胶,正为血脉宜也。陈修园的结论是,东阿之水是“济水之伏流,伏见不常,泉虽流而不上泛,犹如伏脉中之静而沉者,过此则其水皆上泛为川,且与他水乱而不纯矣。故阿水较其旁重之一二不等”。东阿之水的这种品质,在陈修园看来,与“人之血脉,宜伏而不宜见,宜沉而不宜浮,以之制胶,正与血脉相宜也。” 关于阿胶的另一个原材料驴皮,陈修园很学术地写到,“所以妙者,驴属马类,属火而动风,肝为风脏而藏血,取水火相济之意也。”如此制作出来的阿胶,则可以“借驴皮动风之药,引入肝经;又取阿水沉静之性,静以制动,风火熄而阴血生。” 清代著名考古学家孙星衍感其年代久远,叹曰:“海内古迹,莫先于此”。名贵药品阿胶,最早记载于东汉时的《神农本草经》:“真胶产于古齐国之阿地,又以阿井水煮之最佳”,“取井水煮胶,谓之阿胶”。 清·曹炳章《增订伪药条辨》云:“阿胶出山东东阿……考阿井在东阿县城西……然此水实为济水之源。其色绿,其性趋下。东阿城内又为狼溪河,其水为漯水之源,乃洪范九泉之水所汇归。其性甘温。故合此二水为最善。” 清·王应奎《柳南随笔》曰:“按:东阿城中有狼溪河,欲煎胶者,须用乌驴皮浸狼溪河内百日,刮净毛垢,汲阿井水熬之,火用桑柴,三昼夜始成。” 《药性辞典》说:“阿胶祛风补虚、和血养阴推为要药,然重在阿井之水也。” 旧《东阿县志》中张志秋载:“阿井在古阿城中,其水不盈数尺,色绿而重。 《禹贡传》曰:“济水所经清冽而甘,汲出日久不变,煮黑驴皮为阿胶,可疗风疏痰”. 旧《东阿县志》卷之四七项)。 《寰宇记》云:东阿旧有大井,若车轮,深七、八丈,汲以煮胶,每岁入贡即也。 古阿井的地理位置一直就黄河北的阿城镇,阿城镇历史上曾为老东阿县县城,当时,老东阿县城因黄河多次泛滥改道,多次迁城,并于明·洪武八年迁城到东阿镇。俗话说,迁城不迁井,事实上也无法迁井。但是,由于许多本草对阿井记载及传说,给阿井增添了许多神奇的色彩。 《东阿县志》称:“昔有猛虎居西山,爪刨地得泉,饮之久,化为人。”后将此泉为井。因有神化传说,老东阿人用此井水制胶。据传,东阿迁城后,老东阿县人为了用此井水熬胶,不惜用东阿城西八里、黄河东岸的“姜沟山”换取阳谷县阿城镇的阿井,此山归阳谷县管辖,改名“阳谷山”;而此井虽在阳谷县境内,却因用之制备阿胶,又归东阿县管辖,取名阿井。所以,历史上有阿井不在东阿县、阳谷山不在阳谷县的事实。 老东阿县用山换井后,由于黄河多次泛滥改道,致使阿井多次淤塞。据载, 宋《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中阿井上已有四角亭,典型唐朝风格,4根方立柱,有基座,井口与座上面平,南向有阶。史料记载唐朝尉迟恭曾为钦差大臣重修阿井,亭中有石碑。 1463年(明天顺七年)阳谷知县王昌裔重修阿井、井亭,并建官厅数间。 1702年(清康熙41年)阳谷知县苏明杰重修阿井亭,1796年(清嘉庆元年)阳谷、东阿知县共同修井,留下了《重修古阿井和阿井碑记》。 1879年(清光绪5年)清阳谷知县赵树南重修阿井亭,并题写了楹联、横批。对联为:“圣代即今多雨露,仙乡留此好泉源。”亭背阴联为:“力可迥澜重建源泉来井底,必存济世长留膏泽在人间。”横批“济人寿世”,亭内有石碑,篆书“古阿井”。 明《本草蒙荃》中阿井亭顶及四角无风铃,也是4根方柱基座似石砌,南向有台阶,井口有园桶形保护。可见历代统治者都对阿井保护极为重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