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子夏略考

 关牯爱满天下 2019-12-26


        

子夏墓坐落于河津市西,东辛封村东田原上。两通琉璃瓦顶的修高墓碑静静的矗立在西比黄河北望吕梁的昊天厚土之中。两千多年来,日月风云沧海桑田,劲健不息的历史巨烛始终投射出一束倾注的光芒,在这儿播撒照耀;两千多年来,帝王卿相文人士民,一代又一代尊崇的目光在此驻足,凭吊追远,怀德尚贤。子夏以其对儒学的卓越贡献和博大精深的子夏学为中华文化的高原倾注了一脉涓涓泉流,在厚重的中华典册中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一,子夏生平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生于公元前507年(周敬王13年)的晋国温邑(今河南温县卜杨门),卒于公元前420年?,葬于今河津东辛封村。寿年87岁

《史记》载:孔子曰:“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异能之士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政事:冉有,季路。言语:宰我,子贡。文学:子游,子夏。一共十人,这十人被后人尊为孔门十哲。子夏为十哲之一。子夏与子游同入文学一科,显见其于古文献经学上的成就卓越不凡。《论语》施教篇有子夏问:“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孔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的对话。透露出子夏的聪明才智。孔子对子夏的问答十分赞赏。“起予者商也!”——能发挥我思想的人就是你卜商了。对这个小他44岁的学生,孔子的喜悦和爱重之情溢于言表。而且孔子还告诫和勉励子夏“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意为你要做识大体明大道的儒者,不要做目光短浅的儒者。这又反映出孔子对子夏的期待和高标准要求。据卜氏族谱记载,卜子夏14岁时即拜孔子为师,那么子夏是在孔子眼中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孔子对这个经艺日进的学生是很赏识和期待的。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孔子既没,子夏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其子死,哭之失明。另,孔子世家载,孔子死后,弟子们皆服丧三年,丧毕,相诀而去,则哭,各复尽哀。我们知道,孔子辞世于鲁哀公16年,年73。此时子夏29岁,服丧3年,也就是32岁。史记是最严密的史料,但可惜很多记述非常简略。子夏的足迹究竟走过哪里?后人已很难猜想。只能透过这些仅存的片言只语,推测子夏至少是在32岁以后,才迁居西河,以教授为业的。族谱记载凡五十余年,直至终老。

二,西河浅探

西河设教是子夏一生中最浓墨重彩的闪光点,后世提到子夏,莫不与西河设教紧紧相连。那么,春秋时的西河究竟指现在的什么地方呢?经过对史记的翻阅。笔者发现西河与一个叫蒲的地方关系密切,甚至可以说西河就是蒲。此断何以为证?《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过蒲……遂适卫,卫灵公闻孔子来,喜,问曰:“蒲可伐乎”……孔子曰:“……其男子有死之志,妇人有保西河之志……”。这句话表明西河之地正与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另,在樗里子甘茂列传中,有这么一段话,“秦昭王元年,樗里子将伐蒲……夫卫之所以为卫者,以蒲也。今伐蒲入于魏,卫必折而从之。魏亡西河之外而无以取者,兵弱也。今并卫入魏,魏必强。魏强之日,西河之外必危矣”。这也表明西河与蒲之间的关系绝非简单两个地名,它们之间几乎可以彼此取代。那么蒲,究竟在哪儿呢?此先按下,暂且不表。且看另一端。在《史记》晋世家中有这么几段话,其一:(晋献公)乃曰:曲沃吾先祖宗庙所在,而蒲边秦,屈边翟,不使诸子居之,我惧焉。于是使太子申生居曲沃,公子重耳居蒲,公子夷吾居屈。其二:二子闻之,恐,重耳走蒲,夷吾走屈……初,献公使士蒍为二公子筑蒲、屈城弗就……。……重耳备蒲城守秦。——这里头提到这么多的蒲。有什么用呢?当然有用!这些记载,至少明确表明,蒲或者蒲城就靠近秦国。好了。我们再来分析。在孔子世家中有这么一句话:今蒲,卫之所以待晋、楚也……。这句话翻译出来就是:如今蒲地是卫国用来阻挡晋楚两国的缓冲地带。在樗里子甘茂列传中也有一句:夫卫之所以为卫者,以蒲也。其意思与上文大同小异。那么这两句表明啥呢?表明蒲这个地方也与卫国靠近。我们知道晋在黄河以北,楚在黄河以南长江流域一带。好了。这么一下,我们就可以基本上确定蒲的大概方位了。那就是,既离秦不远,又离卫不远,还处于晋楚之中。什么地方既离秦不远又离卫不远还在晋楚之中呢?想象一下。秦在黄河以西,尽人皆知。卫呢?在河南的东北部。这几个条件综合下来,似乎有了大致的方位所指。接下来,我们再看看下面几句话。魏世家:魏哀王(魏国后期君主,距晋文公时至少二百年以上)十六年(张仪已死),秦拔我蒲反(坂)……秦予我蒲反(坂)。另,孝武本纪(汉武帝):其明年,上郊雍,通回中道,巡之。春,至鸣泽,从西河归。——这两个地方又提到蒲坂,西河。蒲坂与蒲是什么关系?鸣泽在什么地方?汉武帝是怎么从鸣泽过西河而归的?这不能不让人联想翩翩。而且,另,有魏文侯(即以子夏为师的魏文侯)的儿子魏武侯与诸大夫浮于西河的记载。这是《战国策》魏策中的话:魏武侯与诸大夫浮于西河,称曰:“河山之险……”。“善,吾乃今日闻圣人之言也!西河之政,专委之子矣”。治理西河郡的政务就完全委托你了。这可见西河既是一段河流,也是一个地名。其时魏国都城依然在安邑。

回到前问,西河的眉目似乎渐渐明朗。它与蒲几近一地,近秦又靠卫。而蒲坂即在我们晋南一代。这样我们可以大胆推测,即使蒲与蒲坂不是一个地方,想必也应该比邻,而绝不是相距遥远。胡适先生不是有句话:大胆设想,小心求证么?想必正适合于此处。

三,师文侯年龄考

     司马迁在记载《史记》时,有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这就是在诸侯国的纪年过程中,着意将孔子行鲁相事或孔子卒之年特特标注出来。比如魏世家里,其后十四岁而孔子相鲁;晋世家里,十二年,孔子相鲁;秦本纪里,惠公六年,孔子行鲁相事;鲁周公世家,定公十年,孔子行相事。等等。孔子生前,他的学说虽不被诸侯广泛认可,但他的影响力在诸侯各国还是很大的。这无形中直接派生出一个对后世有利的明晰记载,即孔子生平年表。这个清晰地记载,被司马迁十分灵活的运用起来。司马迁将孔子一生的重要节点作为一个时间坐标吻合的镶嵌在各诸侯国纪年历史中,用以定位。这显示出司马迁的高明和严谨之处。令人叹服和钦佩。循着这样的脉络,到魏文侯25年时,孔子是85岁。而其实孔子在73岁时已经去世。子夏小孔子44岁,那么这一年,子夏的年龄应该是41岁。而这一年,文侯受子夏经艺。所以,子夏师文侯时的年龄是41岁。至于给文侯做了多少年的老师,史记并无记载。但我们知道,子夏师文侯后13年,文侯卒。时子夏54岁。

                                                  四,子夏言论及地位

    《论语》相传为子夏和仲弓合撰。翻论语,记述子夏的章节有19处之多。发现单单子夏曰的语段就有11处之多。是除子曰外的第一人。这一点也可看出子夏在儒家及儒学中的重要地位。

兹录子夏曰如下: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子夏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有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这些言论,是汇成儒学汪洋中的一支重要源流。是论述为学,修仁,立德,交友等方面的至理名言,闪烁着深邃的思想之光,完全当得起礼坏乐崩时代照亮昏暗天空的一颗大星。让后世人类从中汲取了无尽的智慧和养分。

子夏的影响、成就和地位,司马迁是如何看待的呢?翻看史记,至少可以从三处清晰地感知司马迁对子夏的态度。一,孔子世家中有一段: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意思是孔子当官时诉讼案件,文辞上如有同别人商量的,从不独断专行。至于撰写《春秋》,该记的记,该删的删,连子夏这样一些弟子都不能增删一辞;二,史记礼书有一段:循法守正者见侮于世,奢溢僭差者谓之显荣。自子夏,门人之高弟也,犹云“出见纷华盛丽而说,入闻夫之之道而乐,二者心战,未能自决”,而况中庸以下……。这意思是遵法守纪的正人君子被侮弃于世,骄奢淫逸的狂妄之徒富贵显达。子夏,孔门中的高徒,尚且说“出门看见纷繁而高兴,进门学习夫子的学说而心乐,这二者在内心交战,自己不能决断哪一个应该舍弃”,更不要说学问一般的弟子了……;三,史记乐书中,司马迁长篇大论乐的极端重要性,接着便是详细记述魏文侯与子夏关于音与乐的长篇对话。然后紧接着才记述孔子与其他人的对话。(因子夏与文侯的对话太长,兹不抄录)我以为,子夏的这些论乐之说切中时弊,闳博精深,完全可当子夏思想学说中极重要的部分,足以为后世修身治家平天下的一个参阅经典。———从这三处记载,可以鲜明的看出司马迁对子夏的推崇之情,虽然正面没有褒加一辞,但子夏在司马迁心中的地位,不言而喻。

五,后世影响

实际上,子夏在当时,影响已经很大了。魏世家中有这么一段话:文侯受子夏经艺,客段干木……秦尝欲伐魏,或曰,魏君贤人是礼,国人称仁,上下和合,未可图也。文侯由此得誉于诸侯。文侯得誉于诸侯,有子夏一份功劳。

后世君主对子夏也十分推崇,多次加封。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开始祭祀子夏。唐太宗贞观二年(628年)朝廷下令把全国卜子夏碑位放在孔庙和孔子一起祭祀。唐玄宗开元27年(739年)封卜子夏为魏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为河东公,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加封魏国公。

子夏的名言,“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在1915年复旦大学建校10周年时被立为校训。“四海之内皆兄弟”,悬挂在联合国总部作为主题标语,并载入联合国《儿童权益宣言》。

一个合理的推测就是,子夏晚年,远离西河故地,一直北上,来到皮氏,此地依河而傍山,远离战争旋涡,安宁僻静,直至终老。这是河东这片大地的幸事,也是河津这块故土的骄傲。

如今,我们河津中学早已将“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立为治校格言。这是后世对子夏思想的最好弘扬。多少年来,一批又一批学子从这里出发,走向全国,遨游于更加广阔的知识海洋,用他们学成的知识报效家乡,建设祖国。这是对先贤的最好纪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