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制,又称科举、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古代是怎么通过科举考试为国家选拔人才的呢? 院试又称郡试、道试。院试前有两次预备考试即县试、府试,及格的称为童生,童生取得生员资格的考试叫院试。院试由朝廷所派官员主考,考中者称生员,习称秀才,才有资格“入泮”(进学)学习。考取生员是功名的起点,一方面生员可选拔为贡生,进入国子监成为监生,另一方面再通过岁考、科考而成为科举生员,取得参加乡试的资格。 乡试每天年一次,一般于中秋前后在各省省城举行,由皇帝钦命正副主考官主持,生员、监生均可应考。乡试考三场,取中者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举人即可参加会试考取进士,也可直接授于中下级官职。 会试每三年一次,于乡试后第二年春季在京城举行,由礼部主持,应考者必是举人。会试也会三场,考中者称“贡生”或“进士”,第一名为“会元”。 殿试 亦称“廷试”,于会试后当年在殿廷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进士均可参加。殿试成绩分为“三甲”。 一甲:共三名,叫“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 二甲:若干名,均叫“赐进士出身”。 三甲:若干名,均叫“赐同进士出身”。 如果某人在乡试、会试、殿试中均考取第一名(即解元、会元、状元),就叫“连中三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