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像(一):盛名之下

 蠢牛颜旭茂 2019-12-27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有那么多的理论、信息和那么多大名头的作品或类型作为支撑,任何人都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成为造像方面的专家,最起码在各种场合中侃侃而谈不是问题。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各种各样的专家高手都在宣传自己的道,人们不知道听谁的为好。尤其是,很多舌底生花,自信满满的人一旦面对真品和赝品混杂、垃圾和精品混杂、价格和行情扑朔迷离的造像艺术品市场便立马现出原形。

  作为业余爱好者,我试图把自己十多年痴迷造像的一些所见、所闻、所思整理为一个小小的《观像》系列,请各位师友随意交流与评说!

  大部分造像的原始环境是在宗教的道场里,这个场是建筑群体、千万尊造像、壁画、法器整体作用的结果。在这个场里,人们也许能感受到艺术的美,但营造这个场的目的却不是为了艺术美,而是为了信仰。场中的不同构件(我们今天称之为美术作品)会按照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手法来表现不同的宗教内涵。他们互相作用,成为一体。在这个场里面有突出呈现的精心之作,也有相对粗率的作品。

  而我们现在把他们单独割裂出来,郑重地展示在聚光灯下,就如同展厅里那些单独陈列的建筑构件一样。他们当初在建筑上面显得如此精美和灵动,每一处构件都有自己存在的理由和表达的内涵。现在却看似整齐,实则无序地独处于展厅里,有些构件可能会让人莫名其妙,或者稍显粗糙俗气。也许会有一些构件适合以这种全新的方式陈列,大多数却不是。

  事实上造像比建筑构件更适于单独陈列,聚光灯可以突出他的雕塑美,但是这种美感与道场中原汁原味的感觉到底有多少相似度,我们可以自己去揣摩。

敦煌莫高窟第45窟 唐代

二十四诸天和十八罗汉 清代 大足石刻博物馆

天龙山石窟浮雕残片 哈弗大学赛德勒博物馆

  对这些从整体中摘离出来的造像作品,人们可以从不同的切入点去继续分析,比如工艺水平、艺术表现力、仪轨、风格传承、年代、历史信息、材质、品相、包浆、价格、名气等等,有全方位综合的,也有偏向于一点的。以专业的眼光从不同的点去分析作品自然是很难的,我们凭什么在短期的接触后就敢于以专家自居,或者侃侃而谈呢?因为我们有大杀器,那就是造像的价格和名气。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上文列出的各项标准的前面部分就像是乒乓球拍的各项指标,您不需要知道这些指标是怎么回事,您只要知道哪一款底板有哪方面的名气就行,甚至它应该配什么样的胶皮也不必知道,按照各种经典搭配去下单就行。然后体验一段时间,甚至多买几块拍子,您就可以跟人大讲您的选拍经验了。造像方面也是如此,不是所有的爱好者都想往深层次挖掘,多数人只想掌握一些简单实用的技巧,能够了解一些价格和名气的情况也就基本达到这个要求了。

  

  毫无疑问,价格和名气是工艺水平、艺术表现力、仪轨、年代、历史信息、材质、品相等各种因素的综合体现。但是艺术不是自然科学,没有一加一等于二那么明确的答案,对这些因素的理解会因人因时因地而不同。而且,大名头作品和类型的产生也不是选总统:一人一票,少数服从多数。很多时候他更类似于最高大法官对宪法的终极解释权。这是一个话语权极不平等的事情!

  我把这些权威归类到三个部分,并试图从其中找出那些真正决定作品名气的人物:一、政治权威:帝王、官方代表;二、技术权威:宗教人士、理论研究者、出版机构、工匠;三、市场权威:捐助者、经销商、收藏者。其中每一个部分都体现为两个阶段:创作阶段和收藏阶段。

  在创作阶段,三种权威的先后顺序理论上是一二三的顺序。帝王可以决定宗教的命运,官员会替帝王管理这一切。我个人理解,在合法性不成为问题的情况下,具体指导造像创作的人反而是技术权威中的宗教界人士,他们决定了造像的样式和审美趣味,工匠在具体作品的技术环节也是一个关键因素,他们的技术决定了作品的好坏,但是他们要服从宗教权威的指导。官方和捐资人(包括出钱的帝王)在创作环节中反倒是不那么重要的一环。

  曾经有人对我的这个猜测提出不同意见,他们认为出资方和工匠才是创作环节中最重要的。文献资料证明,在寺庙的修建和造像的创作过程中,宗教人士才是其中的灵魂级人物,比如敦煌的倡修者乐僔、云冈石窟的昙曜……

  体现出资方重要性的证据也是不少的,比如古代遗存中尚有不少供养人的造像,或者在造像的一些不重要位置以浅浮雕、线刻或绘画的方式表现供养人,但这些都是附属性的作品。在官方出资的情况下,佛的相貌常常被表现为帝王本人的样子,或者在显著位置出现帝后礼佛或地方军阀出行的场景。这里既有政治权威的体现,也有僧人讨好帝王和权贵的嫌疑。

  其实真正过分的是,有一些宗教人士直接以自己的形象代替佛或菩萨,以自己的名字命名这尊造像,甚至将这种做法传诸后世。著名的例子是唐末五代的川密创始人柳本尊,在川渝地区的很多石窟中经常以柳本尊取代主佛、胁侍,还有佛或菩萨冠上的化佛。

大足石窟 宋代

  这里表现的是释迦牟尼佛涅槃的场景。图中的佛前弟子,左手第一位螺发佛装的是主持修建石窟的宋代僧人赵智凤。第二位是柳本尊。在历史上,他们都跟释迦牟尼佛没有一丁点关系,但是在这里,二人坐在佛前最显要的位置。二人左边的迦叶(已损毁)和右边一大排都是释迦牟尼佛真正的亲传弟子,他们反而处于释迦佛的视觉盲区。虽然大多从罗汉装变成了菩萨装,级别还是比赵智凤低一等。出家人不打诳语哦,这怎么得了!!!

  图片来源:乐艺会

  这几方的关系也可以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在房地产开发的过程中,首先最重要的是政府(政治权威):给不给地,给哪块地,规划、环保等方面的指标,最终的楼盘是不是合格都由他们说了算。接下来是开发商(技术权威A):楼盘的设计、预算、质量监督、销售都由他们负责,他们也可以做很多的手脚。工程的具体水平是施工方的技术决定的(技术权威B),但是他们要接受各方的监督。其中最不重要的反而是买房的业主(市场权威),除了决定买或不买,他们也可以免费欣赏施工过程,有什么不满也可以提,管不管用另说。最后想一想,一个楼盘,其实更多的要算是开发商的作品。施工方只是体现了开发商的意志和展现了自己的施工水平而已。业主在施工中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但是最终的产权证上面会是业主的名字,就如同造像的上面会出现“……佛弟子曲德为亡妻赵敬造碑像一区……”这样的内容。

  创作阶段离现在很远了,很多问题搞不清楚的,但是这个阶段中的某些因素对作品的名气有重大影响。出资人、监造人当中如果有地位极高或名气极大的人,对作品在后世的名气提升非常有利,简直跟开挂差不多。而且他们的地位高,制作的工匠也会好,整个造像群体也会相对精良。

  如果没有这些因素,作品也非常好,甚至更好,他在后世的名气就得看其他的机缘了。机会总是会有的吧,也不急在这一时。

  后面重点说说收藏阶段。古代的情况有些特殊,可以说帝王和各级官僚家族就是艺术品的终极买家。那是政权私有的时代,他们就是官方,艺术精英也是他们,这样一二三就重叠了。但是那时候似乎没有造像收藏这一块,他们有信仰,不敢乱来,最多是跑到庙里看看佛画。“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看得还挺投入的。

  现在的情况不一样,政府不是私有的,也不会直接参与市场。官方代表中的考古和文保单位是直接自己发掘或就地保护,博物馆可以通过直接征集、接受捐赠等方式收集,偶尔进入市场也可以算是官方买家,但他们不是买方的主流。

  而作为第二部分(技术权威)的当代代表,单从造像来说,宗教界人士在造像仪轨、义理和断代方面都没有什么突出的表现。官方专家的研究更多地集中在文化领域,与审美、真伪判断都有些脱节。在美术的宣传和教育方面,我本人从读书到教学的经历中,明显感觉到在雕塑这一块是扬西抑中的味道,而且美术院校的雕塑教学也基本是西方的体系。再加上意识形态的因素,在中国的宗教造像方面宣传得很少。我从学美术,到教美术,在成为造像爱好者之前对这方面都是很陌生的。后来偶尔接触到这个领域,才发现中国古代雕塑不比任何国家逊色,只是被我们的艺术教育和宣传忽略掉了而已。但是在少量的宣传当中能够出镜的那些作品现在都是名气很大的,包括那尊很丑很丑的乐山大佛(这尊佛并不是本来就丑,而是曾经被轰炸过,修复过,已经面目全非)

  目前阶段,在真伪这个方面最大的技术权威其实要算造假者。我接触过几位创作和修复造像的师傅,他们只是在学习和模仿古代的工艺。真正的造假者是负责制作包浆的那些人,我没有接触过。除了最熟悉的人,他们也不可能把识假的知识传授给谁。

  所以在当代,对造像艺术的宣传和认知其实要感谢市场,造像方面的话语权也基本上交给了市场。现在的买家主流是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他们跟古代的官僚或儒商收藏家不一样的地方在于:这些人当中大部分人是艺术盲。而且他们即使有高学历,大多也缺乏人文方面的知识积累。

  造像在古代偶尔受到关注也可能更多集中在书法方面。清末民国时期西方人表现出对中国造像的极大兴趣,他们的注意力却是在雕塑艺术方面。在他们的宣传下,有一部分作品成为名作。但是西方人对中国造像的研究跟他们进入市场的时间基本上同步,在此前,他们对造像应该没什么认识,只是单纯觉得好看。当时的中国人还知道宗教的仪轨和制作技术,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模仿高古的造像。所以在西方人购买和认定的名作当中也夹杂着很多当时的仿品。但是这些西方的藏家有深厚的艺术修养,也有一股子钻劲,他们把当时能看到的大部分精品都搜集走了。然后经过上百年的研究,他们对中国造像的认识甚至比大部分中国专家更深,更别说中国的爱好者流了。

  随后,中国经历了长时间的与世隔绝,再加上意识形态方面的因素,人们更多地把造像当作迷信的产物。经过数十年的断层,当市场打开之后,就出现了几拨不同的造像藏家:一是以信仰为主,他们更关注造像的宗教属性,比如神佛的名称、地位和主管的业务等等。二是以审美为主,他们更关注造像的视觉美、艺术表现力等等。三是以文化为主,更多地关注作品所携带的历史、宗教、政治、文化交流等方方面面的信息。四是以市场价值为主,更多地关注于工艺、材质、品相、尺寸、年份、稀有性、出身、流转情况、与现代审美的契合度、受众、市场行情等方面。

  很多人认为自己是多方兼顾的,其实总会有一些侧重点。比如我,我比较二,但是对一三四也有一些关注。

  这四类人都能影响造像的价格。比如第一类人,他们对价格的直接影响是:佛祖、观音、韦驮、关公、财神这些品种在市场上比较受追捧,而文昌、供养人这些品种就比较受冷落。第二类人不要说了,造像的美感肯定是很重要的。但是第二类人在审美方面与大多数人不同,其中有钱人也少,对市场的影响其实有限。第三类人能把一件看似普通的作品讲出很多故事或门道来,故事也是大众比较关注的热点之一。而且第三类人当中的专家学者也多,他们的观点可以直接影响作品的名气。第四类人虽然以价格为目的,其实也特别重视审美,但是与第二类人的审美区别很大,我后面再说这个。

  总体来说,现阶段真正能够左右作品或类型的价格和名气的是第四类人。他们有钱,市场是他们的。现在有一种说法非常流行,而且认可度非常高:一件作品好不好,要由市场说了算。说白了,也就是作品好不好,要由第四类人说了算。

铜鎏金铜胎掐丝珐琅无量寿佛 清乾隆 
东正拍卖(北京2016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高度:31cm

出版:《海外回流西藏文物精粹》文物出版社,2012年,第208页《佛韵——造像艺术集粹》文物出版社,2013年,第238页。

成交价:13,570,000 RMB

来源:网络

  作为单件作品,市场对工艺、品相、尺寸、稀有性要求高是好理解的,追求完美和稀有性是人的心理共性。过分苛求这些因素当然会错失很多优秀的作品,反正我很喜欢的一些作品是不符合这些条件的。但是最要命的还不在这里。第四类人当中最有话语权的是那些土豪,他们对材质和出身有天然的癖好。为什么这些年的天价造像大多是喜马拉雅和明清宫庭的金铜造像呢?答案就在这里了。其实不管在哪个国家,雕塑类的作品中最受保护的是本国的高古石雕,一般是不能公开买卖的。

  另一方面,土豪们对造像的真赝和价值其实心理也没谱,所以他们把希望寄托在曾经的出版著录、流传有序和经手者的名气上面。出版著录过的作品本身就拥有相应的名气,只需要稍作包装上市即可。但是近些年的出版著录也真是很滥,甚至那些国宝帮都有大量的藏品被批量出版。对流传有序和经手者名气的追捧则是出于对那些著名藏家水平的认可,何况那些作品本就被大众所熟知。所以同样一件东西,馆藏作品或由王世襄、安思远、卢芹斋、休曼这些人经手过的作品会有高得离谱的认可度,这些作品成为名作的可能性要比其他人经手的作品大得多,尽管其中某些作品也有可能是赝品或普品。

  人们对名类的认可度其实也是出于这样一种心态,比如一件东西出自龙门或者青州,而另一件东西出自不知名的地区,人们首选的当然是前者,因为他的审美取向是得到公认的,更让人放心。而选择后者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他到底是美还是不美,能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这是一个未知数。对高古和市场行情的追捧和跟随也是出于同样的心理吧。这里体现的是投资者在审美方面的不自信和从众心理。

  如果说土豪对所购买的藏品完全没有自己的看法那肯定是假的。这其中最有主见的看法居然还是审美部分。在这个方面,他们跟我前面所说的第二类人,就是以审美与表现力为目标的那部分人其实有很大的区别。第二类人很多是学美术的,虽然看法标准也有很多不同的分化(在《仪轨、历史信息》、《工艺、表现力》部分会详述),但是总体来说,他们更在乎作品的内在美感(比如内在的张力、节奏、表现力、宗教美或个性、角色与气息手法的契合度等等)。而土豪们喜欢的那种美品,在圈内俗称为“生意货”。在审美方面追求的是漂亮而不是表现力。这种漂亮体现在工艺的精细与复杂程度、打磨的精细程度、线条的顺畅程度、色彩的鲜艳与光泽度、比例的匀称程度、品相的完整程度等。不排除生意货当中有很多是非常出色的符合第二类人标准的作品,但大多数不是。

  造像作品的经销商在造像类型的名气与价格的炒作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他们对造像的评价标准不一定属于第四类人,但他们会为第四类人量身打造和推出各种著名的类型或概念,比如宫庭、官做、藏传等等。一种风格类型能不能成为热门的种类,除了类型本身是不是符合有钱人的评价标准之外,对于市场推动者来说,更重要的是有充足的货源,否则一切的努力都没有意义。比如喜马拉雅艺术,在民国以前他并不是一个很重要的品牌。那时候在汉族地区有更好的品牌,比如那些高古的石窟,年份和艺术性都更好。喜马拉雅艺术只是在新中国切断与外界的联系之后,西方的古玩商所找到的中国艺术新品种。但是当他们推动了这个市场的发展并保有了大量的存货之后,这个品种在价格和名气方面甚至超越了汉地的高古佛像和宋元木雕。而且这个品种又恰好比汉地的高古造像更符合第四类人的标准,所以我觉得,喜马拉雅艺术的春天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其实对于喜马拉雅艺术,我没有纯粹的第二类人那样排斥,那些人把喜马拉雅艺术贬斥为庸俗艺术。对于这种漂亮的东西,我虽然谈不上特别喜欢,也不至于厌恶。这一类造像比较贴合大众的审美,工艺也很好,造型也规范,用“通俗”这个词可能更合适一点。

  造像艺术在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实用艺术,他需要一些意味深长的宗教美以营造神秘的气氛,但是也需要贯彻佛是一位具备各种异相的美男子这个宗旨,所以严格遵守量度经的比例规范是可以理解的。他还要考虑到广大信众的理解能力,所以适度的通俗化也有他的道理在。就像广告艺术一样,你定位的客户可能有绝大多数非艺术专业者,而你却为了“艺术性”而把它弄得晦涩难懂,你的广告作品也许能获奖,但是宣传的效果很值得怀疑。

  如果一定要从艺术的角度去理解,喜马拉雅艺术中大部分作品可能少一点内在的、意味深长的东西,不是很耐品,也不是高标准的“艺术品”。一样东西一样价,我觉得他确实被炒作得太过分了些,毕竟还是配不上那个价格和名头。

瑜伽士(可能为帕当巴桑吉),西藏,11-12世纪

泛亚收藏

安思远收藏 (1982-2014)

纽约佳士得2015年春拍安思远专场 Lot 8

成交价:USD 4869000

图片来源:佳士得官网

  我个人不排斥通俗和民俗艺术,我喜欢的花板和原生态民歌就很民俗。我特别反对媚俗,媚俗是一切艺术的公敌。媚俗、庸俗、通俗和民俗的区别,你懂的!

渔翁得利 家具构件 清代

  这块花板虽然很民俗,但是比较稚拙、有童趣,我觉得很有意思的。100元的价格,100倍的享受,嗬嗬!

  比汉地高古造像更高古的汉画像砖在当时更是民俗得一塌糊涂!但是他那么高古,除了我这么二的人,可还有人敢说他不高雅?王羲之那么清雅脱俗的人,他的书法在韩愈眼里还成了“羲之俗书趁姿媚”呢!吴昌硕、齐白石等人的所谓文人画其实也有浓重的世俗味。宋徽宗、郞世宁这样富贵逼人的宫庭书画就更不必说了。

  那些高雅的艺术家在旁人眼里也许高傲离群,也许疯癫古怪,但那是表象,他们在本性上就跟明月似的,这跟某些一肚子苟且的“雅人”在骨子里是完全不同的哦。追求高雅的生活是正常的,庸俗如我也想活得高雅精致,但千万不要以高雅自居。本性高雅的人穿个麻布袋子也是高雅的,本性苟且的人哪怕看起来跟神仙似的也还是俗人。每当我看到有人以雅士自居,做出各种派头的时候就有点害怕。我怕他们,真的!

  就造像来说,我觉得可以适度地通俗,但不宜太过民俗,因为这个跟宗教美有冲突。从宋代到明代,一些造像中便有一点淡淡的民俗味(世俗化),尚在可接受的范围。清代更是达到极致,宗教美的气息就太过稀薄了。比起清代民间造像的民俗,喜马拉雅造像的通俗,清代的很多宫庭造像就是真正的媚俗,就跟前面那尊宫庭风格的无量寿似的,所以我个人对很多清宫风格造像极其不喜(您可以理解为我是吃不起葡萄就说葡萄酸)

  总体上,我认为古代造像在当时都没有追求高雅的意思,其中当然也包括高古造像。高雅本身也不是任何时代的工匠所具备的气质。让造像超凡脱俗的真正原因应该是他的宗教气息,这也是我反复强调宗教美的原因。

云冈石窟第20、19窟 昙曜五窟之二 北魏

  能够配得上超高价位和名气的,当然是高古造像中的精品,这个没有疑问。

  高古造像被高度认可当然是有原因的,一是因为高古造像在整体上比中低古造像有更加浓郁的宗教气息;二是因为高古艺术品更能体现中国历史的久远,值得研究的历史信息更多;三是因为时间给高古艺术带来的陌生感和距离美;四是因为高古的作品存世量少(现在某些著名类型的造像越来越多倒是一件很稀奇的事情)。明清的寺庙造像哪怕在今天都是量大的,更何况在当时。现在很多人把欧洲文艺复兴的艺术看得很久远,很伟大,崇拜有加,其实不就跟中国的明代同时吗?而且他们的水平也不见得比明代艺术高。

  我发布的图片资料当中以元明时期为多,很多网友以为我不喜欢高古造像,经常有人教导我应该提高欣赏的品位。其实这些网友想多了,不劳他们操心,我喜欢任何时代的造像,当然包括高古造像。我发布的元明资料多,只是因为这个时段的作品本来就多,而且我确实不觉得元明造像的整体质量比哪个朝代差。

  我强烈反对盲目追捧高古,我认为那些动不动就高古造像如何如何的人只不过是没有自已的审美,只能顺着名气的芳香盲目跟随的可怜虫而已。我也无数次地提醒他们,任何时代的作品都以垃圾为主,精品只是少数,高古的著名类型自然也不例外。所以对于目前市场上盲目追求高古的那些人,我只能笑一笑。如果过于聒噪,我也会骂上一骂。何况那些教导我的人当中,还有把低仿当高古而自我陶醉的情况在,还有根本没有涉足造像这个领域的局外人。

  在近几十年的大规模建设之后,出土的高古造像残片实在是太多,其中包括大量的在我等俗人看来是失败的作品,我称之为高古垃圾。对那些看不起中古和近古艺术却把一切高古残片当作宝贝的人,那些动不动就用高古艺术的盛名来攻击中古近古艺术为庸俗的人,我很多时候真的无话可说。

  十年前我注册雅昌论坛的时候,发的第一个帖子是几尊年份比较好的木雕造像,获得一致的好评。但是有两位高手教育我不应该过分追求年份,更应该看重作品的艺术性。我当时并不以为然,但是后来渐渐地接受了这个观点。现在却突然发现,跟我当年同样观点,却一直沾沾自喜的人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啊!

  作品所承载的历史信息也是影响其名气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些信息可以是作品本身所反映的与政治、宗教、民族、艺术、经济、军事等相关的文化内涵,也可以是创作过程和作品命运中的重大事件,或者与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相关的话题。比如说,在清末民国时期从著名石窟中流失的那些作品无疑会高度吸引国人的眼球。尤其是龙门、云冈、响堂山、天龙山等本就著名的石窟中的流失物。如果没有被炒作,可能价格会比较正常。但是一旦引爆国人的爱国热情,其价格可能会无数倍地往上翻。早一阵引起广泛讨论的苏富比撤拍的龙门大佛头,如果被证明确实是原物的话,他的拍卖价格肯定是不可思议的。

  其实最重要的历史信息并不是那些作品的传奇经历,而是与文化本身相关的内容。但是这方面的内容反而会让大多数人感觉无趣,凭着文化信息而出名的作品其实更适于研究,欣赏的意义要相对减小。

  前面所说还是在排除了洗钱、自拍自买等行业黑幕的前提下。从审美的角度来说,即使排除是否具备专业眼光这个因素,每个人的审美偏好也是差别很大的,而心理价位本身又是一件非常个人的事情。各花入各眼,不存在统一的标准。

  对名作和名类的神话有一个非常大的害处,那就是让广大的欣赏者忘记自己的个性偏好,一切以市场或权威指定的标准为标准却不知其所以然。这样会让门外者和一些非权威的艺术爱好者越来越自卑,或者觉得著名的造像也不过如此,甚至失去对艺术的兴趣。我经常见到一些朋友参观完博物馆之后在人前大谈特谈某某作品怎么怎么好,其实都是在背书,并不是自己真实的喜欢。他们把欣赏当作一种知识,而不是乐趣。如果艺术欣赏就是这个样子的,我觉得也没什么意思。

  综上所说,我对某些造像作品或类型的价格和名气是以一种谨慎怀疑的态度去看待的。我在本系列接下来的逐项分析中还会提及这些问题,不保证正确,仅仅是一家之言吧。

  早一阵我发过一篇公众号文章,叫做《人们往往不知道自己喜欢的是什么》。我估计很多师友以为我这个“人们”是专指别人,其实也包括我自己。我那篇文章的本意确实是针对那些什么名气大就喜欢什么的人。却也分析了我自己,我曾经以为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但仔细想想,其实并没有确切的规律。要说有规律,只有一点:我喜欢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不在乎别人怎么看。这是我几十年一直真心爱好艺术而不厌烦的原因。

  我带过几十年学生,有一点是很内疚的,就是一直在教导学生:这个是对的,那个是错的。我不得不那么做,因为考试的标准是明确的。其实艺术哪有绝对的对错。我多年教学的“经验”是:如果你想快速出成绩,学生就得是流水线上出来的产品,全都是一个模子。其结果是我自己也不想画画了。我这几年在练字,却根本不在乎别人说好说坏。从个人的角度来看,如果不以艺术谋生,艺术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别人说好,不是参加展览或比赛,不是成名成家,而是愉悦自己,追求自己心中的高度!艺术欣赏尤其如此!

  关于造像的仪轨、历史信息、年代、地域、材质、品相、工艺、表现力等方面我曾经就某些细小的点写过一些零散的文章,而《观像》系列是从相对整体的视角看这些问题。至于后面还有几篇,我自己也不知道。暂时只知道下一篇是《观像(二):寻规问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