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凯迪 在湘西的常德市桃源县,有两个独特的少数民族乡,这里的少数民族并不是当地具有代表性的土家族或者是苗族,而是一群在我们印象中生活只存在于新疆的美丽民族——维吾尔族。在当地的枫树维吾尔族回族乡与青林回族维吾尔族乡两个乡,大约有1万多名维吾尔人安居于此,他们安家于此已近700年,构建了独特的民俗文化圈,也曾经涌现出了如历史学家翦伯赞一般的传奇人物。是什么让他们从遥远的西北来到了湘西大地呢? 01.西北奇缘 这群远离新疆的维吾尔族,自然与数千里之外的新疆有着难以割舍的联系。他们的先祖,可以一直追溯到成吉思汗西征前后的西域。公元840年,曾经兴盛一时的漠北回鹘汗国在辖嘎斯(吉尔吉斯人)的突然袭击之下迅速崩溃,作为曾经统治者的回鹘人仓皇南下西逃,南下的部族逐渐融入中原汉地,而西逃的部族却经由阿尔泰山进入西域大地,一支在中亚草原地带建立了后来的喀喇嘛汗国,另一支则是在曾经的唐朝西州之地上建立了高昌回鹘汗国。 不过到公元12世纪时,以天山南麓东部为核心的高昌国已经沦为了北方强大政权博弈过程中的棋子。契丹人耶律大石建立的西辽国在定都虎思翰耳朵(唐代碎叶城)后,将高昌国变成了自己的东方藩属,成为了拱卫西辽帝国东部的前线重镇。 02.西征的故事 来自外部的西辽政权毕竟难以对庞大的天山南北之地进行有效的管理。在西辽帝国统治西域不过百年之后,来自漠北的新兴蒙古帝国就横扫而来。1209年,东部的半独立状态高昌回鹘王国于杀死西辽王朝的监督官——少监,投靠蒙古国。 在这一过程中,高昌回纥都督哈勒追随高昌回纥王,向成吉思汗投诚,被元太祖封为“折冲将军”。十八年后,哈勒统帅维吾尔人军队攻灭西夏,其后裔因此一直在元朝为官,其族人也因此享受了较为优渥的待遇,长期居于帝都中心的固安县附近。 03.来到潇湘的家族 这支将军的后裔哈勒·八十在元末明初又明于时事,转投明太祖朱元璋,并在多次对北元的著名战役中身先士卒,履历功勋。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明太祖为了嘉奖八十功绩,以其剪除蒙古人残余力量有功,亲赐姓为“翦”,更其名“八十”为“八士”,汉名为翦八士,这就是湖南维吾尔族翦氏得姓的来历。为了嘉奖翦八士,朱元璋甚至将将义女吐叶公主(开国大将邓愈之女)赐给剪八士为妻,即朱氏夫人。 图/翦八士墓 为了将这支强大的战力与北元势力隔绝,朱元璋选择将他们投放的南方的广大天地中。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翦八士领其部众讨辰州洞蛮,凡克四十八洞。复令讨铜鼓、五开、古州等蛮,报捷。朱元璋封剪八士为荆襄都督府都督,晋封为镇南定国将军,加太子太保衔,镇守湖广辰常一带(湘西州与常德一带)。 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廉颇老矣的剪八士跟随沐家征剿云南诸蛮,最终在西南战场上为国尽忠。为了纪念这位传奇的维吾尔族名将,朱元璋亲自下旨敕葬常德东关外黄龙岗(后来的翦家岗),命荫其嗣为常德卫正指挥使,给田三十顷,门军六名,外给养军田七百二十亩。这群一生征战的维吾尔族人自此定居潇湘,开始走向了本土化与文士化的路径。 到了清朝时期,翦氏已经成为湘西地区有名的诗礼传家之望族,后来著名的历史学家翦伯赞,就是从这方旧土新民中走出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