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正舒服的相处,是“和而不同”(桌子先生)

 zhb学习阅览室 2019-12-28

  近几年,我们在与人交往时,最常出现的一个名词就是“三观”,连微信公众号的标题也常常选用这两个字,动辄“三观不合,真的不能做朋友”“别和三观不合的人谈恋爱”“三观不合的人相处起来有多累”……可是什么才是真正的三观不合呢?你喜欢大海,我喜欢门前小溪,这不叫三观不合,只是喜好不同。你喜欢大海,我喜欢小溪,可是你非要说我喜欢小溪就是心胸狭窄,见识太少,而你喜欢大海就是格局大,就是见过世面,这才是三观不合。

  记得我刚开始学习写作时,经常会在微信朋友圈发表自己的文章,大部分朋友会给予真诚的评价或鼓励,可有一位仁兄,他总喜欢用一种高高在上的语气来教训我。我发励志类文章,他评论说:这种毒鸡汤,太油腻了。我发心理学、教育类文章,他评论:逻辑上完全行不通。我写一些对生活的感慨,他依然来评论:负能量太多,价值观不对。

  我们总可以发现一些人,他们认为自己的三观就是标准答案,热衷于去评判别人。你穿得少点,他们就说你穿得这么暴露,去勾搭谁?你穿得多点,他们就说你穿得这么保守,装什么纯?你天天去健身房,为了保持身材拼命流汗,他们就说跑步去什么健身房,这不是浪费钱吗?你辛辛苦苦上班,攒下钱买个名牌包包,他们就说你物质、败家,不会过日子……他们高高在上,盛气凌人,随意诋毁别人,对于这种人,我们最好的办法就是远离,连维持表面的和谐都不需要。

  作家陈丹青有句话说得很好:“我们在很多时候都是无知的,所以我从来不敢随便指点别人。”那些胆敢随意指点别人的人,你的知识是有多渊博?你对这件事情又了解多少呢?我一直很喜欢一句话,叫“君子和而不同”,意思是说我们关系很好,但是彼此拥有不同的意见,你不指责我,我不指责你,相互尊重。

  曾有人问:“旅行过100个国家是什么样的体验?”我最喜欢的一个答案是:“懂得了这个世界没有绝对,能接受别人有不同的三观与其衍生出来的思考方式。”尊重彼此的三观,是人与人交往的前提,也是成年人相处时最该有的能力。真正舒服的相处,不是寻求所有东西都一致,而是懂得尊重彼此的不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