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拍椒园村及椒园遗址现状

 卜祥山 2019-12-28

​寿光圣城街道椒园村,市区东北七公里。既然题目是两部分,那就先说“椒园村”。


据网络资料:椒园村,清康熙末年立村,因此地是后朴里财主李资源家的“花椒园”故名。另一种说法是,给李资源看护花椒园的住户繁衍生息,形成村落,取名椒园村。附近居民(城中村几乎没有了,不能叫村民了)把“椒园村”称作“椒园子”。再稍微远点的住户(比如市区)把“椒园村”叫做“椒园儿”……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椒园村的村庄、胡同已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花园式楼房小区。椒园村很小,却是“分楼”最多的村子,听说每户分了五套楼房。


太相信“感觉”就会犯错,比如寻访“椒园遗址”。今年春天我来过一次,见到楼房林立,第一感觉就是“遗址肯定压在楼底下了!”在寸土寸金的闹市,谁还能划出一块地来保护它呢?所以说,因为主观臆断,第一次寻访椒园遗址无果而归……


前几天又去椒园村,茶室主人的一句话让我来了精神“哥,你找的文化遗址就在北面的广场那里……”茶没喝几口,匆忙告辞……


椒园遗址,位于椒园楼房区偏北。这么说吧,小区的休闲、健身广场下面就是椒园遗址了,文保碑就在广场南侧。如果没有保护碑提示,这和众多的小区广场没有什么区别,城市发展和文物保护在这里找到了结合点,在闹市区,能让文化遗址在广场下安静的不受侵扰,也算是一种不错的保护方式了……


椒园遗址,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圣城街道椒园村西北150米,遗址东西长200米,南北宽150米面积为30000平方米。文化堆积厚,1.2——1.5米。出土了龙山文化、东周、汉代的陶器等遗址对于研究寿光早期的古聚落分布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