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八【198】【199】【200】

 渤海扁鹊 2019-12-29

【198】阳明病,但头眩不恶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咽必痛。若不咳者,咽不痛。一云冬阳明

陈修园:再言中风气逆于上。阳明病,其证不一,然他证无论,但头旋目眩,此证不在阳明提纲之内,且有阳有阴有寒有热,从何处辨起?惟不恶寒,知病属阳明,而不属阴经矣。前云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故吾即于其能食,知为阳明胃热,而非阳明胃寒矣。由是热气上冲,肺受火烁而发咳,咳极其人必咽痛;若热不上干于肺而不咳者,咽亦不痛。

此一节,言阳明之气合风热而上逆于咽,不得流通于下也。

程扶生云:阴邪下利,故无汗而小便利;风邪上行,故恶寒而头眩。寒而呕不能食,风则能食;寒则头痛,风则咽痛,是风寒入胃之辨也。

黄元御:阳明以下行为顺,上行为逆,胃土上逆,阳气不降,浮越无根,是以头眩。表解,故不恶寒。胃阳未败,故能食。胃土上逆,肺金壅碍则为咳。咳则相火逆冲,是以咽痛。不咳者,相火未冲,故咽不痛。

刘世祯:上既举胃寒冲脑之条,兹更示胃风犯脑之例。曰“阳明病,但头眩不恶寒”者,阳明中风,胃阳为风鼓上犯,风眩之证是也。风中阳明,故能食,能食而咳,则胃阳上干于肺,胃气逆冲于上,其咽必痛。咽为胃系,胃咳当声高而重(咳由胃出则声高),咳甚而气呛,斯咽伤而痛作矣。若胃气不逆冲者,当不为咳,不咳则咽亦不痛。咳而能食,咽痛者,脉象必大而弦。此风邪中经,未入于府,故能食,宜竹叶石膏汤主之。若不咳,不咽痛,但头眩,不恶寒者,则邪不干肺,仅中于面,脉必虚弦而大,宜用人参、竹叶、石膏、半夏、茯苓、白芍、甘草之属为剂,凡此皆阳明之虚候也。

【199】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侬者,身必发黄。

陈修园:更有郁于中土之证。阳明病,其气不能外达于皮毛则无汗;不下输于膀胱则小便不利。心中懊恼者,中土郁而成热,热气为烦也。郁于中即现于外,身必发黄。

此节合下节,皆言阳明之气郁于中土,不得外达而下输也。

黄元御:饮入于胃,胃阳蒸动,化而为气,气降则水化。阳气升发,则化水之气外泄而为汗,阳气收藏,则气化之水下注而为尿,汗出水利,湿热发泄,故不发黄。无汗而小便不利,湿气莫泄,郁而生热,熏蒸于上,则心中懊,身必发黄也。

刘世祯:此示胃阳内郁,热蒸肌里,因成发黄之候。阳明病无汗者,气陷不能外达,当为表虚;又复小便不利,必致水气内蓄。心中懊恼者,本心包有热之证,此由胃气不降,治当责之中焦。热既不得外越,水复不得下利,热与湿搏,陷脉而入于脾络(今所称淋巴系是也),荣热郁蒸,血盛得湿则发黄。凡发黄,总属脾胃受湿;脉滑大者在胃,脉濡滑者在脾,在经者脉当微浮,在府者脉当微沉,沉而细者在藏,水寒侮脾故也。本条热在经府之间,脉当大滑而微滞,宜栀子、柏皮、茵陈之属随证消息治之。

【200】阳明病,被火,额上微汗出,而小便不利者,必发黄。

陈修园:郁于中土,若误火更益其热,阳明病,医者不知所以无汗之故,以火强迫其汗,热邪被火,周身之气燥极,而热不外越,但上攻于额上而微汗出,又不得下泄而兼小便不利者,湿热相搏,亦必发黄。

此节即上节所言发黄之证,借被火以言其更甚也。凡误服羌、独、荆、防及姜、桂、乌、附之类,皆以被火概之。阳明之脉,起于鼻,行发际至额颅。

黄元御:阳明病,无汗,是阳虚而土湿者。以火熏发汗,但额上微汗出,而身上无汗,小便不利者,湿无泄路,郁而生热,必发黄也。

刘世祯:此更示发黄之证,由热蒸荣分所致。盖阳明病即外证无汗,亦缘胃阳不得外布,非由客寒在表,假令医家误认表实,辄被火攻(火熨艾炙,皆为火攻),意发其汗,火热外劫,邪无出路,郁蒸莫泄,迫而上行,额上微汗者(阳明主头额之部),阳虽上通,热不得越;加小便不利,气机复不下行,火气虽微,内攻有力,两热相合,脾液受薰,热蕴湿搏,泄于肌里,必成发黄之证。若遍身得汗而小便利者,热得泄越,不成黄也。本证由被火发黄,脉当大涩且短,荣枯气燥故也(若头汗身冷,便为虚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